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难愈性、易复发性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由于FD病因不明,其造模方法存在争议,造模后模型效果的持续时间对于模型合理性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目前缺少全面概括现有模型持续效果的文章。通过模型的持续效果,将FD动物模型概括为持续型和临时型,以期为该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以胃和十二指肠区域功能障碍为主的非器质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痞满”和“胃脘痛”等范畴,并分为脾虚气滞、肝郁(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弱)与寒热错杂等证型。中医药治疗F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高,而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对现有的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具体造模方式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48例(观察组),10 mg,1次/日;口服多潘立酮48例(对照组),10 mg/次,3次/日.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症状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8.9%、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FD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120例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和22.5%、97.8%和71.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120例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和22.5%、97.8%和71.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6年罗马Ⅲ标准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与对照组(替加色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按症状进行分级评分评估.结果:经用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治疗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全身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Functional Dyspepsia,FD)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胃排空变化的超声观察。方法:选择我院6~10岁FD小儿患者70例为FD组,将其中28例Hp阴性者作为Hp阴性组,其余42例Hp阳性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小儿72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测量入选者服用试餐即刻、20、40、60、90 min的近端、远端胃区面积,计算胃半排空时间。结果:FD组患儿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腹胀、恶心、嗳气和早饱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近端、远端、全胃的半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嗳气和早饱是远端胃半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OR1,P0.05);腹胀和上腹疼痛是全胃半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OR1,P0.05)。Hp阴性组、Hp治疗组近端、远端、全胃半排空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治疗组与Hp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患儿的胃排空有所延迟,对Hp感染患儿进行Hp根治有助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可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埃索美啦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两组治疗患者的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及餐后饱胀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效果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龙云  何燕  卜琪  吕睿  杨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289-1292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92例老年FD合并H. pylori阳性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表分为常规组(常规促进胃动力治疗,46例)和干预组(常规治疗联合H. pylori根除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上腹不适、饱胀感、灼烧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两组患者上腹不适、饱胀感、灼烧感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患者下降程度更大(均P2=5.134 2,P=0.023 5)。两组患者治疗14 d期间,口干、恶心呕吐、头晕、皮疹、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老年FD合并H. pylori阳性患者实施H. pylori根除性治疗能协助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疗效,同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单纯用红霉素3~5 mg/(kg•d),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0.25 g/次,2次/d,餐后口服,2周一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拉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小儿F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79例老年FD患者(FD组)给予口服枸缘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并随机抽取同一时期12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胃底气体的评分、延迟排空相、近端胃容积以及近端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结果:FD组治疗前延迟排空相大于对照组,近端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胃底气体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治疗后延迟排空相小于治疗前,近端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治疗前0 min、5 min、15 min、30min、60 min的近端胃容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治疗后各时刻近端胃容积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FD患者采用枸缘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促进胃排空的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258例F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6例,A组给予香砂枳术丸一次1袋,一日2次口服;B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0g/次,一日2次口服;C组(A组+B组),4周为一疗程。结果 C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3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后C组与A组、B组比较(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率比较: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香砂枳术丸可明显提高FD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MP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MP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用布拉氏酵母菌1.0g/次,2次/d,餐后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逍遥丸8丸/次,3次/d口服,4周为1疗程。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7.06%,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显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3例(10.00%),对照组8例(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MPF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CB)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本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慢性支气管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2022年1月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模型动物种属、造模方法、检测指标、阳性对照用药、给药时间以及证候造模情况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章筛选出24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动物种类多选用SD大鼠(126次,51.85%),其次为Wistar大鼠(70次,28.81%),昆明小鼠(30次,12.35%),动物的性别以雄性居多(120次,49.38%);造模方式多选用烟熏法(111次,46.91%)、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联合烟熏法(44次,18.11%)以及气管内注射LPS法(43次,17.70%),造模周期多为20~30 d(146次,60.08%);常采用的检测指标为支气管肺组织病理(143次,20.82%)、血清(99次,14.41%)、支气管肺泡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航天员太空飞行的时长不断增加。研究发现,航天失重环境可能会使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一定变化,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些影响。为探究这些影响的机制并找出合理的对抗措施,使用实验动物建立模拟失重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至关重要,选择与人体组织器官、生理机能和习性相似的实验动物建立模拟失重模型,能更好地帮助相关研究。失重模型应参照能否模拟出由于失重引起心血管骨骼、肌肉等主要系统的变化,来评估模拟失重模型是否成功建立。本文对现有的地面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建立和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丽霞  黄宗涛  刘铜华  李娟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4):318-320,I0005,I0006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建立适合的MS动物模型对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药物筛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MS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做一综述,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肠粘连是外科手术后的一个常见难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为解决该难题,探讨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已成为外科手术的研究重点。其中,肠粘连动物模型作为肠粘连形成机制、预防、治疗的重要载体,在粘连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肠粘连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患者129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相似文献   

19.
韦朝霞  刘洁娴 《蛇志》2014,(2):179-18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湿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给予自拟健脾化湿和胃方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胃动力药多潘立酮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胃电图检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幅值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餐前、餐后胃电图幅值均高于治疗前,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餐后胃电图幅值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和胃方可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加快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和消化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MPFD)的治疗。方法 将98例MP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进行治疗,2 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d,口服;4周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54.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22.92% ,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7.40%),对照组6例(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MPF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