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O型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设计了45°分型面硫化模具;该型模具飞边设置避开了密封圈密封工作面;模芯采用浮动结构实现了每组模芯型面自动定位,消除了多腔模具制造误差导致的型腔错位;型腔沿模具周向无余胶槽设计,实现了O型橡胶密封圈无飞边一次成型;采用合叶结构设计,实现了一侧翻转开模/合模操作工序。结果表明,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成型制品尺寸稳定且外观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张洲 《橡胶工业》2013,60(8):511-511
有一类橡胶制品,由于金属嵌件占大部分而橡胶只占一小部分,因此质量较大。为提高生产效率,此类橡胶制品一般采用一模多腔(一套模具一次可生产多个橡胶制品)的模具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人工将金属嵌件依次装入模具下模腔内,待制品硫化成型并脱模后,再由人工将制品依次取出置于工作台面上,完成1组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倪志远 《橡胶工业》2002,49(1):49-49
我国橡胶异型管的生产方式大体上可分为挤出成型硬芯硫化法和模具直接成型硫化法两类。其中 ,前者在挤出成型时又可分为硬芯成型法、橡胶软芯成型法和无芯成型法 3种。这 3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硬芯成型法的制品内径尺寸控制精确 ,半成品易脱芯 ,不受骨架层结构限制 ,现被大部分生产厂家采用 ,其缺点是异型管的半成品长度小、截头多 ,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硅油作脱芯润滑剂 ;橡胶软芯成型法的异型管半成品脱芯困难 ,且软芯本身的生产制造存在很多问题 (如尺寸形状很难控制 ) ,因此在异型管的生产中很少使用 ;无芯成型法是技术雄厚、设备先…  相似文献   

4.
李永超 《橡胶工业》1997,44(4):240-243
管接头密封圈压胶模有6种结构形式,均由上模、中模、下模、芯模4部分组成,而定位形式、分型结构、零件和形体尺寸不同。6种模具在操作性能上是逐步改进的,如采用新的成型工艺(即在下模套正中模后,就将已称量的胶条全部填入中模与下模围成的型腔内,然后将芯模压在胶条上,合盖上模,最后将模具推进平板加压硫化),最后一种模具能够保证模压硫化周期为5min的生产工艺,且产品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张淑菊  李泽  任明兰 《橡胶工业》2002,49(12):719-719
橡胶制品的硫化正向高温、快速和连续化方向发展。为了保证硫化橡胶制品表面光亮、美观、尺寸符合要求 ,模具清洗成为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传统的清洗方法 (研磨法、碱泡法和喷砂法 )常常会对模具造成一定的损伤 ,同时需要搬运模具 ,且模具清洗后硫化的前几个制品外观一般不符合要求 ,因此我们对模具的原位清洗法进行了研究。1 模具污染的因素在制品硫化时 ,模腔表面会形成一层极薄的胶膜 ,而且随着硫化次数的增多 ,这层胶膜不断增厚 ,较长时间后 ,形成坚硬的污物 ,使得模腔表面凹凸不平 ,影响制品表面光洁度。污物 (胶膜 )的主…  相似文献   

6.
橡胶模压制品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都有很大用途,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有橡胶密封圈、油封皮碗、橡胶垫子、橡胶保护套、橡胶减振器、橡胶薄膜等各类橡胶制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橡胶胶料进行生产,其生产方法都是通过模具对橡胶胶料进行硫化成型,所以模具在生产时起着制品成型及加压硫化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重点介绍橡胶材料的性能以及模具的结构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全电动螺杆旋转(一步法)橡胶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柏源 《中国橡胶》2005,21(21):48-51
一、橡胶注射成型技术与注射成型机的技术进步1.模压成型技术与注射成型技术目前,橡胶制品的生产仍然普遍采用模压成型,这种方法是将模具打开,把预成型或预定量的胶坯放入模中,然后由压机(平板硫化机)把模具压(锁)紧,硫化后取出橡胶制品。这种方法设备简单,初始投资低,因此使用了150多年仍然在普遍使用。但是模压方法存在以下许多问题:(1)制品质量难于提高。一方面预定量的胶坯不致密以及预定量胶料的体积与重量不能超量;另一方面放入模中的胶坯没有塑化。这使得成型压力偏低,导致制品内在质量不致密,机械物理性能与物理化学性能都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动态     
原位清洗模具法中图分类号 :TQ33 0 4 + 1  文献标识码 :B橡胶制品的硫化正向高温、快速和连续化方向发展。为了保证硫化橡胶制品表面光亮、美观、尺寸符合要求 ,模具清洗成为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传统的清洗方法 (研磨法、碱泡法和喷砂法 )常常会对模具造成一定的损伤 ,同时需要搬运模具 ,且模具清洗后硫化的前几个制品外观一般不符合要求 ,因此我们对模具的原位清洗法进行了研究。1 模具污染的因素在制品硫化时 ,模腔表面会形成一层极薄的胶膜 ,而且随着硫化次数的增多 ,这层胶膜不断增厚 ,较长时间后 ,形成坚硬的污物 …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旨在获得模具合缝处无边缘溢出现象发生的,且在厚度方向无硫化不匀及具有均一性质的橡胶制品.具体的就说是将胶料注入陶瓷制的模具中,利用微波加热,加压,制造橡胶制品的方法.以往,橡胶制品的成型,是使用金属制的模具,将作为原料的胶料注入这种模具中,通过平板硫化机的加热板,进行加热、加压,硫化成型的。在这种采用压力加热板加热时,由于热量是按加热平板一模具一橡胶的顺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所以在模具热容量大的情况下,升温花费的时间就长,且热能损失也大。另外,在这种由外侧加热的场合,因橡胶的硫化是从成型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骨架/橡胶制品的硫化工艺装备情况,包括硫化成型模具的选择,硫化模具辅助机构以及装模工装和脱模工装的装备、硫化模具辅助机构的装备,介绍了防产品吸附上模的装置和辅助开模装置。硫化生产过程中,根据硫化工艺的需要,加强工艺装备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3 选择模具结构的方法 3.1 模具结构与硫化成型性能的关系以图60所示的橡胶制品的形状为例,对橡胶模具的结构与硫化成型性能优劣的关系进行阐述。(见表2)。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汽车橡胶防振垫的结构和所用生胶材料,确定了其硫化模具的收缩率、分型结构和开模结构。结果表明,该型模具采用多腔、两开模结构,设计合理,其橡胶制品首件鉴定100%合格,批量生产合格率达到99.9%,制品少一道飞边,清理飞边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当塑料制品内壁带有凸凹形状时,成型模芯往往由若干活动拼块组成,利用顶出机构将活动拼块连同制品一道顶出,进行模外人工拆芯。我厂在注射成型快速联接接头的外套制品时(如图1所示),成功地采用了一模单穴的内向横抽芯装置,近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不仅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较模外人工取活动拼块的同类模具提高一倍半,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14.
橡胶工业制品的发展和新型制品的出现,都有赖于模具结构和工艺技术的改进。橡胶模压制品的充气脱模与充气成型硫化工艺,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一项新型加工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简化模具结构;缩短开合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并可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对形状复杂的鼓形、波纹形、超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橡胶内总模剂LTM-A在汽车橡胶配件,特别是橡胶密封制品中的应用。在模压橡胶制品胶料中加入内脱模剂LTM-A可提高橡胶模压制品的外观质量,制品表面光亮,启模容易,且对产品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在硫化过程中无有害气体产生,对模具无污染,无腐蚀,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橡胶内总模剂LTM-A在汽车橡胶配件,特别是橡胶密封制品中的应用。在模压橡胶制品胶料中加入内脱模剂LTM-A可提高橡胶模压制品的外观质量,制品表面光亮,启模容易,且对产品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在硫化过程中有无有害气体产生,对模具无污染,无腐蚀,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一、计算机中导电、绝缘按钮橡胶制品的模具结构与新型、特殊冲边撞击模计算机中导电,绝缘按钮橡胶制品,由于外型呈曲线形状较多,故模具加工、制品修边都比较困难。为了克服模具加工、制品修边困难,较多地把模具型腔做成方形平板形状。如制品与模具结构(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刘俊生  贺炜  王博 《橡胶工业》2008,55(6):364-365
针对输送带品种多、数量少且供货周期短的现状,对其结构和成型硫化模具进行了改进.将输送带的两层覆胶帆布改为4层覆胶帆布,并将原辊筒式硫化模具改为平板式硫化模具.平板式硫化模具可一模多用,制造周期短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任伟杰  方岳权  黄顺道 《橡胶科技》2023,21(12):0612-0615
对比两种不同结构(a型和b型)橡胶注射成型硫化机在三元乙丙橡胶硫化中的应用。a型注射成型硫化机适用于纯橡胶类制品,b型注射成型硫化机适用于带金属镶件的结构复杂的橡胶制品,使用过程中出现喂料困难、胶料外漏,成品出现粘模现象且注胶口处出现凹陷收缩孔,可以通过改进喂料口、改变注射工艺参数、清理模具或喷涂特氟龙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Dave Scott 《现代塑料》2007,(1):67-67,66
对于一些带有内螺纹的塑料制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具结构相对复杂引起脱模困难等。通过合理利用模芯,可以简化模具结构,从而保证制品的成型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