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新型多功能硫化助剂WL207(简称WL207)替代传统硫化体系中的硫化剂和促进剂,研究其对天然橡胶(NR)/溶聚丁苯橡胶(SSBR)并用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多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使WL207兼具交联、促进和活化作用。结果表明:与普通硫黄硫化体系胶料相比,采用WL207的胶料的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相当,抗硫化返原性能较好;WL207与胶料的相容性好,易分散,不喷霜;硫化胶硬度低、耐磨性能好,可平衡抗湿滑性能与物理性能;使用WL207可实现NR/SSBR较好地相容及共硫化。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溶聚丁苯橡胶(SSBR)用量、炭黑的种类及用量对天然橡胶(NR)/SSB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与SSBR的结合作用比与NR弱;随SSBR用量的增加,炭黑在NR/SSBR共混硫化胶中的分散性提高,Payne效应减弱,频率敏感性增强;随SSBR用量的增加,NR/SSBR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减小,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大;而定伸应力则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不同种类的炭黑在NR/SSBR硫化胶中分散性的提高,定伸应力呈上升趋势,损耗因子和压缩生热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吸附水含量的白炭黑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 /天然橡胶(NR) 并用胶的硫化特性、 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密炼机进行两段混炼工艺, 白炭黑的吸附水含量低于9%时, SSBR/NR并用胶的综合性能变化不大; 白炭黑的吸附水含量为9%时, SSBR/NR并用胶的综合性能最佳, 门尼粘度和邵尔A型硬度最小, 60 ℃ 时的损耗因子最小; 白炭黑的吸附水含量高于9%时, SSBR/NR并用胶的综合性能变差, 门尼粘度和邵尔A型硬度增大, 低应变下的定伸应力增大, 60 ℃ 时的损耗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4.
分别制备了部分端基硅偶联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顺丁橡胶(BR)、天然橡胶(NR)、乳聚丁苯橡胶(ESBR)的并用胶,研究了并用比(质量比)对并用胶硫化胶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SBR含量增加,并用胶中白炭黑的分散性提高;随BR、NR、ESBR的含量增加,SSBR并用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BR的加入使得SSBR并用胶的耐磨性得到改善;并用胶的抗湿滑性随SSBR含量的减少而变差;3种SSBR并用胶的滚动阻力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脱硫胶粉/天然橡胶共混胶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微生物提取物脱硫改性胶粉(RP),考察了脱硫胶粉(DRP)用量对其与天然橡胶(NR)共混胶的硫化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与RP/NR共混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RP的加入提高了其与NR的交联程度;DRP/NR混炼胶的Payne效应较RP/NR混炼胶小;随着DRP用量的增加,DRP/NR硫化胶的储能模量降低,损耗因子增大;DRP/N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随着DRP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优于RP/NR硫化胶;DRP在NR中的分散性较RP均匀,与NR的界面结合更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改性白炭黑,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了AMI与白炭黑的相互作用,研究了离子液体用量对改性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NR)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I与白炭黑表面之间具有氢键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白炭黑在NR中的分散性。AMI能改变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硫化速率,AMI用量越多,NR胶料的硫化速率越大。随着AMI用量的增加,改性白炭黑填充NR硫化胶的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提高,当AMI用量为1.0份时,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3.95 MPa; 当AMI为2.0份时,NR硫化胶的撕裂强度达到最大值71.47 k N/m,与填充未改性白炭黑的NR硫化胶相比,分别提高了102.28%和41.83%。随着AMI用量的增加,NR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铁系乙烯基丁二烯橡胶(FVBR)与天然橡胶(NR)以50/50(质量比)共混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黏弹特性,并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NR共混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VBR与NR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胶只存在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FVBR/NR的混炼行为良好,但必需添加操作油,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硫化胶性能。FVBR/NR与SSBR/NR相似,不仅具有良好的拉伸和撕裂性能,而且具有高抗湿滑性;其生热和滚动阻力以及热老化性能优于后者,但耐磨性略逊于SSBR/NR。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型多功能硫化助剂次磺酰胺多硫化物在EPDM和NR中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次磺酰胺多硫化物后,胶料的正硫化时间较快,焦烧时间较慢,降低普通ZnO用量,对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均无影响;EPDM胶料中,硬度差异不大,拉伸强度WL205E稍大,WL207系列稍小,拉断伸长率WL207F的最大,老化后硬度和拉伸强度均增加,拉断伸长率均降低;NR胶料中,WL205E、WL207E的硬度略高于WL207F,WL207系列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较大,老化后硬度均增加,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降低。次磺酰胺多硫化物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热氧老化性,降低普通ZnO的用量其耐热氧老化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胶乳和炭黑N234为原料,采用凝聚共沉法制备炭黑填充型粉末NR[P(NR/CB)],研究炭黑用量和不同配方对胶料硫化特性、物理性能、交联密度、微观结构、Payne效应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采用传统机械混炼法制备的炭黑/NR(CB/NR)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CB/NR硫化胶相比,P(NR/CB)硫化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回弹值和抗湿滑性能以及较低的滚动阻力,耐屈挠性能和耐磨性能大致相当,而动态压缩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则降低了近5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Si69在天然橡胶(NR)的低温长时间硫化配方中对硫化胶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硫化温度下,随Si69用量的增加,硫化曲线平坦,返原率降低。在140℃正硫化时,硫化胶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较高。在145℃过硫化时,硫化胶力学性能及其保持率较高。当Si69用量为2.0份时,NR硫化胶综合性能较好。在不同硫化温度下,随硫化时间延长,NR硫化胶横向松弛时间缩短,交联密度提高。DMA结果表明,加入Si69后NR硫化胶的Tg升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改性松香树脂用量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顺丁橡胶(BR)并用胶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抗湿滑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松香树脂用量的增加,SSBR/BR硫化胶的邵尔A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及回弹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磨耗及压缩疲劳温升逐渐增加。并且随着改性松香树脂用量的增加,SSBR/BR胶料的湿摩擦系数逐渐增大,接触角逐渐减小,增加了胶料与路面的湿接触面积。同时,改性松香树脂在胶料中分相,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峰值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提高了硫化胶0℃时的损耗因子,而不影响60℃时的损耗因子,使得SSBR/BR胶料在抗湿滑性能提高的同时,基本不影响其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2.
偶联剂NXT对白炭黑补强NR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硅烷偶联剂NXT改性白炭黑填充NR的硫化特性、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并与TESP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TESPT相比,加入NXT的胶料具有较好的抗焦烧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两者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相当;NXT的用量以6份为佳。  相似文献   

13.
以丁基橡胶(IIR)为原料,氢化钠(NaH)和马来酸酐(MAH)为改性剂,制备了多官能化丁基橡胶(MFIIR),并与NR进行了共混。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对并用胶硫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H/MAH体系对IIR进行改性,在保留IIR原有分子链结构基础上引入了极性的羧基官能团和C-C不饱和双键结构,从而实现了IIR的官能化改性;且当NaH∶C=C为1∶1时,MFIIR/NR并用胶的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定用量的离子液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改性白炭黑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I和白炭黑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当白炭黑用量少于30份时,随着改性白炭黑用量的增加,混炼胶的正硫化时间缩短,硫化速率提高;当白炭黑用量为30份时,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增强作用最明显,与不加改性白炭黑的试样相比拉伸强度增加了30.8%,撕裂强度提高了188.9%,磨耗体积减小了76.0%;与白炭黑填充的NR硫化胶相比,改性白炭黑填充的NR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储能模量增大,改性白炭黑与NR之间的相互作用较白炭黑更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乳酸(PLA)共混物,考察了共混配比及硫化剂用量对共混物动态硫化性能,硫化胶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混原料中PLA的比例增加时,共混物的动态硫化速率减慢,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升高、扯断伸长率降低; ACM与PLA的质量比为80/20时共混物的相容性最好,70/30时有效阻尼温域达到最大。PLA以"岛相"分散到ACM"海相"中,当PLA用量增加到50份(质量)时,共混体系呈现出共连续结构,发生相态转变。硫化剂用量的减少使得ACM的交联程度降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下降、阻尼因子峰值升高,相容性及有效阻尼温域无明显变化。硫化剂用量减半后,共混体系的表面变得较为平滑,未留下明显空洞,且PLA相的冷结晶和熔融现象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硫载体硫化剂4,4′-二硫化二吗啉(DTDM)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活性预处理,研究了活性预处理EPDM/天然橡胶(NR)并用胶的性能,并探讨了活性预处理EPDM对并用胶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预处理EPDM/NR并用胶的共硫化程度得到改善,并用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提高;并用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优于NR硫化胶,但比未处理EPDM/NR并用硫化胶差;并用胶只存在1个玻璃化温度的转变区,两相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在高温动态条件下,EPDM与DTDM发生活性反应,但未生成大量凝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并用质量比的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CIIR/BIIR)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并用质量比的CIIR/BIIR共混胶相容性良好,仅有一个损耗因子(tan δ)峰,随着BIIR用量提高,共混胶的交联程度略降低,正硫化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慢,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向高温偏移;当CIIR/BIIR并用质量比为90/10时,共混胶的动态力学性能达到最优,60℃的tan δ值比纯BIIR硫化胶降低19%。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原位接枝改性白炭黑(SiO_2)与炭黑(CB)并用对天然橡胶(NR)/反式聚异戊二烯(TPI)并用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_2并用比的增加,NR/TPI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逐渐延长,门尼黏度逐渐增大,加工流动性降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和回弹性逐渐下降,邵尔A硬度逐渐上升;当CB/SiO_2(质量比)为40/10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达到最大值(67.8 k N/m);当CB/SiO_2为30/20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佳;当CB/SiO_2为10/40时,硫化胶的2级和6级耐屈挠性能最好,分别达到5.4×10~5次与8.0×10~5次;SiO_2的加入可同时改善NR/TPI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滚动阻力和动态生热,当SiO_2用量为50份时,相比于CB用量为50份时,NR/TPI硫化胶的滚动阻力和动态生热分别降低23.8%和29.8%,抗湿滑性能提升8.86%。  相似文献   

19.
采用炭黑与酚醛树脂复合增强体系对丁腈橡胶/氯丁橡胶(NBR/CR)并用胶进行增强,研究了其用量对并用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炭黑与树脂总量不变,用酚醛树脂代替部分炭黑后,NBR/CR并用胶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速率降低,硫化时间延长。当酚醛树脂代替10份炭黑时,并用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最大,说明炭黑与树脂具有协同作用。树脂用量相同时,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NBR/CR并用硫化胶的Payne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采用机械混合法在SSBR/NR胎面胶中加入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研究了石墨烯对胎面胶门尼黏度、流变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SSBR/NR混炼胶的硫化效率提高,体系中的填料网格结构增多,而且石墨烯的加入对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DMA测试可知石墨烯的加入降低了滚动阻力;同时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又赋予了SSBR/NR胎面胶抗静电特性的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