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14-1316
目的:探讨血清钙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危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检测52例轻型AP(MAP)和21例重症AP(SAP)患者发病1~4天血清钙和CRP水平,并对这2项指标预测SAP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入院第1天,AP患者血清CRP水平即明显增高,第2天达高峰,SAP组比MAP组增幅更为显著(P<0.01);此时CRP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3%、91.8%和0.924。MAP组患者血清钙无明显变化(P>0.05),而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钙水平即显著降低(P<0.01),随着时间推移,血清钙水平继续下降;血清钙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4%、86.1%和0.876。结论:血清钙和CRP可作为早期判断AP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降钙素原(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反映机体感染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可对细菌感染进行预测判断。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AP患者10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8例,50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PCT和CRP为对照,分别在入院后第1、3、5、7天动态监测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1天血清CRP外,其余SAP组患者同期PCT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以2.0μg/L和120.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82.9%和70.7%,特异度均达90%以上,PCT和CRP联合检测则发现灵敏度提高到92.7%,而特异度仍达90%以上。 结论 血清PCT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以2.0μg/L和12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诊断SAP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张源龙  黄小春  阮水良  孙立 《浙江医学》2015,37(24):2001-200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及评估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无感染患者、7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外周血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评估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并动态监测AP患者第2、5、10、15天PCT水平。比较各组PCT及其他检测指标的水平,并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2天SAP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较MAP组、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SAP组及MAP组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AP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且SAP组升高幅度大于MAP组,以SAP伴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SAP伴感染组PCT水平在入院第2、5、10、15天均高于SAP无感染组及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患者病情改善后,PCT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对AP尤其是伴有感染SA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及疗效评估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刚  陆士奇  李岩 《中国全科医学》2012,(27):3180-3182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AP病情程度及有无合并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昆山市中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AP患者56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21例(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35例(SAP组);以SAP组合并胰腺感染患者5例为感染组,非感染者30例为非感染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7天血清PC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结果入院时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均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达到高峰,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仍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有所下降,但SAP组血清PCT、TNF-α及IL-8水平仍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第3天、第7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血清TNF-α和IL-8水平在入院时、第3天、第7天也高于非感染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IL-8可用以诊断SAP和MAP,但均不能用以判断是否合并感染。PCT不仅能在早期反映AP病情程度,还可以早期判断是否合并感染,有助于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与预防感染。血清PCT、TNF-α及IL-8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价格低廉,还可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更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85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3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在入院后第1天、3天、5天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IL-10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的PCT及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在MAP组和SAP组患者随入院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且SAP组患者降幅显著高于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血清IL-10在第3天高于1天、5天,MAP组患者随入院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血清IL-10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IL-10水平可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病程中的变化,探讨PCT、IL-6及hs-CRP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0例,动态检测入院后第1、4和7天血清PCT、IL-6及hs-CRP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各个检测时间点PCT、IL-6及hs-CRP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CT在SAP组和MAP组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MAP组7 d左右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高限水平,SAP组则下降不明显;IL-6在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第7天时MAP组就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SAP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两组均在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余各检测时间点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4天后MAP组恢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SAP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指标联合动态检测对AP的诊断、治疗、严重程度分级、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探讨AP患者发病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AP分成轻症(MAP)和重症(SAP)两组,在入院后第1、3、5、7、9天动态检测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AP患者入院后的CRP均增高,SAP组血清CRP平均水平达(106.3±15.4)mg/L,显著高于MAP组的(21.5±7.6)mg/L(P〈0.01)。结论 CRP可作为AP早期诊断及SAP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川  方长太 《四川医学》2019,40(7):714-717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样触发受体-1(TREM-1)、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5例(AP组)、同期体检健康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并进行对比;并根据AP组患者的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P组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AP组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均显著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AP组患者的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显著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REM-1、PCT、s ICAM-1水平升高显著,检测上述三种指标可为患者的病情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科诊断为AP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均30例.采集患者发病后第1、第4和第7天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AP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第4天较第1天显著升高,IL-1和IL-8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SAP组,血清IL-1、IL-6、IL-8、TNF-α和PAF的浓度第1天显著高于第4天,IL-10的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MAP和SAP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规律不同,对MAP和SAP的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钙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病早期血清钙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两项指标预测SAP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入院第1天AP病人血清CRP水平即明显增高,第2天达高峰,SAP组比MAP组增幅更为显著(P〈0.001);此时CRP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7%、94.2%、0.90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P组患者血清钙无明显变化(P〉0.05),而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钙水平即显著降低(P〈0.01),随着时间推移,血清钙水平继续下降;血清钙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2%、96.1%、0.874。联合检测血清钙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指数分别为95.2%、92.3%、1.88。结论:血清钙和CRP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危重程度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曲文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82-83,85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CRP、TNF-α对AP的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8例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和31例轻型胰腺炎(MAP)患者入院后1、3、5、7、14 d外周血CRP、TNF-α水平,并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和入院后SAP血清CRP、TNF-α水平均高于MAP,而后者又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CRP和TNF-α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702 1,P〈0.05)。结论动态观察CRP、TNF-α可作为AP早期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标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50例AP患者作为AP组,分为轻型组(MAP组)和重型组(SA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浆Apelin-13、Apelin-36、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Apelin-13、Ape-lin-36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入院第4天MAP组和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入院时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P<0.05),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院第4天SAP组的血浆Apelin-13、Apelin-36和CRP水平高于MAP组(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有血浆Apelin-13、Apelin-36水平改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早期识别SAP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胰腺炎(AP)患者60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20例,中度急性胰腺炎组(MASP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3、7天动态监测各组患者的HMGB-1水平,分析其与AP严重程度及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按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48例)及死亡组(12例),分析HMGB-1与APACHE-Ⅱ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MAP组患者第1、3、7天HMGB-1值分别为(2.16±0.35)、(3.44±0.96)、(1.21±0.33)μg/L,MSAP组患者第1、3、7天HMGB-1值分别为(4.78±1.32)、(10.45±2.36)、(3.92±1.55)μg/L,SAP组患者第1、3、7天HMGB-1值分别为(14.12±2.64)、(27.53±8.19)、(11.34±2.57) μg/L.SAP组患者中HMGB-1明显高于MAP组与M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组与MAP组的HMGB-1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随着△3-1HMGB1(第3天与第1天的HMGB1差值)的增加,第3天APACHE-Ⅱ评分亦增加,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725,P<0.05),MSAP组与MAP组随着HMGB-1值的增加,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变化(r=0.127、0.114,P>0.05).死亡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血清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可作为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4例;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冯悬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42-743
目的 观察临床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和肽素浓度的变化,探讨和肽素在AP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起病后24h内入院的AP患者67例,并根据Ransons' 11项指标进行轻重程度的分型,其中包括轻型患者(MAP组)39例,重型患者(SAP组)28例;另外,以正常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分别于入选后的第1、2、5及14d时分别检测血清和肽素浓度.结果 1.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所有临床AP患者入院后第1、2、5d的血清和肽素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而第14d时则恢复正常.2.SAP组与MAP组对比,SAP组第1、2、5d的血清和肽素浓度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14d时则无明显差别.3.所有AP患者入院后第ld的血清和肽素浓度与Ransons' 11评分呈正相关性(r=0.275,P<0.05).结论 和肽素在AP患者起病早期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研究降钙素原浓度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是否有早期预测作用。 方法 选择100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按病情分为轻症组(即轻型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组(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入院第1、3、5、7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24 h内APACHE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and chrom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住院时间、统计学分析、处理相关数据,判断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PCT重症组在1、3、5、7天与轻症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轻症、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 (PCT1、PCT3、PCT7)是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PCT1的相对危险度(OR值)10.558,Exp (B)的95%CI下限2.109,上限52.847。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PCT浓度明显升高或者持续高于正常,PCT浓度对于SAP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4 h内PCT浓度明显升高提示为S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 (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