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枸橼酸西地那非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口服药,该药心血管方面的作用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一个方面。Vardi Y等人对49名成年男性进行的研究,评价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对血压的影响。所有受试者中,血压正常者27人,高血压者22人。以便携式血压仪测定其睡前3h及入睡后3h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每30min一次,共2晚,其中一晚不服用任何药物,另一晚口服西地那非100mg。结果显示,西地那非可降低收缩压(下降6.0mmHg),舒张压(下降4、5mmHg)及平均动脉压(下降5.3mmH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符合CKD2~4期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45例。对入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昼夜平均血压正常组(血压≤130/80mrnHg),昼夜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31/81mmHg),日间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升高组(血压〉125/75mmHg);并根据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本虚证及邪实证。观察中医各证型在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①昼夜平均血压正常组的本虚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为主,邪实证型以血瘀证为主;昼夜平均血压升高组的本虚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邪实证型以湿浊证为主;②在动态血压从日间升高到夜间升高的过程中,本虚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型逐渐上升,邪实证型中浊毒证型逐渐上升;③随着24h动态血压升高,本虚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型逐渐上升;邪实证型中,浊毒证逐渐上升。结论动态血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正虚邪实的证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慢性肾脏病(CKD1期)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组),71例肾功能稳定的CKD1期患者作为疾病组(D组)。收集肾功能、血脂、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等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早期CKD患者LVH有关指标,分析ABPM指标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N组相比,D组夜间收缩压,昼、夜及24h平均舒张压均升高(P均〈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nDRS)及舒张压下降率(nDRD)均明显下降(P均〈0.05);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升高(P均〈0.05)。(2)D组高血压及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分别达47.9%、62.0%。(3)与杓型血压组(Dip组)相比,非杓型血压组(non-Dip组)LVMI值及LVH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均〈0.05)。(4)与非高血压组(non-LVH组)相比,高血压组(LVH组)nDRS和nDRD均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显著降低(P均〈0.05)。(5)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值与nDRS、nDRD和Hb均呈负相关(P均〈0.01),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24h平均舒张压(mSBP)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DRS、Hb、nDRD和血肌酐(Scr)进入回归方程:y=123.429-2.290x1-0.47x2-0.768x3+0.178x4(y=LVMI;123.429=常数,t=8.41,P=0.000;x1=nDRS,t=-5.43,P=0.000;x2=Hb,t=-4.77,P=0.000;x3=NDRD,t=-3.47,P=0.001;x4=Scr,t=2.08,P=0.041)。结论:早期CKD患者即已出现血压升高及血压节律改变;LVH发生与早期CKD患者夜间高血压及非杓型血压关系更为密切;贫血和肾功能减退本身也与早期CKD患者LVH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麻醉医师在麻醉中分秒都离不开血压监测。美国JNC第7次重新修订了高血压指南,它强调了收缩压的重要性,麻醉医师对此应予关注。在麻醉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哪一个是重点?我们重视收缩压和收缩期高血压,并非排斥或否定舒张压和平均压;对于冠心病和主动脉瓣反流的病人,舒张压也很重要,对于心胸血管疾病平均压也是大脑自身调节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 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并以30例正常人为对照,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中有肾脏早期损害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压力负荷均明显高于无肾脏早期损害组(P<0.05);血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与SBP、DBP的水平及其压力负荷均显著相关(P<0.01),尿β2-MG只与DBP的水平及其负荷相关(P<0.05).结论:ABPM是诊断和预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在评价EH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低减患者动态血压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糖耐量低减(IGT)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与不同血压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44例IGT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ABPM)监测,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试,UAE测定。结果 与UAE正常组比较,UAE增高组ABPM多项指标增高,夜间血压降低幅度减少,24小时血压曲线平坦。UAE与夜间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负荷、DBP负荷、24hDBP以及24hSBP呈显著正相关,与昼夜血压差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UAE增高的IGT患者已经开始出现血压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阶段都会合并有高血压,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恶化,因此认识CKD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延缓CKD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re moni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动态血压监测在CKD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 ,5头,仅行麻醉维持;脑死亡组(B组) ,11头,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监测实验过程中动物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 B组中10头(10头/11头)建立脑死亡模型,1头(1头/6头)在开始颅内加压后“心肺死亡”。与C组比较,B组颅内加压后MAP和HR变化显著:(1)MAP和HR随着间断颅内加压呈波浪式上升和下降,总体呈升高趋势;颅内加压过程中MAP (176.91±3 3 .2 9)mmHg(1mmHg =0 .13 3kPa)和HR (182 .71±2 5 .67)次/分,与颅内加压前MAP (117.60±13 .75 )mmHg和HR(94.5 0±9.2 0 )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2 )确认脑死亡后,MAP和HR缓慢下降;直到MAP≤60mmHg或收缩压≤90mmHg ,需依赖液体支持来维持血压的稳定。与C组比较,确认脑死亡3h后,B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确认脑死亡6h后,B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过程中血压和心率呈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