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细胞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原发灶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CD44V6,CEA和CK19在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10 5例乳腺癌原发灶CD44V6的表达及腋下淋巴结 (转移阳性 5 4例 ,阴性 5 1例 )CD44V6,CEA和CK19阳性表达检出率。结果 淋巴结转移阳性 5 4例 ,CD44V6,CEA和CK19阳性表达百分率分别为 85 2 % ,90 7%和 10 0 %。淋巴结阴性 5 1例 ,有CD44V6,CEA和CK19阳性表达百分率分别为 15 7% ,9 8%和15 7% ,三者共在淋巴结转移阴性 5 1例中检出有微转移病灶存在 13例。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百分率为 74 3 % ,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关 (χ2 =8 3 8,P <0 0 0 5 ) ,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百分率为 89 6%。结论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常规检查阴性病例 ,若原发灶表达CD44V6阳性 ,则行淋巴结CD44V6和CK19免疫组化检测 ,有助于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淋巴结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寻找发现OSCC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有效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8例OSCC患者的119枚淋巴结标本中CK19 mRNA表达水平,并与HE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及免疫组化同时检测到CK19阳性淋巴结24枚,荧光定量RT- PCR检测到CK19阳性者48枚,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CK19阴性而定量RT- PCR阳性的微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Ⅱ区。淋巴结总体微转移率为20.17%。荧光定量 RT- PCR检测的CK19阳性淋巴结与 HE染色及免疫组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04,P<0.01)。结论对于OSCC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的检测,荧光定量RT- PCR对CK19 mRNA的检测较HE染色和免疫组化敏感,分子病理检测方法的应用可以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判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对胃癌上皮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的检测及胃癌上皮细胞nm23-H1mRNA的检测。结果 6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20例胃癌组织均有CK19mRNA表达,其中有12例淋巴结存在CK19mRNA表达,占60%,而病理组织学检查只有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占20%,另外该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9例nm23-H1mRNA低表达,结论 应用RT-PCR方法对胃淋巴结CK19mRNA及胃癌组织nm-H1mRNA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大肠癌患者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及肿瘤组织内nm23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阳性者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率53.1%,低于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阴性者的表达率77.4%,有统计学差别(P<0.05)。发生肝肾及腹腔广泛转移者原发灶表达率50.0%,低于未发生转移者的表达率81.8%(P<0.05)。nm2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m23蛋白表达与远处转移及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呈负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大肠癌标本的CD44v6和nm23H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CD44v6的高表达和nm23H1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在本组转移淋巴结中CD44v6阳性表达为893%(25/28)。在大肠癌中CD44v6和nm23H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nm23H1表达在大肠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同时检测CD44v6和nm23H1表达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项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K19和CK20在肝外胆管癌(EHCC)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CA19-9、癌胚抗原(CEA)的关系,以及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9例行手术切除EHCC患者的279枚淋巴结,分别以CK19、CK20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HE染色,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并与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59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HE诊断仅23.72%(14/59),而CK诊断为35.59%(21/59,P<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由HE染色的5.37%提高到CK染色的13.98%(P<0.05);在常规HE染色诊断没有淋巴结转移的45例患者中,微转移的发生率为15.56%(7/45).淋巴结微转移术前血清CA19-9浓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对照组)(P<0.05);淋巴结微转移与血清CA19-9浓度呈正相关(r_s=0.371,P<0.05).对12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浸润对淋巴结微转移有重要影响(P<0.05).结论 CK免疫组化染色能检测出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隐匿的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能够更准确地判断EH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与大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43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癌、大肠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1、E-cadhefin、CK、vimem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Tiam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Tiam1在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大肠癌原发灶(P<0.05);(2)E-cadherin、CK在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3)vimentin在大肠癌中表达比正常组织高(P<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但在大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4)Tiam1与E-cadherin、CK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iam1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有关,其促进大肠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P53、nm23、CD44及FN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73例原发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37例,非转移36例)进行P53、nm23、CD44及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组化检测,研究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阴性表达与CD44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2项指标串联筛检,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97.22%,敏感性为56.76%.nm23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则呈正相关,2项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1项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癌组织中uPA、nm2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uPA、nm23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uPA及nm23在54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uPA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66.7%(36/54)和35%(19/54),uP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的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P<0.05),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uPA及nm23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x2=6.56,P<0.01)。2者均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uPA及nm23与食管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uPA与nm23联合检测以评价食管癌的转移优于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 44V 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颈癌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D 44v6、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 44v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CD 44v6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及P<0.01)。E-cadherin和nm 23-H 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0%),P<0.05及P<0.01,但E-cadherin和nm 23-H 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中CD 44v6表达与E-cadherin和nm 23-H 1表达呈负相关(P<0.01及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CD 44v6蛋白高表达和E-cadherin、nm 23-H 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CK19的表达,探讨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检测率及检测方法,论证检测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对于入选患者275例按随访结果将有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者32例(复发转移率11.6%)纳入病例组,其余无复发或转移者随机的按照下列因素进行配比纳入对照组:治疗、年龄、组织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和肿瘤最大径。将选取的患者淋巴结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CK19的表达。结果:①病例组477个淋巴结中11个CK19阳性(2.3%),来自32名患者中的8人(25%);对照组425个淋巴结中均无CK19阳性表达(0/425),32名患者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K19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②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19表达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比较,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通过本研究证实微转移与术后的复发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K19(cytokeratin19)和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在Ⅰ~Ⅱ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与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微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Ⅰ~Ⅱ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CK19和EMA的表达.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1例经常规HE病理检测阳性的盆腔淋巴结13枚,皆呈强阳性表达,CK19、EMA阳性表达率均为100%.65例经常规HE病理检测阴性的盆腔淋巴结中CK19呈阳性表达23例,阳性淋巴结33枚(33/241),阳性表达率13.7%,EMA呈阳性表达21例,阳性淋巴结31(31/241)枚,阳性表达率为12.9%,两组差异显著(P<0.05).②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与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①在淋巴结中CK19、EMA表达,可以作为Ⅰ~Ⅱ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提示可能存在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13.
马永静  熊英  刘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22-1125,1238
目的检测CK19mRNA在IA2-IB2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判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K19mRNA在IA2-IB2期宫颈鳞癌前哨及非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比较CK19mRNA检测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出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阳性率;分析前哨淋巴结中CK19mRNA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CK19mRNA在前哨与非前哨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30例IA2-IB2期宫颈鳞癌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86枚,荧光定量PCR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测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32.6%和12.8%(P﹤0.05);前哨淋巴结CK19mRNA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大小及脉管间隙浸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前哨淋巴结中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前哨淋巴结中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32.6%和4.5%,P<0.05)。结论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检测CK19mRNA在IA2-IB2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能显著提高微转移检出率,可能成为准确评估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指标和方法,进而能更恰当地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1例大肠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VEGF—C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中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ANN)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ANN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AE1/AE3)在其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hMAM、CK19、CEA、SBEM mRNA的表达。结果 ANN组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7.42%,有微转移的患者外周血hMAM、CK19、CEA和SBEM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8%、29.41%、23.52%和35.2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外周血中的hMAM、CK19、CEA和SBEM mRNA联合检测可能为预测ANN乳腺癌患者淋巴道转移和微转移提供有用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53、nm23-H1和MMP-9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8例大肠癌标本及30例正常粘膜的P53、nm23-H1和MMP-9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1)P53、nm23-H1、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中分别为56.41%、39.74%和58.97%,在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3.33%、83.33%和6.67%,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P53和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nm23-H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大肠癌中P53、nm23-H1和MMP-9基因表达,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忠  叶智勇  丁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46-1249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E-cad蛋白检测。结果: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E-cad表达率为55.00%。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参数无相关性。E-cad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48%和32.26%。E-cad的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0.4978,P<0.05)。结论:E-cad的表达与胃癌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CK18、CA125为指标进行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清扫淋巴结部位记录详细的病例60例,针对原发灶与淋巴结进行CK18与CA12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卵巢癌原发灶CK18、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3%和87.80%)显著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灶(P〈0.05),腹膜后各组淋巴结CK18、CA125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临床病理检测阳性表达率(P=0.001~0.007 6)。结论:对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进行CK18、CA125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病理诊断有益的补充应用于卵巢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大肠癌中p53、nm23-H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nm23-H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及68.1%,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D,nm23-H1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同时检测p53、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及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染法淋巴结示踪,寻找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切除后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2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前期直接行淋巴结清扫的60例患者对比。结果:60例中可识别前哨淋巴结者54例,检出率为90.0%,高于前期直接清扫组的24例(40%)(P<0.05);其中常规HE染色检出36例阳性,18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例检出有微转移灶,其阳性率大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亚甲蓝和细胞角蛋白20进行大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优于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前哨淋巴结定位和微转移的检测对大肠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