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氯吡啶和2—甲氨基乙醇为原料,经过威廉森成醚反应、缩合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合成得到了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在此过程中改进了合成中间体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苯甲醛的威廉森成醚反应条件;简化了中间体的纯化方法;优化了5—{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亚苄基}—噻唑烷—2,4—二酮的催化氢化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以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通过4步反应、2条中间体合成路线,合成了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在反应过程中,优化了中间体氯甲基化反应工艺,通过比较中间体合成工艺,得出了选择乙氧基中间体合成路线为优化合成工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5,6-二甲氧基-2-(4-吡啶基)-亚甲基-1-茚酮(Ⅱ)和溴化苄(Ⅲ)为原料,合成盐酸多奈哌齐的关键中间体1-苄基-4-(5,6-二甲氧基-1-茚酮-2-亚甲基)-吡啶(Ⅰ).研究了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n(Ⅱ)∶n(Ⅲ)=1∶1.3,反应时间60 m in,收率为92.8%.经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确认为目标产物.进一步讨论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异丙胺和6-溴-3-吡啶甲醛为原料合成肿瘤抑制剂abemaciclib的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合成中间体6-(2-氯-5-氟嘧啶-4-基)-4-氟-1-异丙基-2-甲基-1H-苯并[d]咪唑的过程中,苯环亲核取代反应采用t-BuONa为碱,产率为83.0%;Suzuki偶联反应中硼酸酯化和脱硼酸酯,催化剂均可采用PdCl2(PPh3)2。在合成中间体5-((4-乙基哌嗪-1-基)甲基)吡啶-2-胺的过程中,还原胺化反应时加入催化量的乙酸,反应可完全进行;氨基取代吡啶环上溴原子的反应中以乙二醇为溶剂,N,N′-二甲基乙二胺(DMEDA)为配体,收率达90.0%。两中间体发生Buchwald-Hart wig偶联反应时,以K2CO3为碱,收率达92.4%。优化后总收率为44.6%,较原工艺提高19.6%,且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3,5-二溴-4-碘吡啶的两种新合成方法.首先以4-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再经过重氮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4,5-三--溴吡啶,然后以3,4,5-三溴吡啶为主要原料采用两种卤素交换反应方法得到3,5-二-溴-4-碘吡啶.最后对两种卤素交换反应方法从成本、收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卤交换反应中采用乙酰氯要明显优于三甲基氯硅烷.  相似文献   

6.
3-羟基-5-甲氧基吡啶作为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工艺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对比研究了以3, 5-二溴吡啶和N-苄基甘氨酸乙酯为原料的4条3-羟基-5-甲氧基吡啶的合成路线。其中以3, 5-二溴吡啶为原料经甲醚化、氮氧化、氨解、脱氮氧和重氮化水解的5步反应工艺较好地合成了3-羟基-5-甲氧基吡啶1,总收率达到66.7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MS和X-ray单晶衍射确证。该工艺操作简单,收率理想,可为目标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4-氯丁酰氯和氯苯为原料经酰化、合环得到环丙基-4-氯苯基酮,然后再以环丙基-4-氯苯基酮、盐酸羟氨和对硝基苄溴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杀虫剂氟螨脲的中间体1-硝基-4-(α-环丙基-4-氯苯甲亚胺氧基甲基)苯,收率70.6%。对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1H NMR和IR表征。通过工艺条件优化,简化了反应步骤,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8.
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异恶唑-3-酮是-种含氯杂环结构的除草剂,本文对其三条主要合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介绍-种以甲醛、异丁醛、盐酸羟胺、邻氯氯苄为主要原料合成异恶草酮的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瑞巴匹特羧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乙酰乙酰苯胺为原料,经溴化、环合制得4-溴甲基喹啉-2-酮(Ⅲ);由盐酸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经酰化制得4-氯苯甲酰胺基丙二酸二乙酯(Ⅳ);最后用4-溴甲基喹啉-2-酮(Ⅲ)和4-氯苯甲酰胺基丙二酸二乙酯(Ⅳ)经烃化反应合成瑞巴匹特羧乙酯(Ⅰ).结果表明:在n(Ⅳ)∶n(Ⅲ)∶n(乙醇钠)=1∶1∶1.2,回流反应2 h时,合成总收率63.81%(以N-乙酰乙酰苯胺计).  相似文献   

10.
荧光增白剂CBS-120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4,4-二(氯甲基)联苯、亚磷酸三乙脂、邻磺酸钠苯甲醛为原料两步合成CBS-120,CBS-120 的总收率达到67% ,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第一步, 4,4-二 (氯甲基) 联苯在160~170℃下同亚磷酸三乙脂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4,4-二乙氧基磷酰甲基联苯。第二步,将中间体与二甲亚砜、邻磺酸钠苯甲醛混合,维持30℃左右同甲醇钠进行反应即可得产品。  相似文献   

11.
盐酸罂粟碱是一类抗痉挛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盐酸罂粟碱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了综述,对国内两条罂粟碱合成路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合成路线:以邻苯二乙醚和丙烯腈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反应、水解反应、霍夫曼酰胺降解反应,得到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乙胺;以邻苯二乙醚和草酰氯单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反应、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乙酸。再将上述得到的2个中间体经缩合、环合、脱氢、成盐等步骤制备盐酸罂粟碱,与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禽流感最有效的药物.美国药典38版收载了磷酸奥司他韦中的两个杂质.杂质(3R,4R,5S)-3-(1-乙基丙氧基)-4-乙酰胺-5-氨基-1-环己烯-1-羧酸(A)是原料药在精制和存储过程中发生微量水解产生的.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常规分离手段得到了杂质A,合成收率达到86.6%.杂质3-羟基-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B)是美国药典38版所载磷酸奥司他韦中的另一个杂质,目前没有合成方面的报道.设计了杂质B的合成路线,以3-羟基-4-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用乙酸酐作为酰化试剂对原料进行乙酰化,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pH,发生水解,最后用溴乙烷作为烃化剂得到了目标产物,合成收率达到52.1%.整条合成路线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没有环境污染,对磷酸奥司他韦的生产检验和贮存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重要药物中间体4-氨基-2-甲基-1-丁醇。以异丁烯醇、乙酰氯为初始原料,经酯化反应、氢甲酰化反应、胺化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经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如下:氢甲酰化反应中膦配体/铑催化剂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120 ℃,合成气(CO/H2)压力为3 MPa,反应得到中间体醛;胺化还原反应中兰尼镍/底物醛的质量比为1∶20,H2压力为0.9 MPa,反应得到中间体胺。最后,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认目标产物为4-氨基-2-甲基-1-丁醇。产物的总收率为62%。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流程简便,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草铵膦的新型中间体2-乙酰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2-烯酸。以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为初始原料,经水解,缩合反应得到终产物。该路线的反应条件如下:水解反应时,NaOH和原料摩尔比为1.02∶1,反应温度25 ℃~30℃,最佳反应时间16 h,中间物单乙酯的收率85.3%;缩合反应时,最佳投料摩尔比为n(单乙酯)∶n(膦醛)∶n(吡啶)∶n(乙酸酐)=1.1∶1∶10∶(3~4)时,缩合产物收率74%。最后对产物2-乙酰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2-烯酸经1H NMR,13C NMR,31P NMR进行了表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总收率达到 63.1%,该路线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2-氧代-5,6,7,7a-四氢噻吩并[3,2-c]吡啶(1)是新型抗血栓药物—普拉格雷的关键中间体。以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盐酸盐为原料,经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脱保护反应以三步67%的总收率制得。其中部分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M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自旋交叉配合物[Fe(Htrz)2(trz)](BF4)在室温附近表现出较宽的温度磁滞现象,在光热开光、信息显示以及数据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是目前自旋交叉领域最值得关注的配合物之一。本文主要从材料合成方法、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器件应用等方面对[Fe(Htrz)2(trz)](BF4)分子材料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Fe(Htrz)2(trz)](BF4)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简单混合和反相胶束法,此外为了消除合成过程中的分子团聚,通常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分散基质,比如介孔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等;自旋交叉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分子内的结晶水、外部压强、热退火以及机械球磨等;器件应用方面主要从[Fe(Htrz)2(trz)](BF4)分子薄膜的制备出发,讨论了相关的器件应用进展。最后,本文对[Fe(Htrz)2(trz)](BF4)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Fe(Htrz)2(trz)](BF4)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而[Fe(Htrz)2(trz)](BF4)的新型薄膜制备工艺可以为相关器件制备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推动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温固相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和室温一步固相法两种方法制备纳米CuO.室温固相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的方法以Cu(CH3COO)2·2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前驱物,再对前驱物进行热处理制备产物,研究了研磨时间、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室温一步固相法以CuCl2·2H2O和NaOH为原料,以PEG-40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产物,研究了PEG-400用量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的方法制备的纳米CuO产率高,平均粒径小,最好的制备工艺为:对反应物研磨30min,将得到的前驱物在350℃热处理1h,得到的纳米CuO平均粒径为27.06nm,产率为93.16%.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粉体所用原料的最佳粒度,以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进行锆英石粉体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原料进行粒度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仅对产物进行物相与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成样品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均可制备出锆英石粉体,当d(0.5)为2.125μm时制备效果最好,所制各样品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2~1.5μm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β受体阻断剂新药(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采用3-吗啉-4-氯-1,2,5-噻二唑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3-吗啉-4-羟基-1,2,5-噻二唑)。中间体1与R-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经后处理及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R)-4-[4-(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1,2,5-噻二唑-3-基]吗啉}。中间体2经胺化反应、马来酸成盐及重结晶得到(S)-马来酸噻吗洛尔。(S)-马来酸噻吗洛尔经游离、纯水转晶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总收率14.05%且e.e.值为99.66%。最终成品经IR、1H-NMR、13C-NMR、MS、TGA、DSC表征,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醚化反应缚酸剂75 ℃反应最佳;以乙醇为胺化反应溶剂46 ℃反应16 h最佳;S-噻吗洛尔的转晶拆分以水作溶剂,比传统不对称合成工艺安全稳定,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