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因为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主要是侵害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又叫血肠子病。1病原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能形成荚膜和芽胞的大梭菌,能存在土壤、草料和污水中。羊采食了被本菌芽胞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芽胞进入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病,但当饲料改变后,瘤胃里正常分  相似文献   

2.
周宁芬 《畜禽业》2008,(6):87-88
<正>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由于D型魏氏梭菌的芽孢广泛散布于土壤中,随饲料和饮水被健康羊食入,成为胃肠道的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在一些应激条件  相似文献   

3.
刘金升 《畜禽业》2003,(3):53-53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本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羔羊,尤以2~5日龄羔羊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很少见。纯种培育品种羊的适应性差,发病和流行及死亡率高。土种羊发病较少。初生羔羊可通过吮乳、饲养员的手和饲养用具、粪便感染魏氏梭菌。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当母羊孕期营养不良,春乏饥饿,产羔体质瘦弱,加之气候骤变,寒冷…  相似文献   

4.
魏氏梭菌病即产气荚膜杆菌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发病.发病不分季节,但冬、春季一般较高.本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类便和消化道中,寒冷、饲养不当特别是当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04年12月15日至2005年1月20日,八步区某种羊场曾发生魏氏梭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更正     
张能适  黄平 《畜禽业》2005,(7):64-64
魏氏梭菌病即产气荚膜杆菌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发病。发病不分季节。但冬、春季一般较高。本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类便和消化道中,寒冷、饲养不当特别是当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04年12月15日至2005年1月20日,八步区某种羊场曾发生魏氏梭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8)
<正>2014年3月,该镇东屯村一养兔大户的兔群爆发了一起以急剧腹泻、拉水样或血样粪便、死亡速度特别快的疾病。经综合判断分析,确诊为兔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兔梭菌性肠炎,又称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急剧腹泻、排出多量水样或血样粪便、脱水死亡、盲肠黏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1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7.
<正>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为特征。主要侵害1 ̄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但2007年10月8日讷河市全胜乡双盛养殖场1头母猪突然死亡,经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血源、垂直和吸血昆虫媒介等传播,以贫血、黄胆和发热为特征。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主要是由自然界中土壤常在菌-D群魏氏梭菌芽孢污染饲料、饲草和饮水等,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毒血症。  相似文献   

9.
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杆菌,是引起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猝狙的病原,给我国的养羊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试验从河南省鹤壁市健康羊只采集肠道内容物,将采集样品接种在厌氧肉肝汤增菌,然后接种至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菌进行生化鉴定和毒素检测,结果表明,在厌氧肉肝胃酶消化汤内培养6 h即可产生大量气体,接种鲜血培养基产生双溶血环,并且各种生化指标均与魏氏梭菌生化指标相吻合,且接种石蕊牛乳培养基后出现魏氏梭菌特征性"汹涌发酵"特征,并结合毒素检查,初步分离到16株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10.
魏观勤 《畜禽业》2015,(2):88-89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有感染性,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腹泻、排黒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现将古田县某规模养兔场暴发兔魏氏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血源、垂直和吸血昆虫媒介等传播,以贫血、黄胆和发热为特征.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主要是由自然界中土壤常在菌-D群魏氏梭菌芽孢污染饲料、饲草和饮水等,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和"猝死"为特征.因病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似脑髓样,故俗称软肾病.笔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一例羊群同时感染这两种疾病的病例,导致羊群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羊群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鸡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一种细菌病。鸡魏氏梭菌病临床上表现为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嗜睡,寒颤,食欲减少或废绝,排黄色粘性、带血粪便。剖检:口腔、喉头粘液增多,肺充血,胆囊充盈,肝尖部和肌胃底有小点状出血。并以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给  相似文献   

13.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兔以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血痢或水样腹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该病在养兔场和农村散养户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现将浦城县富岭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肉兔发生兔魏氏梭菌性肠炎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1)
正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使机体中毒所致,是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羊肾脏多软化,故又称"软肾病"。1病原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也有发现。该菌为无运动性的粗大杆  相似文献   

15.
谢荣敏  叶寿华 《畜禽业》2006,(16):44-4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免以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血痢或水样腹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该病在养免场和农村散养户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养免业的发展。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现将浦城县富岭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肉兔发生兔魏氏梭菌性肠炎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浦城县富岭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肉仔兔于2006年6月5日开始相继发病,以急剧下痢、水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至6月10日共死亡肉…  相似文献   

16.
<正>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于产后7d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迅速而大批的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养羊业的大敌。本病的病原较为复杂,主要是由B型魏氏梭菌所致,同时常伴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等混合感染。1流行特点魏氏梭菌为土壤中的常在菌,可通过受污染的母羊乳头、饲养员手等媒体而进入羔羊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主要侵害新生羔羊,产后1~4d内发病最多,7d后发病较少,主要传染源为羔羊,其次为带菌母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7)
仔猪梭菌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危害仔猪,病死率很高;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种。预防该病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常使用微生态制剂,必要时对母猪进行免疫;治疗时可用抗菌药配合止血药和补血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3,(11)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疾,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病。该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发病原因1.1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初生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易感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为有害物质,再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8)
<正>水貂肠毒血症,也称水貂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或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引起的以肠道重度出血为特征的食源性传染病。水貂出肠毒血症严重危害水貂养殖,临床上以水貂的急剧性下痢并混有血液和肠道严重出血的炎症为主要特征。1试验材料与仪器1.1试验材料1.1.1病料来源沂水县马站镇刘庄养殖场发病死亡的水貂3只。1.1.2培养基及试剂普通肉汤培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8)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除哺乳仔兔外,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兔子均有易感性,6~12周龄易感。以发病突然、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