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采用语音空气动力学PAS6600,对所提取生理学参数进行分析,从生理上说明汉语普通话辅音中不送气/送气音在发音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汉语普通话不送气音与之相对应的送气音,在发音时发音部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塞音在发音时,辅音收紧点越靠后,在听感上越响亮.这主要是由于声门下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彝语北部方言辅音塞擦音为研究对象,运用语音实验学的研究方法对彝语进行物理信号采集,并对其进行声学特征分析.研究中使用MATLAB、Praat和AS等软件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辅音z、c、zh、ch、j、q的VOT数值为正值均为清音,VOT时长大小依次为ch>q>c>j>zh>z, VOT的时长越长送气越强,ch、q、c送气比j、zh、z强,ch、q、c为送气音,而j、zh、z 3个辅音VOT的时长较短送气较弱,甚至基本不送气,为不送气音.(2)辅音zz、nz、rr、nr、jj、nj的VOT时长均为负值,其语图都有前浊音段,且有很明显的浊音横杠,所以辅音zz、nz、rr、nr、jj、nj是浊音,由于辅音nz、nr、nj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口腔和鼻腔通道分叉造成声道共鸣出现“反共振峰”,有明显的鼻音共振峰现象,所以实验实证辅音nz、nr、nj为鼻冠浊辅音.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分析的梅尔频率倒谱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MM模型和MFCC参数的语音识别器对普通话中声母音素的区分度不够理想,而在基于识别的计算机辅助发音教学系统中的辅音的识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考虑到相同发音位置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音素变化较快且高频信息较多,本文将小波分析的方法引入到提取梅尔频率倒谱参数(MFCC)的过程当中,来提高信号高频部分的时域分辨率,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梅尔倒谱参数MFCC_Wavelet.结合高低频不同分帧方式的MFCC_Wavelet参数与HMM模型的语音识别器,本文测试了MFCC和MFCC_Wavelet两种参数在4类发音中的区分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发音位置不同发音方式、塞音与不塞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及擦音与不擦音4类发音错误中,MFCC_Wavelet的总体效果好于MFCC.  相似文献   

4.
蒙古语中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向来解释为强弱之分.一般认为[p][k][t]等不送气音和[p‘][t‘][k‘]等送气音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气流弱后者气流强.针对蒙古语中塞音和塞擦音的送气和不送气现象,提取蒙古语中塞音和塞擦音的声门上压力和气流量,并借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蒙古语辅音不送气/送气的区别,不只是简单的气流、气压的强弱之分,更主要在于辅音除阻段的长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胸呼吸和腹呼吸信号研究言语产生的胸腹呼吸机制,以及呼吸与韵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言语以胸腹联合式呼吸为主,腹呼吸重置时间早于胸呼吸重置时间和语音起始时间,呼气相时长约等于语音时长。吟诵所需气息量比朗读大。胸呼吸主要作用是保证足够的气息量,在发音时胸腔保持扩张状态至发音结束。腹呼吸主要作用是,通过腹肌和膈肌稳健收缩,控制气流持续释放,以获得连续的语音。韵律句起始处对应一个胸腹呼吸重置,韵律短语边界对应胸腹呼吸间断。该研究对言语呼吸生理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为言语产生呼吸生理建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速影响音段的语音实现以及相邻音段发音动作的时间关系,然而对普通话音段产出的影响却并不清楚。该文使用动态电子腭位方法分析语速对普通话跨音节辅音丛/#C2/中音段发音动作的时间关系以及V1#C2V2中音段的生理和声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辅音丛音段发音动作的绝对时差和动作重叠度随语速的加快而增大;音段的生理/声学时长与语速线性相关,语速对辅音动作幅度的影响与辅音发音部位和方式有关;元音动作幅度减弱,在声学上表现出央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话语速控制与音段发音动作的时间关系以及音段动作的时空特征有关,音段发音属性和发音人发音策略也影响不同语速条件下的音段产出。  相似文献   

7.
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时总是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通过统计对比发现,越南留学生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VOT和送气时长大多都比汉语母语发音人短,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区分度不高,在声韵格局上也不太合理.针对学习者存在的偏误,建议教师采取紧抓音素教学不放松、让学习者对母语与普通话音系进行比较、语音教学坚持"输入""输出"同步、重点强调"送气""不送气"的对立、提高学生语速等方法,以有效提高越南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蒙古族短调民歌《敬酒歌》的语音和胸腹呼吸生理信号,设计并提取了相关的声学和生理参数,以呼吸周期为单元对此首短调的胸腹呼吸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与言语呼吸相比,短调民歌腹呼吸比胸呼吸提前;②吸气相斜率大于呼气相斜率;③呼气相时长大于吸气相时长,并且都有持续段.本研究为蒙古族短调的研究提供了生理声学分析方法,为蒙古族短调的演唱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空气稳定性概念来源于大气稳定性,在室内环境下反映室内空气的稳定程度.本文利用暖体假人实验,研究了室内空气稳定性对呼气扩散规律的作用.分别针对无通风、混合通风及置换通风3种方式,以及间歇与持续呼气两种形式,组合后形成7组对照实验.通过烟气实验及热球风速仪测量对呼气轨迹进行了可视化及速度测量.结果表明,稳定和中性两种室内空气状态下人体呼气的扩散规律不同.不论是持续射流还是间歇的呼气过程,空气稳定性对其扩散影响显著,影响其轨迹弯曲程度及速度衰减.同时,间歇呼气较持续射流湍流发展更充分,污染物与周围空气迅速掺混,且呼气气流更加平坦.此外,即使两种状态下的Ar与体表温度都接近,由于向上运动受到抑制,稳定的空气相对中性状态下呼出的气流更水平,而且由于气流与周围空气掺混能力减弱,速度衰减低于中性状态.  相似文献   

10.
气波分压器是一种新型压力交换设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气波分压器的工作原理,而后搭建实验平台,研究压缩比和膨胀比对气波分压器的中、低压端口间制冷温降和高压出气流量占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膨胀比一定时,中、低压端口间制冷温降和高压出气流量占比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减小;膨胀比越大,其所能达到的极限压缩比越大,即在膨胀比越大的情况下,其能实现的增压范围越广,当膨胀比为2.4时,其极限压缩比约为1.375.在压缩比一定的情况下,中、低压端口间制冷温降随着膨胀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高压出气流量占比随着膨胀比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其他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高压出气流量占比对应的膨胀比不随压缩比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