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自法 《北京农业》2011,(29):53-54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专家、神舟天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庞欣博士近日对媒体说,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无关,前者为自源基因,基因变化属于基因修饰范围,而后者则需要通过外源基因转入。中国"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当天在北京开坛,庞欣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她提醒说,虽然较传统育种方式而言,航天工程育种能在相对  相似文献   

2.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而成的新兴育种技术。该文系统的介绍了航天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航天育种技术在中国蔬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与此同时,提出航天育种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有待加强的方面。综上所述,肯定了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其与其它技术相结合手段的不断成熟,航天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航天育种技术5月初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4月26日,笔者从江西省农科院获悉,经过科研人员2年多攻关,由该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采用航天育种诱变技术培育出的金针菇"航金1号"和"航金2号"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是我国首个食用菌航天新品种,也是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江西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自主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培育成功我国首个食用菌航天新品种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合作,采用航天育种诱变技术培育出的金针菇"航金1号"和"航金2号",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据悉,这是我国首个食用菌航天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航天育种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也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育种技术。本文从航天育种的原理出发,综述了航天育种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航天育种在现代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国内外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及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意义、特点、取得的成果,并对太空育种的客观评价、太空育种食品安全性、太空诱变育种技术开发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湖北省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加速湖北省水稻育种进程,完善湖北省水稻育种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珍珠大的茄子、0.5千克重的大辣椒……这些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出的航天蔬菜将通过杨凌农业技术专家的手,更快、更广泛地被关中菜农接受。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以  相似文献   

9.
航天育种的成就与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植物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成就 ;航天飞行对生物的关键影响因素 ;空间诱变不同层次上的生物学效应 ;航天育种的研究动态 ;并对航天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柯豹 《北京农业》2012,(22):49-50
<正>太空育种成效显著"神九飞船我们搭载了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作物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育种,又称航天工程育种研究日益成熟,已利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先后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多种作物上培育出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  相似文献   

11.
航天育种及其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航天育种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航天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航天育种的诱变机理、航天育种的特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等方面系统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航天育种及其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航天育种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马济民  阳淑 《现代农业》2013,(12):17-17
航天育种、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新科技已经应用于花卉生产,文章主要介绍花卉航天育种、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的概念、内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2008年6月,山东省宁阳县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中科院(宁阳)航天工程育种基地,引进、推广航天育种新品种,利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改良当地农作物品种,推动了当地蔬菜和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0,(6):53-54
中国航天育种技术5月初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航天育种     
<正>辽宁小麦航天育种实现新突破日前,辽宁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由沈阳金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太空育种技术选育的小麦品种成为今年的亮点。"沈太1号"小麦是沈阳金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沈春20-2"小麦经航天育种技术选育而成。株高90厘米左右,麦穗为长方形,籽粒饱满,粒质好,千粒重  相似文献   

18.
着重探讨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在较短周期内获得大批变异材料、扩大烟草材料的遗传背景,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我国烟草杂交育种中存在的品质、病害等瓶颈问题,并介绍了航天育种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就烟草航天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航天诱变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概述国内外植物空间诱变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在河南省作物新品种、特异优良种质材料的创新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河南省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航天育种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创并占据一定优势地位的新兴农作物育种技术,是加快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丰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国办发[2009]55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国家将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天水发展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航天育种,推动科技兴农事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