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脑钠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A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调脂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脂指标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为123.6±5.9 mmHg,舒张压为68.8±4.8 mmHg, TG 为1.89±0.61 mmol/L,TC为3.47±1.02 mmol/L,LDL-C为1.70±0.59 mmol/L,HDL-C为1.07±0.30 mmol/L,较于对照组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经调整服药剂量和时间,观察肝酶、激酸肌酶无异常,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心悸、头痛,继续治疗后好转。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分析。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单药氨氯地平,观察组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药氨氯地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NT-proBNP、MMP-9和hs-CRP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同时具有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mg联合依折麦布10mg治疗6周,B组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mg,6周后比较两组之间血脂,NT-proBNP和MMP-9、hs-CRP血浆浓度的变化。结果 A组血脂降低明显(t=2.12,P=0.041),且A组较B组降低hs-CRP、MMP-9的血浆浓度更明显(t=4.34,P=0.005)。但B组NT-proBNP较A组改善明显(t=-2.2,P=0.056;t=-3.12,P=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阿托伐他汀组联合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组能降低高脂血症及炎症反应,但是阿托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对NT-proBNP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优于硝苯地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81)与B组(n=18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B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B组升高更为显著;各组治疗前后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与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对冠心病患者有降脂疗效,对于血脂不达标的患者,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LDL-C达标率提高得更为显著,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及血清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明显低于A组,高密度胆固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心肌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较治疗前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以调控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心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临床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临床组给予培哚普利8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阿托伐他汀钙20 mg;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8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3组均服药半年。运用ELISA法测定应用药物前后各组血清IL-8、IL-1β浓度;超声测定用药前后颈部血管IMT厚度。结果实验组和临床组IL-8、IL-1β浓度及IMT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组较实验组的IL-8、IL-1β及IMT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IL-8、IL-1β表达的水平及IMT,培哚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有加强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正常的NSTE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A组)33例及常规剂量组(B组)32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清脂联素( adiponectin , APN)、肝功能,并且随访6个月,统计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剂量组比较,负荷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s-CRP下降更明显,APN较高,且两组肝功能无明显损害。6个月随访,负荷剂量组的MACE发生率少于常规剂量组。结论血脂正常的NSTEMI患者早期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使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稳定粥样斑块,并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睡前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统计3组患者入院24 h内及治疗12周后的血压、血脂、hs-CRP、IL-6、TNF-α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均P<0.05)。3组TC、LDL-C、hs-CRP、IL-6 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的TC分别为(5.89±0.53) mmol/L、(5.11±0.53) mmol/L和(4.92±0.23) mmol/L,相应3组治疗后的LDL-C分别为(3.09±0.71) mmol/L、(2.69±0.33)mmol/L和(2.21±0.31) mmol/L,而hs-CRP分别为(6.84±0.63) mg/L、(5.79±0.98 )mg/L和(4.49±1.01) mg/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 组的TC、LDL-C、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2组的LDL-C、hs-CRP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剂量20 mg/d比10 mg/d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瑞舒伐他汀,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A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3/45)、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降脂治疗方案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因冠心病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n=257)与冠心病无颈动脉斑块组(n=78)的生化指标,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中筛查并分析影响血脂水平分布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剔除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无法成组的9例患者,根据实际口服降脂药物方案分为4个亚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n=90)、阿托伐他汀10 mg+依折麦布10 mg组(n=51)、瑞舒伐他汀10 mg组(n=71)、匹伐他汀2 mg组(n=36)。分析4组间PCI术前和术后1年颈动脉斑块数目及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组较无斑块组体重指数(BMI)、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磷脂酶A...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姚洪森  贺南方  张辉 《武警医学》2006,17(2):103-10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周及12周血脂、治疗达标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TC、LDL-C、TG(除治疗6周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6周及12周后,上述指标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和12周后TC、LDL-C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发生不稳定心绞痛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可以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0例,其中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的420例(A组),使用10mg治疗的440例(B组),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经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IMT、hs-CRP、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组较B组IMT、hs-CRP、血脂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在6个月随访期间,A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6%,B组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对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3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 mg/d;健康体检者33例为C组。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随访6个月。比较3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脂、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且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性反应及降脂作用比辛伐他汀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周期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总...  相似文献   

18.
李忠杰 《西南军医》2012,14(3):460-46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39例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常规组总有效率74.35%,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常规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10 mg/d剂量,观察组采用20 mg/d剂量,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IL-8、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使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UAP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P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