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与规律,以探讨肺癌淋巴结合理的手术廓清范围.方法对434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并予淋巴结廓清,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结果手术共清除2198组淋巴结,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749组.淋巴结转移率T1期为16.5%,T2期33 5%,T3期35.6%,T4期52.3%,T1期和T4期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叶肺癌上纵膈与下纵膈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有30.6%转移,左下叶和右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有26.5%转移.结论除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仅限于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外,总体上,上叶肺癌以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居多,而中、下叶肺癌则上、下纵膈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左上叶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和中、下叶肺癌第7组淋巴结转移是上、下纵膈之间淋巴结扩大转移的信号.原发肺癌除了T,期可仅行区域性上纵膈或下纵膈淋巴结清扫外,均应行系统性肺门和上下纵膈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2.
3.
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清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95~1998年对128例肺癌行切除术,同时进行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追踪观察,现就肺癌淋巴结转移及相关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中男96例。女32例,年龄36~81岁,平均58.5岁;其中中心型肺癌69例,周边型肺癌59例;肺叶切除94例,一侧全肺切除25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成形9例;按新的国际肺癌分期标准划分,Ⅰ期56例,Ⅱ期21例,Ⅲ.期37例,Ⅲb期14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了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对同侧胸腔内各组淋巴结进行了广泛清除。2结果128例根治性切除肺癌中发现67例所属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对85例非小细胞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85例肺癌,共清除淋巴结826个,N1转移率33.3%,N2转移率19.8%.T1、T2、T3患者淋巴结总转移率分别为9.2%、27.1%、62.5%(P〈0.005).中央型肺癌及周围型肺癌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8.9%、23.6%(P〈0.005).病理类型不同,N2转移率分别为:小细胞肺癌79.1%、肺癌43.1%、大细胞肺癌33.3%、鳞癌22.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是十分活跃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类型和病理类型均有密切相关.在实施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时,对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促进术前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分析86例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肺癌病例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53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的病例比较。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其癌转移率(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LNMR越大(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刺征者比分叶征、偏心空洞征及单纯包块者MLNMR都大(P〈0.0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癌转移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清扫依据,对8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广泛肺门、叶间及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85例肺癌共清除淋巴结874枚。总转移率为58.8%(50/85),N_1占21.2%(18/85),N_2占37.6%(32/85),跳跃性N_2共9.4%(8/85)。分布在纵隔第1、2、4、5、6、7组淋巴结。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肺癌早期淋巴转移在T_1期,所以,肺癌术中有必要常规胸内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廓清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完全性切除,并根据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结果:全组N2转移率22.9%,两组以上N2转移13例,占N2转移的52%。肿瘤不同大小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3.3%和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跳跃性N2共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纵隔的转移规律,因此,除T1期高分化鳞癌外,其余分期及类型NSCLC均应行系统性同侧纵隔淋巴结(N2)廓清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促进术前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分析86例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肺癌病例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53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的病例比较。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其癌转移率(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LNMR越大(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刺征者比分叶征、偏心空洞征及单纯包块者MLNMR都大(P<0.0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癌转移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396例肺癌同侧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广泛廓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的临床分期(T1、T2、T3、T4)、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病变部位(中央型、周围型)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结果:396例中195例(49.3%)存在N1或(和)N2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44例(11.1%),N2淋巴结转移151例(38.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分期、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均会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部位有影响(P〈0.01)。结论: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T)、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均有密切相关。为达到根治目的,提倡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系统清扫。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11例,切除1个肺叶8例,2个肺叶2例及楔形切除肺肿瘤1例。病理诊断肺腺癌7例,鳞癌4例。手术前后结合化疗及放疗。无并发症及死亡,1年生存率45%,最长1例存活4年9个月。肺切除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无对侧或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估计可作肺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可切除的NSCLC患者,手术切除SLN,并行系统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送常规HE染色检查,联合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方法检测是否有微转移。结果24例NSCLC患者的SLN检出率为100%,共找到SLN50个,非前哨淋巴结(NSLN)143个,HE检测发现50个SLN中有31个癌转移,143个NSLN中有27个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和根治性纵隔淋巴清扫术切除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分别为62%和30.1%。CK19作为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常规HE染色SLN阴性病人的4枚前哨淋巴结2枚有转移,从而使SLNB预测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95.45%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5.83%提高到100%;假阴性率从4.55%降为0%。结论SLN可以用于预测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3.
史湖波 《医学综述》2012,18(13):2011-2013
肺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T1期肺癌病例被发现。肺癌原发部位与病理类型都会影响淋巴结转移状况,C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对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根据术中切除前哨淋巴结病理活检进行的淋巴结清除方式,局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现对T1期肺癌中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乳腺癌腋窝清扫术中利用上肢淋巴结反转定位ARM的技术对引流上肢的淋巴管及淋巴结进行定位,分析其转移可能性及对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0例。美兰法进行术前定位。术中行淋巴结清扫,蓝染淋巴结单独分组,行免疫组化方法病理检测。结果:在20例患者中术中发现16例患者存在蓝染淋巴管及淋巴结,4例未发现蓝染的淋巴管或淋巴结。术中发现蓝染的上肢淋巴结均位于腋静脉下方,肋间臂神经上方这一区域内;在施行上肢淋巴结清除的患者中,术后短期内上肢水肿的发生率高于未进行上肢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上肢淋巴结可能出现转移。结论 利用美兰法能够对腋窝处的上肢淋巴结进行定位;上肢淋巴结在腋窝的位置相对固定;肿瘤如仅在Level I 水平淋巴结发生转移,上肢淋巴结可能不会受累。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新术式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并临床验证乳腺癌腋窝及锁骨下逆行淋巴结清扫法的临床可行性;同时探索保乳手术的实施策略。方法对78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42例施行保乳手术,36例施行改良根治术)采用逆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清扫法进行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结果78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29个月,未见1例复发和转移,也未发现上肢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结论逆行腋淋巴结清扫法,对各组淋巴结显露清晰,能全面掌握区域淋巴结状况,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保留胸肌或保乳的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会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50例会厌癌的85侧颈廓清大块进行了病理连续切片分析,经测量及显微镜观察,数据经χ2检验。结果:会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6%(23/50);颈淋巴结转移率随淋巴结的直径增大而增加,随临床N分级增高而增加(P<0.01);观察到临床N0患者有28%发生了隐匿性转移。结论:会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并存在隐匿性转移,对会厌癌临床N0者应采取积极措施行选择性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方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是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就SLN的临床意义、识别方法和病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威胁全世界人类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的发病也逐年增长,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PLND)是治疗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术式,但PLND的最佳清扫范围仍是争论的热点问题,相关的淋巴结因素的预后意义也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PLND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张志强 《医学综述》2014,(1):170-171
目的研究和探讨胸腔镜辅助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朐县人民医院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84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3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对照组41例采取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淋巴结清除数、累计生存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的开胸手术在手术用时为(114.3±21.6)min,低于研究组的(175.7±24.1)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18.5±65.7)mL vs(492.2±45.9)mL];研究组的引流时间为(3.4±1.1)d、住院时间为(9.5±3.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2.5)d、(14.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清扫淋巴结数、累计生存率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肺癌淋巴结清扫安全可靠,可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同等疗效,且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少等优势,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