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沈良方》作者区分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沈良方》是由沈括所著《良方》与《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药议》以及苏轼所作部分医药论说混杂而成的一部医学著作。区分该书中各则方、论的作者究竟是苏轼或是沈括,对于重现沈氏《良方》以及《苏沈良方》的实际面貌,时于分别研究苏、沈二人各自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具有一定意义。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区分《苏沈良方》中各则方、论的作者,并作出详细考证。  相似文献   

2.
FormulaofStoraxPillsinSu'sandShen'sCoodFormulas偶拾(苏沈良方》,在卷十五见“苏合香丸”方。全方由苏合香、白术、殊砂、沉香、河子肉、丁香、木香、香附子、白檀香、乌犀屑。乳香、革拨、安息香、威香、龙脑组成。因此方15味中有9昧带有“香”字,遂引起兴趣细读。(苏沈良方》系采集沈括的医方和苏武的医药杂说而成。沈括是一位通才,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历史、考古等都有深刻研究,也留心医学。他治学谨严,医学上虚心求教,造访对象不仅是医生,也包括里巷庶民和山林隐士,一药一术,皆恳切获之,采而集之,名曰“良方…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3.《苏轼文集》如上文所述,我们据以区分苏、沈的沈括原著《良方》是《苏沈良方》成书之主要来源。那苏轼是否也有一部专门的医药著作,《苏沈良方》是否是苏、沈两人医药著作合编?此处需纠正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4.
杨琳  傅延龄 《中医杂志》2012,53(3):241-245,263
对《外台秘要》中煮散方进行服量、服法、主治病证等方面的初步探讨,总结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煮散方的应用情况和特点.《外台秘要》中煮散方每次煮药药量明显小于汤剂用量,而每服量也多小于汤剂的服量,其调整服用次数有3个原则,即“随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主治病证多属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急性加重期.  相似文献   

5.
6.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剂型中、运用历史最悠久 ,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常用剂型。汤剂适应中医辨证论治 ,随证加减的原则 ,且吸收快、药效迅速。李东垣谓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在煎煮过程中 ,通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七情和合 ,既能相互促进、又可相互制约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汤剂以饮片入药为主、存在耗药量大、煎煮费时的缺点。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药物资源耗竭 ,饮片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 ,为适应时代及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药剂型改革问题显得十分迫切。笔者认为 ,中药剂型改革 ,除现代方法外 ,传统的经验与…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药煮散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煮散治疗小儿泄泻的效果。方法:多中心研究,3个分中心分别依据患儿的就诊顺序,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煮散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住院日、第4天、第5天痊愈率和第4天、第5天食欲正常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中药煮散治疗小儿泄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用药形式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制何首乌饮片及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比较3批制何首乌饮片及采用相同饮片制备的煮散饮片质量的均一性,并对其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相对峰面积比较共有峰含量和质量均一性。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何首乌原药进行鉴定。结果: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出膏率为原饮片的2.5倍;3批原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3.56±2.61g·mg-1,RSD为73.28%,煮散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13.23±0.37g·mg-1,RSD为2.82%;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基本一致,但煮散饮片各共有峰的含量、均一性明显提高。ITS2序列对何首乌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结论:制何首乌煮散饮片显著提高煎煮率及质量均一性,可节约资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建立制何首乌提取液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 律,为中药煮散饮片的制备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 主要成分的含量,以出膏率、醇溶性浸出物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标准汤剂煎煮法和非标准汤剂煎煮法对制何首乌煮散饮片 和原饮片提取液的影响。【结果】 非标准汤剂煎煮法: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2,3,5,4’-四羟基二苯 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显 著性提高,提升比例分别为 71.18%、141.67%、146.29%、150.00%、625.00%、296.00%,尤其是大黄素甲醚-8-O-β-D-葡 萄糖苷提升了7.25倍。标准汤剂煎煮法: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中上述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显著性提高,提升比例分别为28.09%、 10.53%、66.01%、45.45%、316.67%、65.85%,尤其是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提升了 4.17 倍。采用标准汤剂煎煮 法的煮散饮片各指标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以内。【结论】 制何首乌煮散饮片指标性成分溶出和质量均一性均优于 原饮片,可提高临床用药的精准性,需酌情减量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小儿煮散是我院儿科特色,由于疗效确切,非常受群众欢迎。为了控制煮散质量,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把其中补正散,养阴散,清热散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重现性好,阴性对照实验无干扰,为有效控制煮散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彭智平  刘起华  文谨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4,(13):1090-1093
为进一步发挥中药疗效,提倡在传统饮片以外注重服散与煮散这两种中药工艺形式。服散指原药材或饮片打为细粉,不经过煎煮,直接用水或其他溶媒送服的方法,分为吞服和冲服两种,适宜于贵重药、动物类(虫类)药、树脂类药、部分不耐煎煮类药及其他五大类中药。煮散指原药材或饮片打为粗粉(粗颗粒),然后经过煎煮滤过药渣获取药液的方法,适宜于根及根茎类、皮类、果实类与矿物类药材。  相似文献   

15.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综述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以及近年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煮散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果:应用中药煮散的方法在制备中药汤剂中不论单方或复方其有效成分的煎出率都高于传统饮片。结论:应用中药煮散可达到节约药材,提高中药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汤剂的煎煮质量,降低用药成本;对改良法煮散与传统饮片煎出成分的研究,也有利于中药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药资源紧缺问题,煮散这一古老的中药形式又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煮散的历史、现代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简述,对其实现产业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煮散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煮散剂是将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药剂。我院制剂室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纺布制成药袋 ,综合了袋泡剂与煮散剂的共同优点 ,开发出了适合我院院情的新型煮散剂。具有节省药材 ,便于煎服 ,取药便捷 ,减轻了工作强度等特点。   1 中药煮散剂的历代应用 :汉 .张仲景《伤寒论》载四逆散、半夏散等 ,将其药物捣细加水煎汤的用法。《金匮要略》载“抵当汤为大黄、水蛭、虻虫、桃仁等四味 ,为末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去渣 ,温服一升 ,”每次用药量仅为原方的三分之一。“煮散”一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续命煮散”…  相似文献   

18.
《妇人大全良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时江医学研究课题组(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撰陈自明(约1190~1270年),字良甫,南宋·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谕。祖父和父亲...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金匮要略》蜘蛛散的蜘蛛品种选用、炮制方法与临床配伍意义、用法用量等,总结了临床应用及由其它同名蜘蛛散和蜘蛛引申的临床发挥,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