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使技能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而这个制度的执行带来许多负面效果。通过从不同侧面对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冷思考,探讨实施“双证书”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滨维 《成人教育》2009,29(6):41-42
“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以“双证书”制度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双证书”制度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双证书”制度为依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推行毕业证与职业技能证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已逐渐成为共识,本文就广西民办高职院校目前推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对策,为广西民办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应当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考证引导等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彭淑仪 《亚太教育》2019,(12):136-137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主要是为了使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为导向的学校的重要措施得到合理、正确的实施。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适用范围较窄、证书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管理等。本文就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该制度的执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  陈伟珍 《广西教育》2008,(12):21-22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已逐渐成为共识,这必然会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各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实行双证书制的形势与当前现状,对如何在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措施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双证书”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与就业能力的有力举措之一,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体现。实施“双证书”制度需要建立“双证书”教学体系,并且这种体系要适应职业能力新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困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双证书”衔接法规制度,规范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完善资格证书体系的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顺利推行“双证书”改革创造条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标准,构建适合改革思路的高职教育“双证书”教学体系,建立“双证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想法,突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实施双证书制度势在必行,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根据双证书制度的要求,为双证书制度服务,围绕双证书制度进行全面改革,重点放在“三个课堂”的建设,从而确保政治理论课在双证书制度实施中的应有作用、鲜明特色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双证书“指的是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应针对目前实施“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机构的设立和专业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厮"在唐五代时期产生了入声的读法和"互相"义,音义来源都不清楚。副词"相"从先秦以来就有"互相"一义,平声的"相"在唐五代时的口语里产生了入声一读,"互相"义的"厮"和入声的"相"具有密切关系:1.唐代的格律诗中,"相"有押仄声韵的情况;2.今天方言中"相"、"厮"的读音来自于中古的同一入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韵书的产生引出其“科举考试”和“写诗押韵”的双重社会功用后,指出因这两项功用而导致韵书发展中出现了进步和保守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进而又导致两系韵书发展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平水韵”的社会功用早已不复存在,最后得出“平水韵”为人所宗的观点可以休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惯上,人们把波德莱尔看成是一个"审丑"的诗人,其实他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在《恶之花》中,有许多诗人对自然歌咏的诗句,仔细分析,我们会理解波德莱尔的美学追求,明白他心中的"自然"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从而也就更能读懂他诗的真谛。波德莱尔所钟情的"自然",实际上是他对未知世界"美"的探寻,因为在他看来,此岸世界的"美",已不能引起人们的"惊奇"与"颤栗",必须到未知的世界去寻找和发现"惊奇"。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政治理论既主张"法后王",又坚持"法先王",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荀子"先王""后王"一以贯之,既坚持前代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辨证道统观。这种辨证道统观是荀子在割断了"天道"对"人道"的神秘制约关系之后,对儒家政治学说以"道统"制约君权做出的一种理论安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论述是对旧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使用《古代汉语》教材过程中,发现课本对"旋"、"以"等词的"旋"有"改变"义."以"通"有",也有"使"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有两块著名的石头,《西游记》里的“仙石”《红楼梦》里的“顽石”。如果说花果山上那块石头是块尚未经过历史加工的原璞,那么青哽峰下那块石头则是经过历史雕琢过的美玉:如果说孙悟空是一个带有原始野性的猴。那么贾宝玉则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在从“石”到“玉”,从“猴”到“人”的转变中,表现出了各自性格的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19.
大学去行政化之“积极”与“稳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大学行政化该不该"去"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对如何"去"的路径也颇多争议。对此,应在思想层面上坚持改革信念不动摇,发挥高校引领社会的功能,"积极"推进大学去行政化社会共识的达成,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在具体操作上则"稳妥"设计好如何"去"的战略路径,通过推进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处理好大学自主发展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关系,处理好教授治学与校长治校的关系,寻求去行政化改革的示范性突破口等,争取去行政化改革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