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飞机零件中长梁类零件占绝大数,其零件结构复杂,工艺性差,加工后极易变形。通过对长梁类零件的工艺方法及编程方式进行优化,以此有效控制零件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生产中经常遇到一些长度较短、数量较多的小轴类或套类零件,其毛坯为长棒料。在制订加工工艺时,为提高加工效率,往往在一次装夹后连续加工多个。在卧式车床上是加工完一件,割断后再加工另一件,工人劳动强度大。在数控车床上如何实现多件连续自动加工,本文以附图所示零件为例,说明该类零件连续加工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3.
精密模锻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述 与普通模锻相比,精密模锻能获得表面质量好、加工余量少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锻件。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化毛坯,即利用精锻工艺取代粗切削加工工序;二是精锻零件,即通过精密模锻直接获得成品零件。目前,完全精锻零件,仅限于一些结构简单的回转体类零件,而对于结构复杂的零件,如齿轮,则只将齿形直接成形为最终形状和尺寸精度,其余部位仍采用切削加工的方法生产。  相似文献   

4.
由于钛合金零件加工时切削力大,导致加工后零件易变形。而薄板类零件结构刚性差,易发生变形,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精度难以控制。对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进行分析,应用ANSYS软件进行薄板类零件变形特点仿真分析,探索真空吸盘在降低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的装夹变形方面的工艺应用,设计专用的数控程序,优化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加工验证,降低了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的加工变形,提高了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的加工精度,证明了真空吸盘装夹方式在钛合金薄板类零件精度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利 《工具技术》2012,46(1):65-68
波导腔体是微波器件中传输微波信号的常用零件,在天线雷达等产品上广泛采用,零件材料为铝、铜合金等有色金属,零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属于薄壁类,加工变形大,零件的加工性差,有一定的加工特殊性.针对此类微波天线类零件,常采用数控铣方式加工,通过长期的编程、加工实践,总结了波导零件编程加工的一套实用可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洪芳 《机械工程师》2011,(11):132-134
大直径盘类零件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此类零件因其结构的特性,在加工过程中易变形,零件精度不易控制,其加工难度也成了加工行业内棘手的问题。文中以大型工业压缩机中的铸铁扩压器板零件为例,通过四轮工艺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行剖析,最终采用立车定位压装的精加工方法,有效控制了扩压器板零件的加工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盖组件是发动机中的重要承力件之一。它是由多种薄壁锻件、钣金件采用氩弧焊焊接而成的轴承座类零件,该类件具有结构刚性差、加工易变形、技术条件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该零件结构特点和制造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制造精度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改变加工方案,从而突破此类零件加工中各项"技术瓶颈"。着重介绍通过控制余量均匀、装夹方式、切削参数、走刀方式以及定位基准精度高低等措施,阐述了该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制造精度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细长梁类零件是飞机上一种重要的结构件,因其结构特殊,使得加工难度大。着重对细长梁类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并对工艺方案进行了论证。工艺方案已通过加工验证,对细长梁类零件的加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航空整体结构件的加工变形和变形校正是制约结构件加工效率的瓶颈技术,针对长梁零件加工后出现变形问题,构建薄壁长梁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在毛坯初始应力和加工应力的作用下,长梁件出现弯曲扭转复合变形,工件结构刚度不对称是导致工件弯曲变形的重要原因.以变形结果作为校正目标模型,进行加载-卸载反弯和扭转校正分析,对校正参数、校正载荷施加形式及校正效果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长梁整体结构件变形校正图谱,当在-Y方向施加9 050N4点反弯校正载荷,在垂直X顺时针方向施加145×10~3 N·m矫正扭矩时,可以得到理想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浦艳敏 《工具技术》2010,44(5):87-90
在普通铣削加工中,型腔类零件大都是使用成形刀具直接成形出来的。但是切削时刀具处于满刃状态、切削受力大、排屑差,零件的精度与表面粗糙度难以控制和达到要求。利用数控铣削加工此类零件均可通过走刀轨迹加工并能达到零件图要求。但在实际加工时(比如深槽加工、内腔转角圆弧小且内腔深度较大)都应在工艺上做相应的处理。通过对圆腔、方腔、带孤岛的腔体类零件的分析与数控加工可知加工工艺的确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军 《机械工程师》2011,(12):96-97
素线是回转体零件表面的特征线,它反映了该类零件形状的最基本特点,素线法在零件表面取点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以具体零件为例,分析其形状特点,将素线并入刀具路径,并把素线上的点作为刀具的刀位点(偏移),运用宏程序编程方法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一般过程,并为特殊零件数控编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管接头零件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数控车床上分度卡盘的应用情况,研发出可实现无偏心管接头和具有偏心结构管接头零件的高效装夹、自动转位加工技术及相应转位夹具。其转位夹具具有快速设计制造、通用性强、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数控自动转位高效加工彻底解决了管接头零件因种类多、数量大,模锻件不易装夹定位等造成的生产加工瓶颈问题,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为企业柔性生产线的构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冲模零件加工质量控制方法,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工艺、模具、材料、设备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其冲模设计时所选用的材料、硬度、精度及结构工艺性进行审核,从而提高冲模制造质量与精度,降低冲模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围绕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简化模具结构,通过比较多种工艺方案,采用线切割进行剪料,以定位板进行定位,确定了由拉深、翻边、切边和冲底孔等工序组成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对其所有工序进行了工艺计算;同时,设计了1副拉深、翻边、切边和冲底孔复合模具。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显著提高了盒形零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证了飞机上某梁类零件典型结构的工艺性分析及加工方案的确定,阐述了在加工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而总结并提炼出此类零件的注意事项,经过实验,加工出了合格的产品,证明了提出加工方案的正确性,对其他类似的产品,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薄壁类零件属于难加工零件,加工中受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零件存在较大变形,不易控制。本文针对典型案例,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研究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路线和设计专用夹具,克服了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难点,保证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精密薄壁陀螺框架类零件刚度小、结构复杂、形状特异,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导致尺寸超差和加工效率降低。零件的加工变形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的主要技术难点,是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所在。在造成陀螺框架类零件加工变形的众多因素中,装夹方式和工艺方法引起的变形占较大比重。如何控制和减少高精度框架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是亟待解决的工艺难题。本文针对某精密薄壁陀螺框架进行了工艺研究,通过装夹方式创新,采用高速高效加工技术,达到了控制和减少零件加工变形目的,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机电工程技术》2011,(12):103-107
素线和纬圆是回转体零件表面的特征线,它反映了该类零件形状的最基本特点,素线法和纬圆法在零件表面取点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具体零件为例,分析其形状特点,将素线或纬圆并进刀具路径,并把素线或纬圆上的点作为刀具的刀位点(偏移),运用宏程序编程方法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一般过程,并为有关特殊零件数控编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16590-17590下大梁高效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伟 《广西机械》2014,(1):43-44,48
主要针对某型机梁类零件的典型结构的工艺性分析及加工方案的论证,全面阐述了在数字化加工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而总结并提炼出指导性工艺生产资料,为生产大尺寸多型面薄壁零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