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族M7(TRPM7)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介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出的SD乳鼠CFs用1μmol/L的AngⅡ干预至不同时间点(0、6、12、24、48h),分别检测CFs上TRPM7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找出1μmol/L的AngⅡ诱导CFs上TRPM7蛋白表达的最佳时间点。然后,用腺病毒-TRPM7-shRNA(Ad-TRPM7-shRNA)基因沉默的方法敲低CFs上TRPM7基因的表达,1μmol/L的AngⅡ干预至最佳时间点,检测CFs在TRPM7基因沉默前后胶原合成情况的变化。结果 CFs用1μmol/L的AngⅡ干预至24h后TRPM7蛋白表达量达最高水平;CFs在1μmol/L的AngⅡ干预至24h后,与心脏纤维化相关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合成增多,而在TRPM7基因沉默后这些胶原的合成量则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TRPM7参与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从而促进心脏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n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10-5、10-6、10-7 mol/L)对AngⅡ诱导CFs增殖干预,应用四氮唑盐试验(MTT)和3H-TdR掺入法检测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值作用.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缬沙坦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gⅡ诱导CFs的增殖(P<0.01).结论:缬沙坦能降低AngⅡ诱导的大鼠CFs的增值作用,是抗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的CFs,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虾青素低剂量组(20μmol/L)、AngⅡ+虾青素中剂量组(40μmol/L)、AngⅡ组+虾青素高剂量组(80μmol/L),干预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含量,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CFs增殖情况。结果 AngⅡ可以使Ⅰ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上升(P<0.05),CFs增殖增加,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均可以抑制这种作用(P<0.05)。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虾青素可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索可能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新生大鼠CF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Fs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以鉴定CFs;用100nM AngⅡ或100nM AngⅡ加白藜芦醇(20μM或50μM)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采用Realtime-PCR检测各干预组CFs细胞I型胶原(Collagen I)、III型胶原(Collagen III)及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干预组CFs、Collagen I、Collagen III及TGF-β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ngⅡ干预可显著促进CFs的增殖,而白藜芦醇20μM和50μM均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AngⅡ可以促进CFs、Collagen I、Collagen III及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当加入白藜芦醇后,AngⅡ所诱导的上述分子的表达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及胶原合成,下调TGF-β1表达可能是白藜芦醇抑制CFs胶原合成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CTGF)的影响。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及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鉴定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刺激CFs 4 8h ,再选浓度 10 -6mol/L分别作用 6、2 4、4 8及 72h得出AngⅡ对CTGF表达作用的时量关系 ;再选 10 -6mol/L作诱导浓度 ,与 10 -5mol/L洛沙坦孵育 4 8h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CFsCTGF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测定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AngⅡ (10 -8、10 -7、10 -6、10 -5mol/L)作用 4 8h及 10 -6mol/LAngⅡ分别作用 12、2 4、4 8、72h ,AngⅡ以浓度 -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FsCTGF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洛沙坦 10 -5mol/L作用4 8h ,与AngⅡ组比较 ,6 5 %以上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mRNA水平的表达即 (1.4 6± 0 .18)比 (2 31± 0 .2 3) ,(P<0 .0 1) ,蛋白水平上使AngⅡ诱导的CTGF的表达减弱约 73%即 (35 .99± 5 .6 4 )比 (6 8.86± 7 2 7) ,(P <0 .0 1)。结论 :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机制上调CFs中CTGF的形成 ,可能是AngⅡ致纤维化通路中的关键环节 ;洛沙坦可能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 ,从而延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酸尼卡地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粘附斑激酶新成员PYK2合成的影响,探讨盐酸尼卡地平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成年大鼠纤维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盐酸尼卡地平对CFs增殖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CFs纤维连接蛋白量的变化,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YK2 mRNA和蛋白的改变.结果盐酸尼卡地平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gⅡ诱导CFs的增殖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并可降低PY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盐酸尼卡地平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YK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以AngⅡ10-7mol/L刺激,体外模拟心肌纤维化,再用不同浓度的PPARα激动剂苯扎贝特作用于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CFs的增殖情况,采用RT 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mRNA的表达。 结果:① AngⅡ刺激后12h,CFs的collagen Ⅰ、TIMP-1 mRNA表达明显增加,MMP-2 mRNA表达减少;苯扎贝特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的作用, PPARα特异性抑制剂MK886可以完全抑制苯扎贝特的作用;② AngⅡ明显促进CFs增殖,苯扎贝特不能抑制AngⅡ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PPARα途径活化后抑制AngⅡ的促心肌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RPM7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镁离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对照、AngⅡ、AngⅡ+氯沙坦(Losartan,AngⅡ的I型受体阻断剂)及AngⅡ+2-APB(TRPM7通道阻断剂)组。实验试剂直接加入培养液中与细胞共孵育,应用mag-fura-2镁离子荧光探针动态检测心肌细胞内镁离子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RPM7在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镁离子水平在细胞外生理镁离子浓度及高镁离子浓度环境下均有显著下降;应用Losartan或2-APB均可显著降低AngⅡ所致的游离镁离子下降的作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提示,AngⅡ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中TRPM7的表达水平无影响。结论:AngⅡ可通过I型受体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的镁离子代谢产生显著影响,其机制可能是AngⅡ增强了心肌细胞TRPM7的功能而不影响其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t)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AngⅡ )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 (CF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 ,四氮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结果 :①随苦参碱浓度的增加 ,CFsMTT值呈递减趋势 ,且均明显低于AngⅡ组 ;②苦参碱可使CFs的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 ,G0 /G1 期百分率上升 ,与AngⅡ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 <0 .0 5 ) ;③AngⅡ可使CFsP2 7表达阳性率降低 ,而苦参碱可促进CFsP2 7表达。结论 :苦参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P2 7参与了抑制CFs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研究缬沙坦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构建AngⅡ诱导CFs的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各观察点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干预模型,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缬沙坦对CFs增殖的影响,AO/EB染色法分析CFs活力,电镜下研究亚细胞结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FsTGF-β1及CTGF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TGF-β1、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CFs于种植24h后完成贴壁,AngII干预后的细胞显著增殖,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处理后的细胞24h内均表现为凋亡。MTT及AO/EB染色表明缬沙坦浓度为10μmol/L干预8h抑制增殖效应最为显著。AO/EB染色及电镜结果提示其作用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述条件下,CFs中TGF-β和CTGF表达明显下调。结论缬沙坦浓度为10μmol/L作用8h后CFs凋亡率最高,其作用机制与TGF-β及CTGF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噬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ts,CF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CFs,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s增殖,MTT比色法、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及DGKξ蛋白的表达;DGKξ shRNA慢病毒感染CFs下调DGKξ蛋白水平,观察其对CFs自噬的影响.结果 AngⅡ10-7 mol·L-1明显促进CFs增殖并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的表达;自噬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3-MA,5 mmoL/L)及氯喹(CQ,5tmol/L)可逆转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迁移;AngⅡ诱导CFs增殖的同时DGKξ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GKξ下调增加AngⅡ诱导的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表达.结论 AngⅡ通过激活自噬诱导CFs增殖及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GKξ蛋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在心脏中数量最多,病理状态下CFs增殖迁移到损伤局部并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s),其表型和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特征性表现为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的表达水平升高,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功能剧增。在心脏纤维化的进程中,TRP通道高度表达于CFs和MFs,诱导和加强心肌纤维化的级联瀑布的发生,这与TRP通道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P-1 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2.5%胰酶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胶原合成,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AP-1 decoyODNs对AngⅡ诱导的CFs增殖,胶原的合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CFsMTT比色法显示10-7mmol/LAngⅡOD490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451±0.014和0.342±0.096,n=9,P<0.05);100 mnol/L和200 mmol/L组的OD490值分别为0.329±0.04和0.214±0.25,均较AngⅡOD490值显著降低(P<0.05);AngⅡ作用24 h后能够显著增加CFs胶原合成,decoy ODN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其中100 nmol/L和200 nmol/L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ngⅡ作用24 h后能够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21.93±0.71%和10.93±0.2%,n=6,P<0.01),随着decoy ODNs浓度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其中100nmol/L和200nmol/L作用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突变的decoyODNs对CFs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均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AP-1 decoy ODN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Fs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OH)2D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起始过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AngⅡ终浓度10-8mol/L)以及AngⅡ(10-8mol/L)+1,25(OH)2D3干预组[1,25(OH)2D3终浓度分别为10-6mol/L、10-7mol/L、10-8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ColⅠ和FN;Real-time RT-PCR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结果实验48 h后,AngⅡ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ngⅡ+10-6mol/L1,25(OH)2D3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仅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随着1,25(OH)2D3浓度的降低(10-7mol/L,10-8mol/L),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也随之显著增高(P<0.05)。结论 1,25(OH)2VD3可以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基因与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和FN分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及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刺激人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10-9~10-5 mol/L)AngⅡ刺激人足细胞24 h以确定最适干预浓度;选择最适干预浓度(10-7 mol/L)的AngⅡ刺激0、6、12、24 h以确定最适干预时间;AngⅡ(10-7 mol/L)和不同浓度的(10-7~10-5 mol/L)氟伐他汀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以确定氟伐他汀最适干预浓度;AngⅡ(10-7 mol/L)和不同浓度的(10-6~10-4mol/L)氯沙坦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以确定氯沙坦最适干预浓度;氟伐他汀和氯沙坦(均为10-6 mol/L)共同干预足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人足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①10-7 mol/L AngⅡ刺激人足细胞24 h后表达VEGF增加最明显;②氟伐他汀干预组与AngⅡ刺激组比较,VEGF表达明显下降,浓度10-5 mol/L下降最明显。氯沙坦干预组与AngⅡ刺激组比较,VEGF表达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阿魏酸钠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新生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10-7mol/L)组和AngⅡ+SF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AngⅡ作用24h后MTT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SF(0.04mg/ml,0.08mg/ml,0.16mg/ml)组MTTOD值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呈剂量依赖性。AngⅡ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ngⅡ+SF组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AngⅡ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AngⅡ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ngⅡ+SF组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结论:阿魏酸钠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与降低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Losartan延缓肾纤维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Losartan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0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Losartan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Cs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因素;②浓度为10^-5mol/L的AngⅡ组;③AngⅡ中加入10^-5mol/L的Losartan组。分别刺激MCs72小时后,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MCs CTGF mRNA水平变化。结果 Losartan干预72小时后,MCs CTGF mRNA表达水平较AngⅡ组下降25.1%,但仍高于对照,为对照组的1.95倍。结论 Losartan通过部分抑制AngⅡ对CTGF mRNA表达的诱导而有益于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这可能是Losartan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O4参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机制。方法从人脐静脉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7d后鉴定为EPCs。AngⅡ诱导EPCs凋亡,加入AT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PD123319)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干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xO4在各组EPCs的表达水平。结果AngⅡ可以诱导EPCs凋亡,通过AT受体拮抗剂阻断干预降低了EPCs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FoxO4在对照组中低表达,AngⅡ组表达最高,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干预组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表述趋势与各组EPCs凋亡率的变化一致。结论AngⅡ可诱导EPCs凋亡,FoxO4转录因子参与了高浓度AngⅡ诱导的EPCs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PTC),分别观察不同浓度(0、10-9、10-7、10-5mol*L-1)Ang Ⅱ处理48 h,或用Ang Ⅱ(浓度为10-7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2、24、48、72 h)对HPT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CTGF m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结果:Ang Ⅱ(10-7mol*L-1)作用于HPTC 12 h后,细胞CTGF mRNA的表达开始增加,72 h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作用48 h后显著增加[(0.097±0.015)vs(0.632±0.041),P<0.01];无Ang Ⅱ的DMEM培养HPTC,72 h内细胞CTGF 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不同浓度(10-9、10-7、10-5mol*L-1)Ang Ⅱ作用于HPTC 48 h,CTGF mRNA的表达均有增加,分别是对照组(0 mol*L-1)的1.5、5.5和7.4倍(P<0.01),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证实与基因库中人CTGF的cDNA序列一致.结论:Ang Ⅱ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刺激HPTC CTGF mRNA表达,此结果提示Ang Ⅱ可能通过促进CTGF表达而参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间质细胞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然后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刺激药物的正常培养组);AngⅡ组(加入刺激浓度为0.1 μmol/L或1μmol/L的AngⅡ);姜黄素+AngⅡ组(先加入12.5 μmol/L的姜黄素预孵1h,再加入1 μmol/L的AngⅡ);氯沙坦+AngⅡ组(先加入10 μmol/L的氯沙坦孵育2h,再加入1μmol/L的AngⅡ);刺激24 h后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和CCK-8检测细胞活力;刺激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 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形态改变,长梭形样细胞明显增多;姜黄素和氯沙坦可维持内皮细胞铺路石样形态.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存活率(P<0.01);各组存活率均>50%(均P<0.05).相比对照组,AngⅡ促进HUVECs的迁移(P<0.05);相比AngⅡ组,加入姜黄素和氯沙坦可抑制HUVECs的迁移(均P<0.05).AngⅡ可诱导EndMT,AngⅡ刺激5d后VE-cadherin表达减弱(P=0.003),而α-SMA和TGF-B1的表达都明显增强(均P<0.01),姜黄素和氯沙坦使V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而α-SMA和TGF-β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和氯沙坦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End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