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事故法律责任的划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火、电、气、车的用量急剧增加,相应的火灾隐患也明显增多,起火因素日趋复杂,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因其复杂困难性对从事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火调工作特点方面对火调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凯 《科技资讯》2006,(27):64-6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工作总体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面火灾发生数量也大大增加,火灾调查工作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成为消防工作的难点,总体滞后于消防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火调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火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姜涛 《科技咨询导报》2013,(14):73-73,75
现场勘验作为火灾调查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对查清火灾事故事实,认定事故责任起到关键作用.电气火灾作为当今引起火灾事故第一原因,掌握好电气火灾现场勘验要点是火调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着重掌握的技能,本文重点介绍了电气火灾现场勘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勘验要点.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18日于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东郊四塘镇观察并拍摄到一种鸟类,经鉴定为火冠雀(Cephalopyrus flammiceps),为广西鸟类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在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部署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三调工作时间较紧,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以广西扶绥县为例,就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遇到的若干关键问题展开探讨,针对如何开展好三调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木材燃烧痕迹在火灾现场的证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明 《科技信息》2011,(21):I0400-I040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火灾事故也呈多发态势,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由于火场不确定因素众多加之消防人员在进行灭火作业过程中对最初火灾现场的改变,使得这项工作经常困难重重,从而引发的社会争议和种种诉讼越来越多。由于一些火场的遗留痕迹往往无法彻底改变,因此它们往往成为火调人员追根溯源、彻查火因的有利证据。本文将对火灾现场痕迹的证明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发生特大火灾,大火造成31人死亡、3人重伤.这是1994年以来广东省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火灾. 6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迅速派出调查组奔赴汕头.78岁高龄的火调专家田景章,作为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小组的一员,临危受命,于11日下午抵达火灾现场,并迅速投入紧张的勘查工作.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短短的几天里,田景章等专家们就查出了事故原因--电线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从而引起特大火灾.  相似文献   

8.
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地质填图试点过程中,应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开展工作,总结出一套录入、验证前人地质资料的工作方法,其工作过程分为前期准备,前人地质资料录入,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前人地质资料批注,编制实际材料图、数字地质图,共5个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基本上达到了在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世果 《科技资讯》2014,12(20):62-62
2013年12月底渝利铁路开通,工务轨道精调工作实现开通一次达标,全路一流目标.工务提前介入、轨道精调工作取得一定收获:一是坚持建管协作,共铸新线介入长效机制;二是提早做实新线介入,全面落实新线质量监管;三是深度参与轨道精调,保障开通一次达标;四是善始善终,巩固新线介入成果.通过渝利铁路工务提前介入和精调工作开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掌握高铁标准、理解高铁养护理念的技术骨干,磨练出了多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队伍,为成都局后续高铁的开通积累了重要经验.今后我们将继续本着主动介入、提前介入的原则,让更多工务人员参与到所有新建高速铁路的工务提前介入、轨道精调中;并继续通过提前介入和精调工作开展,让高铁养护理念深入人心,将高铁养护标准引入全局线路养护中,全面提升我局工务设备养护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芳  刘鑫  张钰嘉  刘迪 《河南科学》2020,38(3):363-369
地下矿井具有相当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监控井下不明烟、火的产生,从而避免瓦斯爆炸等灾害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煤矿井下均采用人工视频监控的方式,不仅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监控范围受到很多限制.基于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该系统首先在工作区域上方安装防爆摄像头,并将摄像头与井上主机通过光纤连接.其次,在主机上部署CNN迁移学习算法来识别监控区域是否有不明烟、火产生.最后,在实现判断烟、火是否产生后配合报警系统发出警报通知,通知安全巡逻人员灭火.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判断井下是否有烟、火产生,大大降低了井下区域的安全隐患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实现了井下烟、火的智能感知预警.  相似文献   

11.
某型电子时间引信与传统的电子时间引信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绝火性能是其电子部件一项关键的性能指标,国军标以及现行的对电子时间引信测试中并没有涉及到对绝火性能的测试,通过对引信电子线路工作工作原理以及技术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其绝火性能的测试方案,并设计了测试电路以及测试程序,为电子时间引信绝火性能的测试提供了可行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又称“光果木鳖”,系胡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于较阴湿的山地,我国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等地均产,广西尤以桂林有大量载培.果味甜,可作饮料;亦供药用,性凉、味甘,功能清肺润肠,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症.最近,日本中国贸易专营商行的丸荣  相似文献   

13.
研究固体材料热解行为和规律,是研究固体着火,蔓延过程及其燃烧特性的关键,而炭化过程是固体炭性材料热解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面。木材和其他纤维质材料构成了建筑火灾中可燃物的绝大部分,因此了解木材炭化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木材炭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木材的蒸发过程,热解过程,质量传递和热传递等,这些因素与木材的物理性质共同作用于木材的炭化过程。研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炭化痕迹特征,为火灾调查工作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木材炭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总结出影响木材炭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木材炭化的影响效果,火调人员在掌握了木材炭化的不同影响因素和炭化痕迹特征后,有助于火调人员根据木材炭化痕迹判定火灾发生发展过程,进而确定起火部位和起火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分析方法和以建立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础上的火用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电站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程序.程序可对电站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其计算结果揭示了电站锅炉的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对火灾现场受热情况的模拟,使强化复合木地板受到不同温度,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其受热面进行分析,得到它的受热痕迹的客观规律.火调人员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和火灾现场温度,尽快查明活在真相提供有利条件和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层火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消譬部坠作为一支执法部队,在调查火灾原因和处理火灾事故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挑战日趋突出。分析了新形势下消防部队火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鑫 《科技信息》2012,(27):49-50
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是消防行业的一个创新发明。本文对火探管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从工作原理、灭火效率、成本、安全及环保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火探管技术的实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电站锅炉的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应用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分析方法和以建立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础上的(火用)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电站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程序.程序可对电站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其计算结果揭示了电站锅炉的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四川和广西产山豆根中苦参碱的含量.采用离子对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150×6mm i.d.),流动相为CH3CN:0.025mol·L-1(NH4)2SO4:SDS=34:66:0.6(W/W),用20%H2SO4调pH=3.0.同时对样品的提纯条件、测试结果的稳定性、精密度与重现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产山豆根苦参碱含量为0.305%,广西产山豆根中苦参碱的含量0.210%.  相似文献   

20.
兰锦安 《科技信息》2012,(36):457-457
本文主要论述对火调中获取的各种证据如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定火灾特征、起火部位、起火点,认定起火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