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煤炭领域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本文主要围绕发电、工业锅炉、煤化工三大用煤领域阐述煤炭提质加工技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工业锅炉洁净燃煤技术以及新型煤化工技术等低碳化途径的碳减排潜力和发展态势,为煤炭领域如何依托洁净煤技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竹废弃物热解及热解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场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了详细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和核算方法,确定了热解系统中碳排放和碳减排的主要贡献源,分析了热解系统碳减排能力对多个参数的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1 t竹废弃物热解的碳排放为-838.684 kg,我国竹废弃物热解的年减排量为3 830万t,年发电量为2.1×1010kW·h;整个系统中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源为生物油和合成气的燃烧发电(34.8%),碳减排最主要的贡献源为竹炭还田(34.0%);热解系统的碳减排能力对竹废弃物占比、年采伐量和热解产物产量的敏感性程度较高,敏感性系数分别为1.297,1.000和0.702;竹炭还田带来的土壤碳汇效应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综合产率为8.9%的竹炭可带来1 300万t/a的碳减排量。文章认为竹废弃物热解具有较强的碳减排能力,可以为合理利用竹废弃物生产可再生能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煤矿区低碳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宝宏  杨丽 《中国能源》2010,32(2):5-7,37
煤矿既是能源的生产企业,也是能源的消耗企业,如何提高能效,节约用能,减少煤矿区的碳排放,是煤炭行业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必然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煤矿区存在的主要碳排放源进行了分析,并对煤矿区碳减排潜力进行了估算,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煤矿瓦斯减少碳排放,同时通过主要矿用设备节能、矿井低温热源利用、提高煤炭入洗率等途径间接减少碳排放,为煤矿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0月13日.农业部提出到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将达到550万kW,生物质液体燃料达到200万t/a,沼气利用量达到190亿m^3/a,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量达到100万t/a,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当前,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既是中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CDM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例,基于3个基准线,应用增量成本分析方法,计算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CDM项目的单位碳减排成本,其成本为116.6~144.3美元/t,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要降低CDM项目的单位碳减排成本,需望同时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对垃圾焚烧发电方案在广州市的应用作了经济性评价,认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成为进行CDM合作项目的优先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能源与环境》2010,(3):22-22
1981~2000年,我国工业碳排放总量达132亿t.而森林生态系统抵消了同期工业总排放的22.6%.在未来50a里,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8.4%.则森林碳库可再增加30亿t碳汇。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后位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主要能源情况见表1)。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每年可使用的生物质能源总量约5亿t标准煤,包括:农作物秸杆年产量约7亿t,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约3亿t,折合约1.5亿t标准煤;薪炭林和林业及木材加工废物资源相当于3亿t标准煤:其它还可用作生物质能的包括: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工业有机废水制造沼气、以及一些油料、含糖或淀粉类作物制取液体燃料等。但实际生物质年消费量却不足1000万t标准煤,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吴立新 《能源》2011,(5):50-54
绿色煤炭是中国确保能源供应和减少碳排放的必由之路,如何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上找到平衡,实现绿色煤炭有哪些路径?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结构中居主导地位。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9亿tce,煤炭产量约占77.4%;能源消费总量32.5亿tce,煤炭消费约占68.6%。过去10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分别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环境》2012,(4):22-22
2011年5大发电集团煤炭产量达2.26亿t,今年煤炭板块仍是其投资和推进的重点。5大发电集团披露的业绩显示,2011年,5大发电集团全部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华能集团61亿元、大唐集团16亿元、华电集团约20亿元、国电集团约60.8亿元、中电投集团25亿元。在5大发电集团2012年的工作部署中.稳步推进煤炭板块的投资和项目推进.均是各集团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碳交易是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碳交易政策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及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的基于排放因子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计算生产端电力行业碳排量;利用2005—2019年30个省市(西藏除外)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评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分析碳减排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电力行业碳排放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有效减少试点地区8%的碳排放,并有明显的时间累计效应;政策效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发电结构、产业结构、总发电量是导致电力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电力碳减排。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推进碳市场建设、在发展中寻求碳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和发电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喆 《中国能源》2014,36(9):45-47
1 煤炭产量环比有所回升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7月份我国煤炭产量3.01亿t,环比增加300万t,结束了自3月份以来当月煤炭产量环比持续下行的走势,同比减少490万t,下降1.6%。1~7月份我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21.63亿t,比去年同期减少3180万t,同比下降1.4%。上半年我国煤炭累计新增资源总量23.46亿t,同比下降1.5%。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鲍云樵 《中外能源》2009,14(8):15-21
中国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28.5×10^8t标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7.4×10^8t,原油消费量3.6×110^8t,天然气消费量807×10^8m^3.电力消费量34502×10^8kW·h。中国电力工业在节能减排的推动下发展,2008年全国供电单耗349g标煤/(kW·h),同比下降7g标煤/(kW·h),线损率6.64%,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关停小火电1669×10^4kW。2009年国家能源新政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09年电力投资5800亿元,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列在2009年中国能源新政任务的首位。中同新能源发电已进入全新发展期:核电将成为取代常规火电的主力军;风电潜力大,发展速度惊人,但问题也不少:水电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但仍存在制约水电发展的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每年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达17000亿t,而包括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在内的其它所有可再生能源折合标准煤不到60亿t,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比光伏发电具有更多的优势。阐述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省太阳能的资源潜力,并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能源工程》2009,(5):48-4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达27.9亿t,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原油产量1.9亿t,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天然气产量达760.8亿m^3,是1949年的6849.1倍和1978年的5.6倍。  相似文献   

15.
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煤炭业两大央企之一。中煤集团2009年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原煤产量达1.25×10^8t/a,同比增产1100×10^8t,稳居中国第二。2010年,中煤集团启动了总投资逾1000×10^8元的新煤炭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14年煤炭产量将超过2×10^8t/a,成为神华集团之外中国又1个产量过2×10^8t/a的超级煤炭航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最新修订后的我国能源统计数据,对当前至2050年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及其结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进行了情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碳排放快速达峰、中速达峰、慢速达峰三种情景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48.43~51.28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58.2%~62.1%;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区间在54.25~60.17亿tce,煤炭消费占比区间在43.8%~55.9%。慢速达峰情景下,2045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才能达到峰值水平;中速达峰情景下,2030年左右能源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水平,同时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至2040年之间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峰值平台期;快速达峰情景下能源碳排放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达峰后碳排放将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50%。电力行业同时也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累计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10×108t。随着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电力行业必然成为重要的碳排放市场主体。关于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从光伏发电系统生产过程和发电过程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碳排放及碳减排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碳排放的数学计算模型,给出了在不同辐照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典型计算实例。研究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效果与其生产工艺水平和发电量密切相关;与燃煤发电相比,在太阳年辐照量为3 0009 000 MJ/m2的地区使用光伏发电系统,均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碳达峰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行驶阶段碳减排潜力,对电动汽车碳排放进行了多情景测算分析。首先,构建PCA-SMA-LSSVM预测模型对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进行有效预测;然后,考虑电动汽车发展、电源及电网结构优化多种情景组合,对未来电动汽车碳排放潜力进行测算分析。最后,基于测算结果提出激发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边际土地麻疯树柴油生产与碳减排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广东省为例,运用生命周期研究法,在麻疯树柴油生产边际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能量比率及碳减排比例,对麻疯树柴油的生产和碳减排潜力进行定量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利用边际土地种植麻疯树可生产生物柴油的总净能量潜力值为2.56×10~(13)MJ,相当于5.48×10~8 t传统柴油,同时碳减排潜力值可达1.92×10~9t;粤北地区的总净能量潜力值最高,占到全省的36.38%;按行政单元统计,21个市的净能量潜力值差别较大,梅州和清远分居第1,2位,分别占全省的11.00%,10.37%,中山市最少;各种边际土地类型中,疏林地、灌木林地的净能量潜力值和碳减排潜力较大,其中疏林地的碳减排潜力最大,是灌木林地碳减排潜力值的两倍,可达1.25×10~9t;按边际土地单位面积统计,裸土地、疏林地裸岩和石砾地的单位面积碳减排潜力较高,彼此相差不大,其中裸土地的单位面积碳减排潜力最大,为2 740.90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