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维生素K_1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是一类甲萘醌衍生物。维生素K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一般来说,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均可合成。维生素K主要有4种:植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维生素K_1;人体内大肠杆菌合成的是维生素K_2;人工合成的维生素是K_3、K_4。K_1、K_2为脂溶性,需要胆汁帮助吸收K_3、K_4是水溶性的,不需要胆汁帮助吸收,其生理功能是催化肝内凝血因子合成分子,加快其速率;其二则参与体内生化酵素反应,如果应用过量则造成血栓。维生素K对热有抗性,但易为酸及氧化剂破坏,另外它对光呈现不良反应,故保存时,必须将其装在有色瓶中。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K1和维生素K3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K_1是在植物中所发现的维生素K的主要形式。维生素K_1是脂溶性的。人对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食物,绿叶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K_1;人肠道可以合成维生素K_2,可以作为维生素K的部分补充。维生素K主要在回肠吸收,其吸收有赖于胆汁酸盐和体内脂肪吸收的正常状态。维生素K的贮备将在1周内被耗掉,即使这样,通常也不引起症状,因肠内菌丛合成的维生素K,可以保证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K_3是人工合成水溶性的,其吸收不依赖于胆汁,口服可直接吸收,也可以肌注。吸收后随β-脂蛋白转运,在肝内被利用。但常数日才能使凝血酶恢复正常水平。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不能使用维生素K_3,肝硬变或晚期肝癌患者出血,使用维生素K_3无效。本文对维生素K_1与K_3的临床应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K是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K的主要形式。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人体中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食物,绿叶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K;人肠道可以合成维生素K,这可以作为维生K的部分补充。维生素K主要在回肠吸收,其吸收有赖于胆汁酸盐和体内脂肪吸收的正常状态。维生素K体内贮存并不充裕,正常人在饮食中缺乏维生素K情况下,体内维生素K的贮备将在1周内被耗掉,但通常不引起症状,因肠内菌丛合成的维生素K可以保证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K是人工合成水溶性  相似文献   

4.
安徽医学院急腹症研究室用维生素K治疗胆绞痛获良好效果。采用维生素K治疗的25例胆绞痛患者,除1例胆道结石在壶腹部嵌顿与胆管化脓而改手术和另3例无效外,其余21例经肌肉注射维生素k后,于10至40分钟止痛或绞痛明显缓解,止痛作用维持2至5小时。有一个56岁胆道结石患者,经采用阿托品2毫克注射无效后,随即采用杜冷丁50毫克肌肉注射,一小时未见缓解,最后用维生素k_120毫克肌注,20分钟后绞痛明显缓解而入睡。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行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来源不同,生理功能各有所异.人体内维生素来源绝大部分是从食物吸收和药物补充,仅少数如维生素K1、B6、叶酸是体内细菌合成.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虽然机体需要量很小,但作用极大,且必须由食物供给。一般来说,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的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它们只溶于脂肪及脂溶剂而不溶于水,它们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在肠道吸收时也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收,摄入后大部分贮存在脂肪组织中,所以脂类吸收不良时,如胆道梗阻或长期腹泻,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大为减…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的作用是参与肝内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的合成(中国药典1977年版)。现将维生素K的临床新用途简述如下。一、治疗胆绞痛近年来,大量报道应用维生素K治疗胆绞痛均获得良效。安徽安庆地区医院报告84例胆绞痛,经反复用阿托品、氧溴酸山茛菪硷等药物,有时加用异丙嗪、氯丙嗪,均不能使疼痛缓解;或使用杜冷丁后失败者;经改用维生素K_34~8毫克(儿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为固醇类衍生物,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人体维生素D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人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变为胆钙化醇,即维生素D3;二是通过饮食摄入,包括动物肝脏、蛋类、乳类,而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2,其主要与脂肪一起在空肠、回肠被吸收,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有助  相似文献   

9.
龙烨 《华夏医学》2000,13(5):644-645
维生素 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合成凝血因子 、 、 和 [1 ] 。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 K,就会导致这 4种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引起出血。婴儿维生素 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 ,绝大多数发生于新生儿晚期 (出生 2周后 )到婴儿期 ,以 1~ 3个月的母乳喂养儿多见。我院儿科 1997~ 1998年 12月 ,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致婴儿颅内出血 2 5例 ,现将临床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婴 14例 ,女婴 11例 ,年龄 2 0~ 90 d,均为足月母乳喂养儿 ,家族中均无出血病史 ,均未接受过 Vit K1 预防。其中皮下出血者 19例 ,皮肤、巩膜黄染者…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581-581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是一类全新的降胆固醇药物。众所周知,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是肠道内吸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另一种来源是肝脏和外周组织中产生的胆固醇。肠道内吸收的胆固醇大约2/3来源于胆汁,1/3来自膳食。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途径是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而第一个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则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或吸收不足,或是由于肝脏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1]。生后2周至1岁的婴儿由于维生紊K缺乏而致出血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它是一种严重危害患儿生命的疾病,并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很高。我院儿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儿25例。经治疗与护理,除了3例自动出院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我们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1995-2000年,收住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乳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已逐步被临床所认识.尤其在基层医院,其抢救成功率不断上升。该症多发生于生后3周到3个月的母乳喂养儿,其中,50天左右的乳儿发病率最高。该症是由于乳儿维生素K摄入量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15μg/L)消化功能紊乱时.维生素K吸收不良及肠道合成减少.或是母亲用药等因素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以致出血而引起,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抢救成功率取决于早诊断、早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因此.就地抢救尤为关键。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从1991年1月至1997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 37例 (92 .5 % ) ,死亡 3例 (7.5 % )。随访 2 2例 ,智力低下3例 (1 3 .6 % )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4例 (1 8.2 % )。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 ,应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工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与母乳喂养、维生素K吸收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是一类全新的降胆固醇药物。众所周知,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是肠道内吸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另一种来源是肝脏和外周组织中产生的胆固醇。肠道内吸收的胆固醇大约2/3来源于胆汁,1/3来自膳食。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途径是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而第一个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则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而发挥作用。依折麦布作用于小肠细胞的刷状缘,可选择性抑制胆道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而不影响对脂溶性维生素、甘油三酯和胆酸的吸收。由于依折麦布…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测定胆汁内庆大霉素的含量,了解胆道内庆大霉素的浓度,观察了16例胆道手术患者。看到胆汁内含庆大霉素的高峰是在按每公斤体重1毫克肌注庆大霉素1次后的2—3小时。作者又通过3例患者观察药物在胆汁内的持续时间,看到药物注入8小时后,在胆汁内仍然存在庆大霉素。10例患胆囊管外压迫致胆囊管阻塞者,胆汁内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摄入或吸收不足及肝脏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早发性多出现在产后(2—5)天,晚发生多出现在2周-3个月。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时治疗是关键,现将笔者自2001年—2003年诊治的7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们都知道,动脉硬化和膳食有密切的关系,对老年人来说,要懂得吃什么样的食物来防治动脉硬化。下面简述一些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益的食物。1.土豆土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B5(泛酸)等。100克土豆中含维生素B60.5毫克,而等量的大米中仅含0.15毫克。土豆中还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在人体肠道内被微生物消化后还可生成大量的维生素B6。有资料报道,土豆能供给人体维生素B6的量是大米的5~10倍。土豆与动脉硬化有什么关系?美国有位学者用缺乏维生素B6的饲料喂养猴子,猴子变得行动迟缓,表情呆板但性情却一天比一…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ntraha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anancy,ICP)对母体的危害之一是产后出血 ,产前给予维生素 K治疗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作者观察 1999年 8月~2 0 0 0年 3月在本院诊断为 ICP孕妇 2 89例 ,通过使用维生素K治疗或未治疗 ,分析产妇产后出血量 ,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89例 ICP孕妇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甘胆酸、胆固醇、多项肝酶而确诊 ,并除外病毒性肝炎。根据是否给予维生素 K治疗分成 2组 :1使用维生素 K治疗组 ( 组 ) 118例 ,年龄 2 5~ 39岁 ,平均 2 9.7岁 ,…  相似文献   

20.
组成:扑尔敏4毫克维生素B_210毫克用法:每日上午9时口服1次,可连服半年至1年。注意:1.不能断服药。2.劳累过度。3.可在下午3时加服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