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巯基-4-氨基-5-(2,4-二氯)苯基-1,2,4-三唑与取代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4-(取代苯次甲亚胺基)-5-(2,4-二氯苯基)-4H-1,2,4-三唑-3-硫酮(3a~3d);3a~3d在甲醛溶液中分别与吗啉于75℃反应4 h合成了4个新型的含2,4-二氯苯基均三氮唑Schiff碱Mannich碱衍生物——4-(取代苯甲亚胺基)-5-(2,4-二氯苯基)-2-(吗啉亚甲基)-2H-1,2,4-三唑-3-硫酮,收率69%~8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用药量为100 mg·L-1时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1,3,4-(口恶)二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生理活性,如杀菌[1]、除草[2]、杀虫[3]和消炎[4]等,而2,5-二芳基-1,3,4-(口恶)二唑类化合物一般具有昆虫生长调节活性,1980年美国Dow公司报道了2,5-双(2,4-二氯苯基)-1,3,4-(口恶)二唑具有良好的昆虫生长调节活性[5].  相似文献   

3.
郑绿茵  郭维  汪朝阳 《合成化学》2008,16(1):46-49,52
以2,4-二氯苯酚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N-2,4-二氯苯氧乙基丙胺氢溴酸盐(3);3与三光气和咪唑反应得到咪鲜安{N-正丙基-N-[2-(2,4-二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产率90%},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3的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氯-2-(2,4-二氯苯氧基)乙烷(2a)1.5mmol,n(正丙胺):n(2a)=6.5:1.O,以95%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15 h;用24%HBr进行成盐反应,产率达92%.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Bi2O3及氮掺杂Bi2O3(N-Bi2O3)光催化剂,以卤钨灯为光源,在可见光下对2,4-二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N-Bi2O3较Bi2O3具有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N-Bi2O3光催化剂投加量为2.0 g/L、2,4-二氯酚初始浓度为20 mg/L和pH =7时,光催化反应320 min,2,4-二氯酚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1.5%.2,4-二氯酚的光催化反应初活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速率模型.对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及Cl-测试结果表明,N-Bi2O3光催化剂能较好地完成对2,4-二氯酚的深度矿化及脱氯.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2,4-二氯苯酚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反应,结合Fukui函数值预测了2,4-二氯苯酚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反应位点. 结果表明,Pt电极对2,4-二氯苯酚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2,4-二氯苯酚在电极表面反应主要有3个途径: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脱去氯离子,生成苯酚;在·OH的进攻下,C—Cl键断裂,4位Cl较2位Cl先脱去,生成苯二酚,并可进一步氧化生成苯醌以及不饱和羧酸;在·OH的进攻下发生苯环开环反应,生成含氯不饱和羧酸. 在1700 mV左右,2,4-二氯苯酚可经电化学氧化生成CO2.  相似文献   

6.
郑玉国  周莉  宋泽斌  宋松  李仲明  邓钊  吴用  付如凯  黄勇 《合成化学》2014,22(6):817-819,834
以2,4-二氯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胺化、取代和环合4步反应合成了中间体3-巯基-4-氨基-5-(2,4-二氯)苯基-1,2,4-三唑(4)。以乙腈为溶剂,K2CO3为催化剂,4与2-(2-氯乙酰氨基)-3-甲基-N-丙基苯甲酰胺于室温反应3 h合成了2-[4-氨基-5-(2,4-二氯苯基)-4H-1,2,4-三唑-3-硫亚甲基酰胺]-3-甲基苯甲酰正丙胺,收率78%,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4-二氯酚的催化氧化降解.结果表明,CuO/y-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碱土金属氧化物助剂的添加可进一步显著提高2,4-二氯酚氯离子的释放率,其中以SrO的促进作用最强,该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2,4-二氯酚转化率及氯离子的释放率均维持100%.X射线衍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催化剂上CuO...  相似文献   

8.
2,4-二氯苯酚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环境荷尔蒙物质,因此,对于它的监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分析已成功用于多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显示了其在环境残留分析上的巨大潜力[1,2].目前,国内外尚无2,4-二氯苯酚半抗原设计与抗体制备的相关研究.为此,本研究合成了2,4-二氯苯酚全抗原,为进一步建立免疫分析法检测环境中2,4-二氯苯酚的残留量,提供了可靠的免疫原.本方法的建立对于环境监测、防止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2,4-二氯酚对类Fenton试剂与罗丹明B的反应具有明显阻抑作用,且其阻抑作用大小与2,4-二氯酚的浓度有关。据此建立了一种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2,4-二氯酚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8μg/mL,检出限为0.012μg/mL。将该方法用于7种环境水样和6种合成样品中2,4-二氯酚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5%~108.0%,相对误差为-5.45%~4.60%。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2,4-二氯酚对类Fenton试剂与罗丹明B的反应具有明显阻抑作用,且其阻抑作用大小与2,4-二氯酚的浓度有关。据此建立了一种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2,4-二氯酚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8 μg/mL,检出限为0.012 μg/mL。将该方法用于7种环境水样和6种合成样品中2,4-二氯酚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5%~108.0%。相对误差为-5.45%~4.60%。  相似文献   

11.
纳米Fe0降解2,4-二氯酚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0, 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纳米Fe0对2,4-二氯酚(2,4-DCP)的降解情况, 探讨了纳米Fe0降解2,4-二氯酚的反应途径. 结果表明, 纳米Fe0对2,4-二氯酚的去除作用包括吸附、脱氯、开环三种机制. 其中脱氯作用是一种界面反应, 发生在氯酚分子被吸附到Fe原子表面之后. 2,4-二氯酚可以脱去一个氯原子生成2-氯酚或4-氯酚, 也可以脱去两个氯原子生成苯酚. 随着氯酚初始浓度的增大, 其相对去除率略有降低, 但绝对降解量有较大提高. 温度不仅影响脱氯速率, 而且影响氯酚的去除途径. 温度较高时脱氯作用占主导地位, 先脱氯后开环, 温度较低时吸附作用占主导地位, 较易发生先开环后脱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庚醛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由庚醛与壳聚糖反应生成Schiff's碱,再用NaBH4 还原制备了N-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改性壳聚糖(CTS)产物的结构用FTIR和XR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对2,4-二氯酚的吸附性能. 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2,4-二氯酚浓度和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改性CTS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能;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在pH=6.0,吸附2 h时对2,4-二氯酚的吸附量最大,酚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改性壳聚糖对2,4-二氯酚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的CTS,对质量浓度为0.6 g/L的2,4-二氯酚溶液的吸附量分别为70.0和7.7 mg/g.  相似文献   

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4-二氯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花  庄惠生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78-278
2,4-二氯苯酚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潜在的内分泌修正化学物质,即环境荷尔蒙物质.这类物质在环境中虽然含量低,但却显示出超常的内分泌效应,因而对其的监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分析2,4-二氯苯酚的方法有比色法[1]和色谱法[2].色谱法虽然快速、准确,但对仪器要求高,操作复杂,而比色法灵敏度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的2,4-二氯苯酚.  相似文献   

14.
敏化光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4-二氯苯酚(2,4-DCP)在荧光素存在下光转化后产物与氧化剂N-溴丁二酰亚胺(NBS)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建立了高灵敏度检测2,4-二氯苯酚的新方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为增敏剂可以有效的增强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方法对浓度为7.3×10-7~7.3×10-6mol/L及7.3×10-6~7.3×10-5mol/L的2,4-DCP分别有良好的发光响应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4.5×10-7mol/L;通过富集浓缩可进一步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认为敏化光解所产生的单线态氧与氯代酚反应生成了可发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2,4-二氯-α-氯代苯乙酮(1)与咪唑进行N-烷基化反应制得α-(1-咪唑基)-2,4-二氯苯乙酮(2);2经硼氢化钾还原得α-(1-咪唑基)-2,4-二氯苯基乙醇硼络合物(3);3直接与2,4-二氯氯苄进行O-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硝酸咪康唑(4). 2和4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表征.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2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1=50 mmol, n(1) ∶ n(咪唑) ∶ n(三乙胺)=1.0 ∶ 1.2 ∶ 1.2,以苯为溶剂,于70 ℃反应1.5 h]下,2的收率达90.4%.4的总收率为68.2%.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是重要的染料、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特别是合成1,2,4,5- 四取代苯类含氮杂环除草剂如口恶草酮、2-[2,4-二氯-5 -(1-甲基乙氧基)苯基]-4-(2-氟乙基)-1,2,4-三嗪-3,5(2H,4H)-二酮等.该中间体合成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专利WO 8600072中报道路线是采用间氨基苯酚经酰化、氯化、水解、醚化制得产品(见方程1).  相似文献   

17.
溶液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铕配位聚合物【Eu(2,4-DClBA)3(CH3CH2OH)2]4(2,4.DClBA=2,4-二氯苯甲酸根),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标题配合物是无限一维链状聚合物,中心Eu“离子通过桥联双齿2,4-二氯苯甲酸根氧原子连接。Eun离子的配位数为8,分别与4个桥联双齿2,4-二氯苯甲酸根的4个氧原子、1个螯合双齿2.4-二氯苯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和2个乙醇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紫外灯照射下配合物发出强的红光,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中,5个峰位于580、593、619、652和699nm,分别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j(J=0~4)跃迁。  相似文献   

18.
水杨醛与2,4-二氯苯乙酮缩合形成α,β不饱和酮后与水合肼关环形成3-(2,4-二氯苯基)-5-(2-羟基苯基)吡唑(2),2与烷基酰氯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2,4-二氯苯基)-5-(2-酯基苯基)-4,5-二氢-N-酰基吡唑衍生物(3a~3f),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对3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浓度为50mg·L-1时,3f,3d对水稻纹枯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4%,60.3%,对稻瘟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6.3%,69.2%;3e对油菜菌核菌抑菌率为79.2%。  相似文献   

19.
液下单液滴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下单液滴微萃取样品处理方法富集水中的2,4-二氯酚和2,6-二氯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了不同萃取剂、萃取条件及测定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2,4-二氯酚和2,6-二氯酚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001~20 mg/L和0.003~20 mg/L之间,检出限分别为0.001和0.003 mg/L.  相似文献   

20.
β,β-二氯丁烯酮甲基上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森泉 《化学学报》1987,45(3):295-297
通过4,4-二氯-3-丁烯-2-酮的氯甲基化,Mannich反应和醇醛缩合制备了1,1,5-三氯-p-戊烯-3-酮(2),1,1-二氯-9-二乙胺基-1-戊烯-3-酮盐酸盐(3)和1,1-二氯-1,4-己二烯-3-酮(4).氯甲基化产品(2)与三乙胺在醚反应生成1,1-二氯-1,4-戊二烯-3-酮(6),在醇中生成1,1-二氯-5-乙氧基-1-戊烯-3-酮(6).与容易在室温中聚合.(2)和氨在醇中反应可得到环化产品N-(4-酮基-5H,6H-2-吡啶基)-3H,4H,5H-吡啶-2,4-二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