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查文翌兰翌大学三网络舆情内涵及其运行特征的浅析,探索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规律,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研判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校园BBS是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反应了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BBS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高效地对帖子的热度进行预测是发现突发网络舆情的基础,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一高校BBS实际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帖子和用户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高校BBS热帖预测模型,通过实验分析,该方法可以对论坛中的热帖进行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索舆情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分析预警机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预警系统,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研判预擎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和表现,有其形成的模式与规律,并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涉及社会稳定、校园安全、学校声誉、师生权益、管理决策等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政工队伍、设置新闻发言人、培养“论坛领袖”,实施地校联动,开展网络德育,推进校务公开,建立信息处理与反馈机制等措施,监控与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大学生表达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首选平台,成 为高等学校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与思想动向的方向标,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成为网络时代影响大学生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面对高等学校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 染力和实效性,一要优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二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人文特质,三要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在校园背景下,对网络上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或者自身感兴趣的公共事件所持态度、认知、意见、情感交叉的集合。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高校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百度贴吧中的泰州学院吧为数据源,利用网络爬虫采集泰州学院吧主题帖内容和回帖数量作为实验数据,通过Python数据分析技术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热点话题,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热点话题成因与影响,最终提出相关引导策略以促进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推进校园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得到广泛普及.而网民逐渐开始应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纷纷对社会事务发表看法,由此而形成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突发的特点,加强其监测已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特提出一种搜索引擎日志分析的网络舆情监测方法,以望对后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立章  李斌  陈晓鹏 《微处理机》2012,33(1):40-43,48
基于旁路模式实时分析还原出高校论坛的帖子内容作为论坛舆情监测的数据源,根据用户访问论坛的网络数据流分布符合幂率特征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改进型LC(Lossy Counting)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分析论坛的访问热点,采用增量层次聚类算法对还原出的主题内容进行聚类的舆情分析系统;同时提供管理模块可以限制敏感话题的访问范围。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能够准确监视论坛的舆情动向。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高校"数字校园"正在向"智慧校园"稳步迈进。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其构建意义重大。基于对当前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和特点的总结,探索从网络舆情警报机制、舆情预防机制、舆情处理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网络论坛热点舆情话题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方性网络论坛是网络热点舆情话题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对其传播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网络舆情进行管控.但是,现有的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都是基于对信息的"转发"行为进行的,无法适用于网络论坛中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普通的大型论坛和地方性论坛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得到了地方性论坛信息传播机制的三个特点.根据论坛中信息传播与帖子回复量呈正相关的特点,在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浏览者(Browser)节点,引入兴趣指数函数P(m),建立了UBIR(Unknow-Browser-Infected-Removed)模型.根据地方性论坛信息传播的三个特点,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使用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对地方性网络论坛中热点舆情话题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数据并描述地方性网络论坛的热点舆情话题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表现出的网络行为,是网络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舆论格局已经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获取并传播信息的新平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加剧了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理,提高引导和管控舆论信息的能力,对推动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环境下各高校的舆情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当今大学生校园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国内外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所采取的措施的介绍,提出了针对高校舆情监控可采用实名制的措施,以全面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黄丽萍 《网友世界》2014,(19):274-274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快速普及,在今天,传统大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经过结合交融,已经形成了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的新文化:高校网络文化。不得不承认,网络思潮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对传统课堂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文化的浪潮冲击下接受正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网络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谨就此课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聂琰 《计算机时代》2014,(11):19-21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不足,结合高校舆情信息的传播特点,提出了在校园网范围内基于Nutch搜索引擎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在互联网上采用元搜索引擎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舆情监测系统构建方案。采用关键词特征库匹配方式自动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舆情信息;探讨了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引导和反馈等环节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也对高校安全和稳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对目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舆情特征与引导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正确地引导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为怎样做好高校舆情工作提出合理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校园网络的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对应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并表现出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其他专业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学校管理和维护校园稳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提出基于校园稳定维护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并从提取收集舆情信息、加大网络舆情监控覆盖程度和建立网络舆情监管、应急预防机制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仅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互联网普及化背景下,高校内部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成为了高校学生发表言论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借助网络技术传播的快速性和无界性,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得到扩大。将传统网络舆情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计划强化高校引导舆情的能力,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氛围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及其管理者所持有的认知、情绪、态度、看法、建议和意见的总和.其主要方式是微博、微信、QQ群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和处置,有利于确保高校网络安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彰显高校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有利于凸显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文明上网、理性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但是,...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网络论坛的信息传播规律和用户交互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节点影响力的离散时间观点传播与舆情形成模型。在该模型中,节点具有自我影响力和观点值,并且节点影响力被定义为网络中边的权值,节点在每一个周期内重新分配权值并更新它们的观点。节点观点收敛于某一定值时,形成网络舆情。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准确地体现节点观点的动态交互特性和收敛特征,并可为舆情传播趋势的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公众发表言论重要通道,是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的,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并介绍了其形成方式与不当处理后可能会导致的危害,然后说明了政府机关在对待网络舆情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最后总结出一些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带有共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