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很少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约占0.3%,在小肠恶性肿瘤中约占25~45%,本文根据近几年来我所经病理证实的2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不包括壶腹癌),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不包括起源于壶腹、胆总管下段及胰头的癌)甚少见。Hamberger于1946年首先报告1例,此后至1974年文献报道仅694例。发病率在整个胃肠道肿瘤中占0.3%,在小肠恶性肿瘤中占25~45%。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很困难。现将我院1970~1990年经手术或肠镜活检证实的2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88.9%,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率为58.3%,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11.4%和23.5%,MRCP及EKCP诊断率分别为20.0%和57.1%.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多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尤其是乳头周围区,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结论 内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重要手段,可作首选检查,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较少见,大约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0.3%和小肠肿瘤的25%~45%。对我院和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1980-01~2004-10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低 ,临床报道较少 ,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 ,早期诊断较难。我院 1993~ 2 0 0 2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17例 ,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中 ,男性 10例 ,女性 7例 ,男女之比为 1.4 3:1;年龄 5 2~ 85岁 ,平均 6 7.1岁。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病程 1周~ 5个月 ,平均2 .5个月 ,主要临床表现及所占比例为 :上腹胀痛 11例 ,占 6 5 % ;黄疸 7例 ,占 4 1% ;消瘦 7例 ,占 4 1% ;发热 5例 ,占 2 9% ;黑便 2例 ,占 12 % ;腹部肿块 2例 ,占 12 % ;呕吐 1例 ,占 6 %。1.3 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中 ,…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少见,因其起病隐匿,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常易误诊。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各种十二指肠疾病2 244例,其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仅11例,占0.49%,11例中9例误诊,误诊率81.8%。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1],随着X线、内镜、ERCP、B超、CT、MRI的迅速发展,使十二指肠癌的诊断手段不断增加,诊断范围不断扩大,准确率不断提高,应用于十二指癌检查的影像学方法有钡餐、内镜、ERCP、B超、CT及MRI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虽较少见,但争取早期诊断患预后至关重要[2]。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为0035%,在全胃肠道恶生肿瘤中占0.35%占小肠恶笥肿瘤的25%-45%[3],1973年Sakker报道的12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的最多(48.4%),第3段次之(42.1%),第1例最少(9.5%)[4]。本组病例自1988-07/2000-05,5例中X线检查4例,其中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X线、手术均误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5例病理4例证实为十二指肠腺癌,1例为未分化癌,年龄36岁-68岁,平均51.4岁,男3例,女2例,本组病例男女比例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不包括Vater壶腹部、胆总管下段以及胰头部的肿瘤,其发病率为0.035%,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5%,占小肠恶性肿瘤的25.0oA~54.4%。十二指肠癌多见于26~83岁的人群,男女之比为1.45:1,平均年龄54岁,高发年龄〉50岁。随着影像技术和十二指肠镜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很少见,国外报道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占小肠恶性肿瘤的25%~45%。国内报道亦相似,且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1974年~1997年收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住院病人22例,以探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并从中吸取一些误诊教训。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02%~0.05%,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35%[2],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3%~48%[3]。但是近年来,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02例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经内镜活组织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0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0-60岁为十二指肠癌的高发年龄。黄疸、上腹疼痛、腹胀、消瘦,为本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CT、B超的确诊率分别为93.8%、75%、56%、30%。CA50阳性率81.8%,CA19-9阳性率73.8%,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89.7%;术前总误诊率为24.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6例(83%),3年生存率仅为31.5%。结论①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具有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②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CT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③CA50、CA19-9联合检测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进行超声检查。结果: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均由超声诊断,后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能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据统计小肠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3~6%,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在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以腺癌为常见,占49%,其次,肉瘤占32%,类癌占19%;小肠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占23.1%,脂肪瘤占17.9%,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率低,诊断困难的疾病[1]。临床上误诊时有发生,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1-2006年间发现的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6~83岁,平均56岁。其中位于球部2例,1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以绝经前后居多,年龄约40~60岁,原发性输卵管癌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5%(0.1%~1.8%),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本文5例病例中阴道排液1例,腹痛1例,不规则阴道流血1例,盆腔包块1例.笔者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对原发性输卵管癌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应用东芝SSH 140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按常规扫查.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少见,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和小肠恶性肿瘤的25~45%,第三段腺癌更小。我院近20多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者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和十二指肠活检率的提高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检出率也相应上升。据本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的病例统计 ,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17例 ,占同期受检人次 ( 1890 7)的 0 .0 9%,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5例。年龄 37~ 73(平均 5 7.5 )岁。临床主要表现 :上腹部胀痛 8例 ,呕血或黑便 5例 ,恶心呕吐 3例 ,黄疸 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腹胀、消瘦。内镜下定位 :球部 9例 ,降部上段 5例 ,乳头部 2例 ,下段 1例。病理报告为 :球部溃疡粘液腺癌变 9例 ,降…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少见 ,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我院近 10年收治的 4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误诊 1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5 6 .8岁。平均病程 4.2月。临床表现 :体重下降 16例(88.9% ) ,腹痛 8例 (4 4.4% ) ,梗阻 6例 (33.3% )。出血 6例(33.3% ) ,黄疸 6例 (33.3% ) ,腹部包块 2例 (11.1% )。1.2 术前检查 经胃镜检查 16例 ,X线钡餐 14例 ,内窥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4例 ,CT检查 4例。1.3 误诊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胰头癌、肠梗阻、胆管口壶腹癌、消化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行超声内镜及活检,免疫组化分析:CgA(+),Som(+)。诊断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经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临床罕见,诊断困难,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炎 (duodenitis ,DI)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 ,继发性亦称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 ,国外报道其内镜检出率可达 6%~ 4 1 % ,国内报道为 2 2 %~ 30 3% ,发病多在球部 ,男女比例约为 4∶1 ,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 (占 80 %以上 )。十二指肠炎的病因与病理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服用刺激性食物、酒精、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有关。Ostrow和Kes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