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心肝亏虚、虚风内动型,肝肾阴虚、阳亢风动型,痰火扰心型以及肝郁脾虚型4个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抽动障碍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痰火扰心为主(P<0.01),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肝郁脾虚为主(P<0.01),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的证型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P<0.01)。结论:抽动障碍的不同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抽动障碍的诊断分型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计算等统计学方法对儿童抽动障碍进行中医证候的初步研究。结果 212例儿童抽动障碍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有4个:肝旺风动证65例(30.7%),肝肾阴虚证38例(17.9%),脾虚肝亢证55例(25.9%),痰火扰心证54例(25.5%)。结论肝旺风动、肝肾阴虚、脾虚肝亢、痰火扰心是儿童抽动障碍的常见证型;风、痰、火、虚是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抽动障碍的发展趋势及中医研究概况。方法 检索常用数据库中中医辨治儿童抽动障碍的原始文献,筛选后提取第一作者及其单位所在地、发表年份、研究类型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及总结分析。结果 中医辨治儿童抽动障碍的文章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对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且随机对照研究及名医经验类文章数量逐渐升高;本病证型分布以肝亢风动证最多,且与地域及文章发表时间无关;病位主要在肝、脾,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阴虚。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儿家长的广泛关注,近15年相关研究显著增加,多项研究表明本病的病机虚实夹杂,在治疗肝亢的同时要注意气虚、阴虚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型与舌象的相关性,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治疗作出努力。方法将212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分为肝旺风动、肝肾阴虚、脾虚肝亢、痰火扰心4个常见证型,采用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对4组患儿的舌象进行测定。结果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多见淡红舌和红绛舌;苔色多见白苔和浅黄苔。舌象参数中舌质颜色、舌苔颜色等在不同证型中存在差异。结论淡红舌、红绛舌、白苔、浅黄苔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常见舌象,可以为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舌象参数中舌质颜色、舌苔颜色等可作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石磊  李宝同  佟雪  王宁皎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73-167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证型与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关系,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诊断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将232例冠心病按照中医证型分为8组,并设对照组40例,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高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分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可用于冠心病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诊断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次电针对小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电针组单次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照组仅予电针组相同的束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电针干预前及干预后1 h、2 h、4 h、8 h、24 h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5-HIAA)的含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各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1 h、2 h、4 h和8 h血清NE含量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1);电针组干预后24 h血清N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1)。两组干预后血清DA含量和DOPAC/DA比值在各个时间点均降低(P<0.05,P<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法对慢性抽动障碍模型鼠行为学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为养血祛风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建立慢性抽动模型鼠,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硫必利组,观察小鼠的点头运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硫必利组小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养血祛风法能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的点头次数(P〈0.05),养血祛风法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养血祛风法能改善慢性抽动障碍模型小鼠的点头行为,降低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P〈0.05),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影响模型鼠的多巴胺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与白癜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比较气滞血瘀、肝肾阴虚两种中医证型白癜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白癜风患者其血清泌乳素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结果:①白癜风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稳定期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肝肾阴虚型白癜风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气滞血瘀型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PRL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其活动性相关。在白癜风的不同中医证型中,PRL可能参与了肝肾阴虚型白癜风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失眠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多巴胺(DA)的含量,分析TH、DA的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规律性,探讨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血清TBIL、TP、ALB、AST、ALT及PT。结果: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PT水平在各型中的排序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虚湿盛〉肝气郁结,TBIL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虚湿盛〉肝气郁结,ALB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虚湿盛〉湿热内蕴。ALT在肝气郁结、湿热内蕴两型中较高,AST在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AST/ALT在肝气郁结型中最低,脾虚湿盛型次之,湿热内蕴、肝肾阴虚两型中较高。结论:肝功能各指标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3-16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步探讨其与肾功能、尿蛋白、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对335例DN患者的分期、本证和标证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临床前期136例,早期102例,临床期55例,终末期42例,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临床前期患者中气阴两虚证92例,占67.65%,阴虚燥热型44例,占32.35%,未出现阴阳两虚证;早期居首位的为气阴两虚证89例,占87.25%,阴虚燥热证13例,占12.75%;临床期、终末期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发生率上升至首位,分别占63.64%、80.95%。阴虚燥热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BUN和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与阴虚燥热证和气阴两虚证比较,阴阳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Hb A1c水平与中医证型无关;与瘀血证比较,痰湿证及水湿证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水湿证患者SCr水平高于痰湿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N中医证型演变规律: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D动物实验研究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而TD模型的构建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关键。目前TD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标准的模型评价方法。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为TD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笔者采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现有T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机制、优缺点及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模型可同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具有高吻合度,IDPN+隔日断食+慢性束缚+游泳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一般,多数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缺乏中医证候表现。TD动物模型评价面临着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现状,加之TD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匮乏、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无法满足TD模型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基于抽动障碍中西医临床诊疗特点建立起TD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TD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证候提供新内容。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集膝骨关节炎病例120例:男57例,女63例;分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整理临床特征资料,采用ELISA法用酶标仪测定I型和Ⅱ型胶原抗原表位C1,2C(C1,2C)、Ⅱ型胶原抗原表位C2C(C2C)、Ⅱ型前胶原C末端肽(PIICP)、硫酸软骨素846(CS846)、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血清透明质酸(HA),整理KOA中医症候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症状特征,研究KOA中医症候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BMI、WOMAC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P〈0.05),并且CS846和HA在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结论:血清蛋白多糖在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  相似文献   

14.
抽动障碍是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该病患病率增加,社会认知度低,误诊率高,特别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检测,治疗方案的执行,患者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将中医五行与临床实践、健康管理相结合,构建该病的中医五行健康管理方案,融五行体质、五行病机、五行证治、五行养护为一体,使该病的健康管理从信息采集、诊疗准则建立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了系统而行之有效的思想指导和管理原则,突显中医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探讨胃癌患者辨证分型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190 例不同证型胃癌患者,ELISA 测定血清EGF 水平,SPSS 16.0 软件分析胃癌证型与血清EGF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痰浊凝滞证与脾胃虚弱、胃热阴伤、气阴两虚、湿热蕴毒以及瘀血内阻证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分层分析显示,男性痰浊凝滞证与脾胃虚弱、胃热阴伤、湿热蕴毒以及瘀血内阻证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EGF 水平与胃癌患者辨证分型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周彤  金钟大 《新中医》2024,56(11):74-79
目的:探讨增长性单纯性肾囊肿(SRC) 中医虚证证型分布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 性选择451 例增长性S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将患者分为脾肾气虚证组(113例)、肝肾阴虚证 组(44例)、气阴两虚证组(235例)、脾肾阳虚证组(59例)。比较各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 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虚证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增长性SRC 中医虚证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肝肾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组年龄大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且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组年龄小于脾肾阳 虚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血肌酐、血尿酸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P<0.05),舒张 压、血尿酸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组(P<0.05),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 eGFR水平低于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P<0.05),且脾肾气虚证组eGFR水平高于气阴两 虚证组(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以脾肾气虚证组为对照组,年龄与肝肾阴虚证相 关(P<0.05);年龄、收缩压与气阴两虚证相关(P<0.05);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与脾肾阳虚证相 关(P<0.05)。结论:增长性SRC的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不同中医虚证证型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和血 尿酸等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T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98年至2015年CNKI,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TD的期刊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中医药治疗TD的方剂数据库,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熵聚类分析,总结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2首处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是:钩藤、白芍、僵蚕、甘草、天麻等,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处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7个新方。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TD以健脾平肝、化痰熄风为主,调肺是关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研究中医药治疗TD方剂用药规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像相关性,从微观角度证实中医宏观辨证论治科学性,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为慢性胃炎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胃镜像表现,观察常见中医证型(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文拉法辛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治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文拉法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9.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DA、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烦易怒、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调节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