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住在大城市里的人.时兴在周末到城郊去吃农家饭。虽然现在农村里的饭食已不再是过去所谓的那种粗茶淡饭了.但是.由于它们是直接从土地里收获而来.直接端上饭桌的.避免了许多可能产生各种污染的中间环节,所以.吃起来仍然别有滋味。人的身体承受了太多刺激性的食物.吃一吃农家饭.冲淡一下,也是身体的自然需求。可是.当这种需求已经  相似文献   

2.
赵艳丰 《餐饮世界》2014,(12):109-112
正中国人对吃向来不吝啬,这也是为什么餐饮行业永远都那么红火的原因。行业的红火直接导致餐企激烈的竞争,而在这竞争的大潮中,素食餐厅却异军突起,刮起了都市人的食素潮流。素食餐饮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因为都市里的现代人早已经吃够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急切地想换换口味,尤其是对于城市里的白领一族,在饮食上求新求异已成为他们的生活态度。市场的强烈需求刺激了素食市场的发展,现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肉食新源─—昆虫食品异军突起王仲礼(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100)一百多年前,西红柿还无人敢尝,一度被英国女王带回宫中,很长时间里,也不过是仅供观赏罢了。比起现在,那时的人真是过于谨慎了。而现在在现代食品的餐桌上,“谱子”已越吃越奇,张牙舞爪的昆虫...  相似文献   

4.
现在,真的是很少吃方便面了。近几年吃这个,都是在火车上,觉得没办法,不得不吃。吃了也是觉得不舒服,那滋味含含糊糊的,千篇一律,而面的口感也是叫人颓废。 看见单位里的新人将方便面一箱箱地批发来,充满斗志地吃,想起自己也是曾经那么地热爱过方便面真是时过境迁,年轻的日子远了。 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吃方便面了,他肯定就是老了。  相似文献   

5.
小弁 《烹调知识》2011,(8):77-77
从吃“多”到吃“少” 过去的观念是多吃为好,认为多吃可以增加营养摄入。现在大多数人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更注重健康饮食。因此,许多人习惯每餐吃八成饱,尤其是晚餐,更不愿多吃。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健食品》2009,(12):25-25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早晚温差变化大.一部分人由于适应不了气候的急骤变化.此刻会频繁出现咳嗽症状,现在药店里治疗咳嗽的各种药物品种繁多,许多人常会自己去药店买点咳嗽药吃。不过有时患者会遇到咳嗽药已经吃了很多种,可咳嗽却愈演愈烈的情况。专家提醒.咳嗽其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  相似文献   

7.
“锅子”是白族人对火锅的叫法,也是云南人对火锅的普遍称呼。云南的“锅子”与现在流行的“重庆火锅”的火锅无论在构形、烹调功能和饮食风格上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色。在云南人的意识里,“吃锅子”与“吃火锅”至今还是不同的概念。“吃火锅”意味着按照重庆火锅的吃法;而“吃锅子”则是专指吃云南风格或白族风格的火锅,两者之间的口味和感受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嵊州人(浙东,属于绍兴地区),在我童年时期,周围并没有人吃辣。我们常吃的辣酱,很像现在的泰式甜辣酱,是掺了番茄酱的酸酸甜甜的辣酱;常吃的辣椒,是春天才有的几乎无辣味的青色嫩杭椒。那种红色的干辣椒只会在炒螺蛳里稍微放一两个,所以以前干辣椒不是每户人家的必备调料,住在墙门房子  相似文献   

9.
科奥 《烹调知识》2006,(1):52-52
从吃“多”到吃“少” 过去的观念是吃得多表示胃口好,身体棒,又可增加营养摄入。现在大多数人注重健康健美,转而认为吃少为宜,一般每餐吃八成饱,尤其是要限制晚餐食量。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们正处在不缺吃的年代,特别生活在城市里,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我们也正处在越来越挑剔的年代,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觉得特别的好吃、特别的有味了。那么我们吃什么呢?到宾馆吃鱼翅、燕窝?去酒楼吃“满汉全席”……  相似文献   

11.
吕梅 《食品指南》2009,(5):18-19
燕麦片主要由燕麦和大麦谷粒压制而成。麦片营养好,这儿乎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常识。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它含有beta葡聚糖,能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它的血糖上升速度很慢,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食品;它吃了之后不容易感觉饥饿,对减肥者极有益处……因此,燕麦片成了很多人常吃的早餐之一,早晨用沸水一冲,方便又营养。但是,现在超市里的燕麦片产品种类繁多,“速溶麦片”、  相似文献   

12.
“吃”话     
正在很多家乡话中,无论是劝人的话还是搡人的话,都与"吃"有意无意挂上了钩,就是现在人们见面打招呼,也是一句"吃了吗"相问候。细想想,这也难怪,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饿怕了的家乡人处处想到吃,时时想到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何谈做其他事情,不是有一句俗语叫"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嘛,就是圣人孔老夫子,也把"食色性也"的食放在首位,正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孔娘子厨房     
三文鱼鱼头汤 三文鱼就是大马哈鱼,做生鱼片吃很普通,超市里一盒盒橙红上面带点白丝丝的就是,买回来,挤一条芥末在生抽碟子里,蘸来吃,鲜美无比。生鱼片比较贵,不能天天吃,而冷柜里三文鱼鱼头和鱼皮、鱼骨便宜多了,可怎么做来吃很多人纳闷。爱吃的人总该剑走偏锋,挑战怪路子,学一学,把鱼头鱼骨变成超级美味一点也不难。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都把和“吃”有关的事情做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关于吃的事件也就特别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去年四月份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土家掉渣饼的出现和迅速火爆成为餐饮领域里尤为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个小小的烧饼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一个惊人的销售奇迹。因为其购销两旺,被人称为“神奇烧饼”。有人用“忽如一夜土风来,千家万家掉渣开”来形容土家掉渣饼购销火爆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北京纺织》2012,(2):232-235
老北京文化里—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而且主要是听京剧。遗憾的是,现在听京剧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趁着十二月的圣诞或是元旦小长假,和自己心爱的人、好朋友不妨换一种约会和聚会的方式,在戏楼里,小两口、一家子或是两三朋友喝着茶、吃着点心,听着单弦,美滋滋过着……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的元旦刚过,很多人就已经开始筹划春节里各种安排:或举家出游、或走亲访友、或闺蜜聚会、或家宴宾客,无论出门还是在家,过年期间总是离不开吃、吃、吃。近几年,随着各类美食节目的热播,人们对于吃的认知越来越广泛、深入,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挑剔。以前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大鱼大肉,现在只要饭店里做、菜  相似文献   

17.
《美食》2011,(6):29-29
作为健康明星,鳕鱼可谓是大名鼎鼎。以前,它总是显得高不可攀。现在,在许多超市里也能看到它的身影了。可近日有读者反映,吃了这些鳕鱼块后,孩子出现腹泻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卫 《中国食品》2013,(20):16-21
现在很多公共场合的秩序问题都已经纳入到立法范围,比如行人闯红绿灯。现在在地铁里吃东西也要立法了,它将与吸烟、随地吐痰等行为一样被列入禁止行为,违反者或被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19.
现在好吃的东西很多,但各种好吃的东西吃腻了以后,总让人想起从前在天津老家时我母亲做的菜。特别是其中的烧茄子和炒芹菜,那种滋味,不知怎么的,我现在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学,早上起来,把馒头或者大饼掰成小块放在大碗里,上面倒上前一天吃剩的炒芹菜,再用开水一冲,然后稀哩呼噜就吃下去了。那味道真是好极了。然而今天,虽吃了许多鸡鸭鱼肉。火锅海鲜,我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了。害得我这个几十岁的人,总想回家探亲,以便能再吃到母亲炒的菜。 一位文友知我好吃,特地送给我一本从旧书摊上购得的小…  相似文献   

20.
在热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关于主食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文字:“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一个馒头、一碗米饭,看似简单,却关乎国计民生,是主食产业化的缩影。主食产业化,是厨房餐桌的新革命,使原粮可以从田间到餐桌被直接消费,称得上是粮食市场上的一片“蓝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