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人与人的通信已经可以做到便捷、低价,而人与物的通信方兴未艾.在物联网时代,如果要实现万物互联,最先面临的是选用何种无线连接技术. 物联网领域无线连接技术多样,低功耗广域网络(如NB-IoT、eMTC和LoRa)与低功耗局域网络(如Wi-Fi、蓝牙、ZigBee)各有所长,未来或成互补态势,如何选择应看业务需求. 低功耗广域网各有所长 对于低功耗广域网技术而言,NB-IoT、eMTC和LoRa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3种技术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实现互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轻量级IPv6协议设计必将成为物联网重点研究课题之一。鉴于低功耗广域网严格功耗限制,低传输速率的特点,IPv6报头压缩机制是面向物联网轻量级IPv6协议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文章针对LoRa网络通信特点,采用一种基于LoRa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算法,以避免冗余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现在发展迅猛的LoRa及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协议的智能中波台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LoRa网络实现系统感知层设计,基于简单的星型组网架构,构建低功耗广域网智能中波台站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对中波台站内外环境相关数据采集及相关设备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LoRa的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2017,(1):40-46
在传统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低功耗广域LoRa的解决方案。设计一套由采集层、终端层和应用层组成的物联网架构并设计系统原型,介绍架构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物联网低功耗广域接入技术。最后通过其实例应用,展示LoRa的应用前景。该系统充分发挥了LoRa技术在高性能、远距离、低功耗,支持大规模组网、测距和定位等方面突出的优点,对未来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通信技术》2017,(1):60-65
当今万物互联的时代,大量设备连接的需求促使"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标准的和商用化进展加速,成为物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文章从补齐物联网通信层短板的角度分析低功耗广域网络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地位,并对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针对当前低功耗广域网络商用中的市场格局,阐述以NB-IoT、LoRa为代表的两大主流阵营的市场格局,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NB-IoT、LoRa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集中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国内市场上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市场竞争状况,并认为最终NB-IoT、LoRa可能都会成为该领域主流技术,两者将定位于不同市场领域,共存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1年12月,LoRaWAN 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批准成为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的通信标准,该标准名为《ITU-T Y.4480 建议书:广域无线网络的低功率协议》.LoRa(远距离无线光)是物联网领域的重要通信技术,具有自组、安全、可控的特性以及远距离、低功耗、抗干扰等技术优势.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垂直...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容量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的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随机快速兴起,其中MiWind-P、LoRa、SigFox、NB-IoT是典型代表。对MiWind-P与LoRa在技术指标及频谱优势上进行详细对比,得出两个目前都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远距离通信技术,但MiWind体系联合国家广电作为广电网络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相信在国家层面支持下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8.
1 LoRa在智能家居中的机会 作为一种成熟的、经过验证的物联网技术, LoRa技术已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与许多短距离的物联网技术不同,LoRa在具有低功耗、高部署灵活性的同时,还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这一特性.除了智能门锁、灯光/窗帘控制、温湿度传感与控制、烟感消防报警、门窗开合传感和电器连接等室内应用,Lo...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随着不断发展的物联网技术,逐渐开发出了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其中在物联网通信层低功耗与长距离之间的矛盾随着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出现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逐渐成为物联网当中的发展重点。其中在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中,以LoRa技术和NB-IoT技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最新的AFCI电弧检测与熔断技术、基于LoRa的低功耗广域网物联网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了基于中间件、边缘件的无线物联网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基于GPRS通信等技术成本高的缺点.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次把LPWAN/LoRa技术用到无线消防领域,填补国内空白,使大面积部署消防联网和实现消防报警综合管理平台及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5G时代的到来开启了移动通信的全新空间。5G通信技术具有多种优势,是4G技术的全面升级。在物联网发展背景下,5G通信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全方位的发展状态,因此围绕5G通信技术应用,展开了对5G通信网络及关键技术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Rajab  Husam  Cinkler  Tibor  Bouguera  Taoufik 《Wireless Networks》2021,27(3):1701-1714
Wireless Networks - The massive increase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has brought a diverse long-range, low-power, and low bit-rate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ies. The LoRa a low-power wide area...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物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首先简单说明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阐述了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然后对当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世界各国物联网发展战略进行概述,重点阐述物联网领域主要的标准化组织及其已经形成的物联网相关标准,对物联网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对物联网领域下一步亟待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王峰  于青民  黄颖  段世惠 《电信科学》2022,38(7):106-113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成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人、机、物、企业全面互联的作用,工业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要深度融合,打造既满足可靠、稳定、安全基本要求,同时又更加开放、更加弹性、更加多样的工业互联网网络。讨论了服务于生产制造的工业互联网网络的内涵,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适用场景及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并提出进一步建设部署工业互联网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策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基本概念,并列举了支撑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传统的物联网应用仅仅是孤立系统,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实现和电信网的融合,实现相互之间的互通和应用融合.物联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对于电信网自身在网络管理、业务管理、位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本文最后给出了电信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宽带背景下的家庭网络应用技术研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从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等网络发展及演进角度出发,在家庭物联网、IPv6等新技术发展趋势下,探讨家庭网络及业务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宽带背景下的家庭网关开发建议,并对基于家庭网关提供全无线解决方案、IPv6支持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浩 《通信技术》2020,(4):918-922
5G低延迟、高连接数和高流量的特性,为人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开启了新的时代,实现了一个万物连接、万物协同、万物赋能的世界。5G的商用化将给整个工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5G的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运营商如何组网才能发挥5G的优势并体现商业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3GPP协议为基础,分析和讨论5G不同组网方式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5G CU-DU的分离模式,深入探讨了未来5G基站云化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物联网与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络和泛在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标准体系框架,对我国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最后阐述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5G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Lo Ra凭借低功耗、远距离、自组网的优势,成为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优选方案。市场对Lo Ra模组的需求大增,但由于Lo Ra射频模组在量产化过程中,射频性能的检测需依赖专业的射频检测仪器以及自动化测试程序,导致模组生产效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根据芯片RSSI参数的线性规律,设计出一种应用于Sx127x系列Lo Ra模组的射频检测方案,通过与标准的仪器检测结果对比,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该方案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