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类物质的吸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类物质的纯化和制备.方法 对比5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以大黄总蒽醌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大黄总蒽醌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 S-8型树脂对大黄总蒽醌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pH 9,流速为1 mL/min;洗脱剂用5%氢氧化钠和75%乙醇混合液,解吸效果较好.静态交换容量为15.48 mg/g,动态交换容量为23.12 mg/g,吸附率为92.01%,吸附性能较好.结论 S-8型大孔树脂交换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姜黄素的精制工艺中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以静态吸附、解吸附等参数,对DA201、DS401、D101A、DM301、D101等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姜黄素进行评价。结果 DM301型树脂具有吸附量大,易解吸等特点,优于其它几种树脂。结论 D3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综合性能最好,适合姜黄素的精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和蒽醌成分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并优选其富集纯化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选用5种型号的大孔树脂纯化虎杖白藜芦醇和蒽醌成分,以树脂对虎杖白藜芦醇和蒽醌成分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作为考察指标,对其分离纯化白藜芦醇和蒽醌成分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H103型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当原液浓度为0.12 g生药/mL、pH值为4、上样流速0.5 mL/min、洗脱剂为7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1 mL/min的层析条件下,富集后的虎杖白藜芦醇和蒽醌含量可达80%以上。结论:H103大孔树脂用于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和蒽醌成分的纯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决明子蒽醌苷元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决明子总蒽醌苷元质量分数和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比较了乙醚和氯仿对蒽醌苷元提取的专属性,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S-8、AB-8、X-5、NKA-12、D4020、D-101对决明子蒽醌苷元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以及纯化能力。结果决明子药粉采用氯仿浸提,上S-8型大孔树脂柱,水洗至中性,乙醇-5%NaOH(4∶1)洗脱,醇碱洗脱液浓缩、酸化处理得到质量分数为42.62%的蒽醌苷元。结论建立了一种蒽醌苷元的纯化工艺,为决明子中蒽醌苷元类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厚朴中厚朴酚的工艺,为以高纯度厚朴酚为原料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101型(非极性)、DA-201型(极性)、DM-301型(中极性)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厚朴中厚朴酚进行吸附纯化,以厚朴酚纯度和吸附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树脂.结果:经D-101型、DA-201型、DM-3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厚朴酚含量由7.56%分别提高到10.69%、12.72%、15.26%.结论:三种纯化方法中,以DM-301型树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赤芍中芍药苷的纯化效果,为树脂药用技术应用和赤芍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测定芍药苷;采用动态吸附法,考察大孔树 脂的吸附、解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结果 D101A树脂综合性能最 佳。〖HTH〗结论〖HTSS〗〓D101A树脂纯化赤芍中芍药苷效果较好,可用于工业化 生产。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提取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方法:以大豆素为指标,比较7种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01、DM-301、DA-201、905、1300、AB-8和ZTC-1)对大豆素的吸附性能,考察温度(10~45C)、pH值(3.5~10)、洗脱溶剂(20%~95%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性能的影响;并以优化的条件进行淡豆豉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的纯化研究.结果:型号905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素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6种树脂;温度10~15℃和酸性条件时大孔树脂905对大豆素的吸附效果较好,以型号905大孔吸附树脂pH 5.0左右、室温条件作为较优的条件进行三批淡豆豉提取液中总异黄酮的富集和纯化,大豆素得率均大于8%.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用于淡豆豉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射干中异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射干异黄酮的含量,分别考察了HPD-300、HPD-400、NKA-9、AB-8、DM-301及D101等6种吸附树脂对异黄酮类的动态吸附及洗脱性能。【结果】HPD-300用于分离纯化异黄酮类成分,吸附和洗脱性能良好,吸附过程中上样液浓度为1.0g生药/ml树脂,pH值为7.0,流出液流速为1BV/h,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5.82mg/ml树脂;洗脱过程采用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5BV70%乙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BV/h,洗脱率在90%以上,所得固体样品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可达62%以上。【结论】HPD-300用于富集异黄酮类成分效果较好,是一种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连总生物碱的工艺。方法采用LD605、D101、DA201、NKA-9、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总生物碱进行吸附纯化。以总生物碱的收率、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洗脱参数,其动态饱和吸附-洗脱量达1.23mg/g,2倍体积蒸馏水、2倍体积40%乙醇依次洗脱,总生物碱收率为85%,质量分数为80%。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总生物碱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黄连总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
丁燕  安瑜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7):587-588
目的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进行综合质量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大黄药材的标准要求,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5种葸醌类物质总含量、浸出物、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结果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各物质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质量较好,但各不同产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各物质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在卷烟燃烧过程中3个代表性温度300、600、900℃下对大黄浸膏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0、600、900℃裂解温度下检测到的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20、36、39种,主要是醛类、酮类和呋喃类物质,这些物质是构成卷烟香味的重要成分,大黄浸膏能赋予卷烟一种特殊的自然风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建立大黄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进行测定.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粉,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61%),97.5%(RSD=1.12%),100.6%(RSD=1.08%),102.3%(RSD=1.78%),101.2%(RSD=2.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黄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细辛壳聚糖滴鼻液的制备,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取细辛、辛夷提取液及其挥发油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制成复方细辛壳聚糖滴鼻液。以薄层色谱法鉴别细辛、辛夷;并对其外观、稳定性及临床疗效等进行考察。结果:复方细辛壳聚糖滴鼻液性质稳定;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制,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3种基原大黄(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51批大黄指纹图谱及14个化学成分含量,并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基原大黄药材进行全面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3种基原大黄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散结消肿贴中大黄、重楼的渗漉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固体物得率和总蒽醌得率为指标,用正交实验优选。结果:工艺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其次是乙醇用量,浸泡时间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乙醇用量8倍量。浸泡时间24h。结论:渗漉法操作简单,成份破坏少,用优选所得条件进行提取,总蒽醌和总固体物得率均较高,优选结果可用于散结消肿贴中大黄、重楼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大孔树脂分离骨碎补总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的最佳大孔树脂,建立质量和收率稳定的骨碎补总黄酮制备工艺。方法以骨碎补总黄酮的含量和收率为指标,从大孔树脂的种类和用量、药液的吸附流速、洗脱用乙醇的浓度和流速、洗脱液收集点、洗脱乙醇用量等七方面设计优选骨碎补总黄酮的制备工艺。结果HPD-D大孔树脂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煎煮液过滤离心后,以吸附流速10mL/min.100g-1树脂进行吸附,用70%乙醇、4mL/min.100g-1树脂的洗脱流速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结论HPD-D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制备工艺可行,收率和质量稳定,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泻心汤不同配伍抗炎作用进行研究,以阐明该方的配伍原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以血清NO浓度变化作为炎症指标,观察ig泻心汤生药18g/kg对血清NO浓度经时变化的影响;ig泻心汤生药4.5、9、18g/kg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按正交设计,观察ig泻心汤不同配伍,即大黄、黄连、黄芩、大黄 黄连、大黄 黄芩、黄连 黄芩、全方(全方组生药18g/kg,其余各组按照在全方中的等量生药剂量给药)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结果泻心汤给药后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对应时间点模型组低,6h差异显著,12、15h差异非常显著;泻心汤各剂量组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模型组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不同配伍结果显示,除黄连组外,各给药组血清NO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正交分析表明,在抗炎方面,大黄为该方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黄连无明显作用及影响。结论在抗炎方面,泻心汤中大黄为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