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任菲菲  刘沫  郭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21-3724
目的:探讨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4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接受统一的连续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以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率,孕妇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及孕妇对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对社区满意度、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孕产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这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城市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余强  何珊茹  陈建  张桂欣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79-1180,1182
目的:探讨现阶段城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为试点,建立以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妇幼保健二级服务网络,实施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比较调整服务模式前后两年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率和死亡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早孕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4个月母乳喂养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等妇幼保健主要指标。结论:新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良好推动作用。建议在有条件的城市妇幼保健管理机构中进行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户籍与流动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现状,探索不同特征对孕产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为提升孕产妇妇幼保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方法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国内8城市户籍与流动人口对比专题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PPS抽样原则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国内8城市的户籍与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孕产妇共计820名,户籍和流动孕产妇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接受率差异较大,分别为83.26%和60.66%,接受方式以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和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为主;其中有无子女(OR = 0.382, 95%CI:0.207~0.704, P<0.0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98, 95%CI:0.105~0.374, P<0.01)以及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37, 95%CI:0.105~0.531, P<0.01)是流动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OR = 0.156, 95%CI:0.085~0.287, P<0.01)和健康档案建立情况(OR = 0.260, 95%CI:0.143~0.474, P<0.01)是户籍孕产妇接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结论 政府与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应努力破除制度壁垒,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提高户籍与流动孕产妇整体妇幼保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城市社区妇幼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街道妇幼卫生服务及妇女儿童对保健需求情况的调查,显示浙江省城市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在量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在质的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提示进一步提高街道级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今后社区妇幼保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及相关建议.方法:对我社区的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相关的调查,寻找妇幼保健服务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予相关的建议,促进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结果:21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10分,20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8分,8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6分,2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3分以下.结论:当前社区在妇幼保健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及专业能力方面,社区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16,(6):27-29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常态下妇幼保健院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区域性妇幼保健机构,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行,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笔者所在医院以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为基础,结合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探索实施区域化妇幼机构医联体建设,通过突出专科特色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改革,加快相互之间合作,努力构建区域妇幼健康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项目的开展探索完善适合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方法:在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状况基线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杭州市下城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模式,5年后对相应问题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产妇对危险征兆的自我识别和防护明显提高,儿童家长的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服务指标明显提升。结论:杭州市下城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服务现状及相关建议.方法:对福泉市金山社区服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服务开展相关的调查,寻找妇幼保健服务中存在着的问题,并给予相关的建议,促进社区妇幼保健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结果:21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10分,200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8分,8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6分,2名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打3分以下.结论:当前社区在妇幼保健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及专业能力方面,社区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对妇幼保健服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管理》2015,(5):45-49
高校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关键指标。本文论述了高校附属医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探讨了高校附属医院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为公立医院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评价医院孕妇学校服务效果,分析疫情常态化下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新需求,为在孕产妇健康方面更好地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用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院2020年下半年342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孕妇学校服务评价、健康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某医院孕妇学校的参与率为81.29%;孕产妇健康信息的主要获取途径为手机媒体;孕产妇对疫情常态化下生活与产检注意事项、二胎孕育、精神心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明显;孕产妇的学历、年龄、有无工作三个维度对孕妇学校参与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孕妇学校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应根据孕产妇在疫情常态化下的新需求调整内容,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多途径和精准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市级妇幼保健院是集妇女儿童保健、临床医疗、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公立医疗机构,为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在医改新形势下,妇幼保健院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优势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形成专科特色、特长,在医院发展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文以妇幼保健院作为讨论重点,主要围绕妇幼保健院的优势学科建设策略展开讨论,促进妇幼保健院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不断完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日益成熟,孕妇学校对增长孕产妇保健知识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社区医院以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而孕产妇对保健服务需求趋向多样性、专业性和安全性变化发展,较难满足孕产妇保健服务需求,基于社区中医药服务便捷、有效特点,本研究探索社区医院孕妇学校融入中医保健服务的宣教模式,既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也提高社区医院孕妇学校参与率。  相似文献   

13.
2002年项目地区42个贫困县妇女保健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项目县妇女分娩前后所接受的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 ,评价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并提出促进母亲安全分娩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结果 :产前检查率均在 97.1%以上 ,产前检查地点主要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53 .1% ,住院分娩率逐年在提高 ,住院分娩地点仍以乡卫生院为主占 40 .6% ,但仍有少数孕妇在家分娩。结论 :由于我国西部 42个项目县的大部分地区较为贫困 ,交通不便等问题 ,仍有一些孕妇在家分娩 ,村接生员仍是主要的接生者。怎样提高住院分娩率 ,保障母亲婴儿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还需加强宣传力度 ,以此来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方法:随机抽取1 600户居住于卢湾区的0~6岁儿童及其家庭,用填表法入户调查基本情况,完成有效问卷1 573份。结果:调查表明本市户籍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维持在较高水平,流动人口孕产妇婚检率、家长接受育儿教育指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儿童近两周患病率等指标已达到上海市居民水平。结论:卢湾区实行社区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后,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儿童主要保健指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近20年来,中国妇幼保健网络已成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挑战,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因此,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妇幼保健专业人才培训方法,充分发挥各地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优势和作用,培养既懂保健又懂临床的复合型妇幼保健人才,以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村妇女孕产期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对4271名0~1岁孩子母亲的孕产期保健情况作了调查。分析结果为:早孕检查率为88.02%。产前检查率为98.48%,前产检查次数≥5次占57.95%,住院分娩率为%,产后访视≥3次占231.68%。同时对影响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距乡镇卫生院的距离、孕妇的卫生知识得分和是否参加保偿制等是影响产前检查粢九的主要因素。建议应加强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不同类别助产机构产科服务提供情况及服务能力,对县妇幼保健院助产服务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全部助产服务机构2010年产科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重点对农村地区(县和县级市)中不同类型助产机构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助产服务机构中县妇幼保健院占6.5%,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床位数占辖区产科总床位数的18.1%,分娩数量占辖区分娩量的42.9%,平均每个县妇幼保健院年分娩为1 259人,高于县级综合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县妇幼保健院中能提供综合产科和综合新生儿科服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5.3%、61.9%,高于县级综合性医院83.1%、59.4%,并明显高于其他医疗机构32.4%、19.3%。结论:县妇幼保健院是农村地区助产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与其他助产机构相比,县妇幼保健院在助产服务提供数量和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以保证其职能的履行。  相似文献   

18.
郸城县通过重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医疗保障支持政策,形成党委统揽、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下设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医院的4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突出各集团的专科优势,集团间形成专科错位发展、良性竞争模式,进而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通过医共体建设,促进县级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不但控制了医疗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和“看病贵”难题。通过医疗体制改革,郸城县探索出一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改之路,持续提高县域医疗保障水平及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由“县级强”到“县域强”,形成了“县强、乡活、村稳”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对孕妇学校授课模式及课程内容需求情况。方法:对在汕头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听课的2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对孕妇学校授课的模式需求是多样化的,需求最高的为听讲座,其他依次为观看录像、与医护人员一对一交流、现场示范、模仿操作、参观产房、角色扮演等。②对孕妇学校课程内容需求最高的是新生儿喂养及新生儿的护理方面,其次是分娩知识及产褥期保健知识、胎儿发育过程及自我监护知识、孕产期营养、孕期常见问题应对知识方面。结论:顺应孕妇的需求,多安排孕妇最迫切需求的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更有效地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