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行走式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痛分娩产妇3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2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镇痛后分娩卧床,观察组采用可行走式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产后24 h泌乳量和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等。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行走式硬膜外麻醉配合用于无痛分娩减少了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比例,增加了产后泌乳,降低了新生儿窒息。方法安全有效,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次性导尿术在胎盘滞留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2016年发生胎盘滞留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生胎盘滞留时常规给予缩宫素或脐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处理胎盘滞留产妇时先采取一次性导尿术。对比两组产妇人工剥离胎盘术发生率、胎盘剥离完整率、尿潴留发生率以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人工剥离胎盘发生率降低,胎盘胎膜剥离完整、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纠正胎盘滞留中采取一次性导尿术,可使胎盘胎膜剥离完整、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人工剥离胎盘发生率降低,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平产妇产后自行排尿中的应用。方法:200例平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入院、产前、产中、产后全住院过程采用护理干预,包括护理心理干预和护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为传统临床观察处理,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和执行留置导尿以及产褥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尿潴溜为2例(2%),对照组发生尿潴溜为12例(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执行留置导尿数为0例(0%),对照组执行留置导尿数为6例(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护理干预在产后自行排尿中的应用,有利于产妇自行排尿,减少尿潴留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间歇导尿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分娩镇痛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4月于医院进行分娩镇痛的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分娩后对孕妇实施间歇性导尿为核心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排尿情况(自行排尿、留置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产妇对于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3.24±1.52 h)短于对照组(5.35±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与尿潴留的发生率(0.00%、3.92%)均低于对照组(11.76%、17.65%),自行排尿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14±0.52 d)短于对照组(4.55±0.5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间歇导尿为...  相似文献   

5.
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菊梅  许燕 《现代护理》2007,13(23):2227-2228
目的为探讨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产后≥5h不能自行排尿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取隔盐、隔姜灸,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热敷、诱导、按摩等排尿方法,观察2组排尿时间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30~60min排尿率达98%。对照组排尿率达52%,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盐、隔姜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因产后尿潴留而留置尿管的导尿率,减轻了产妇痛苦,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导尿率、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产妇尿潴留症状,减少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产后尿潴留防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6月我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03例为对照组,2014年7月~11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33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FMEA模式管理,成立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分析,绘制流程图,找出4个潜在失效模式,计算危机值并制定改进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尿管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尿管率分别为3.97%、3.67%,对照组分别为6.61%、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MEA模式应用于产后尿潴留防范管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讨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将产后≥5 h不能自行排尿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取隔盐、隔姜灸,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热敷、诱导、按摩等排尿方法,观察2组排尿时间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30~60 min排尿率达98%.对照组排尿率达52%,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隔盐、隔姜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因产后尿潴留而留置尿管的导尿率,减轻了产妇痛苦,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产后因尿潴留留置尿管产妇实施出院后随访及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6年12月因产后尿潴留而留置尿管出院产妇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例。对两组产妇均提供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交代产妇按时间回院更换尿袋及拔尿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加强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率及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随访及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留置尿管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利于产妇排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刘瑾 《当代护士》2018,(6):94-9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80例采用分娩镇痛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预防尿潴留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早期干预方法是通过循证护理模式总结尿潴留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疼痛护理,早期康复理疗加诱导排尿,早期识别及处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24 h内阴道出血量、导尿率、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导尿率观察组为2.63%(5/190),低于对照组的15.26%(29/190),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为5.26%(10/190),低于对照组的20.53%(39/190);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5.79%(182/190),高于对照组的75.26%(143/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产后护理,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拔管时膀胱充盈状态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留置导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膀胱空虚时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患者自觉尿意强烈难忍时拔除导尿管.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尿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26.7%,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平产及助产后发生尿潴留的11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行导尿术,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尿路感染的发生及尿潴留解除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尿潴留解除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降低其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1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陈荣芳 《全科护理》2014,12(7):637-63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方法在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85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间歇导尿,对照组42例采取传统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病人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量及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尿所需护理时间少于对照组,导尿所需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方法用于解除骨科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可减少尿路感染发生,降低所需费用及缩短所需护理时间,效果优于传统留置导尿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产妇阴道分娩后尿潴留原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7年5月~10月我科49例阴道分娩后尿潴留产妇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后无尿潴留产妇7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从宫口开大4cm至胎儿娩出时间、活跃期梗阻原因、产后出血、产前导尿及首次排尿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宫口开大4cm至胎儿娩出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1);两组活跃期梗阻原因、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孕期保胎治疗、产前导尿、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产程从进入活跃期到胎儿娩出时间越长,尿潴留发生率越高,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显著增加。产前减少导尿、产后尽早促进排尿、做好保胎治疗患者的生活护理等措施均可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4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产妇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4例(3.33%),对照组产妇产后尿潴留14例(1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产后尿潴留7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46-6447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尿潴留产妇进行分析,针对尿潴留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结果:78例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者75例,留置导尿3例,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早期发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18.
刘红娟  刘丽霞  罗雪松 《妇幼护理》2023,3(22):5338-5340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产妇产时采用品管圈对降低产时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00例分娩镇痛产妇做为观察组(n=400).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400例行分娩镇痛产妇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评估两组产妇的产时尿潴留发生率、产时导尿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20.00%(P<0.05).观察组排尿正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时导尿率为5.0  相似文献   

19.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肛肠手术后并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和再行导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发尿潴留及再行导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肛肠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再发尿潴留及再行导尿的发生率,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