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AR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每鼻孔每次2揿(每揿含曲安奈德55μg),1次/d;B组口服孟鲁司特片10mg/次,1次/d;C组患者同时给予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和口服孟鲁司特片,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前3组血IL-6、尿LTE4含量相似(P〉0.05);治疗后,C组血IL-6、尿LTE4含量降低较A组、B组更明显(均P〈0.05)。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u=4.19,P〈0.05)和B组(u=3.98,P〈0.05)。结论联合应用曲安奈德鼻喷剂、孟鲁司特片治疗AR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12周后对气管炎症和再次喘息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6—24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孟鲁司特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维持治疗(4mg,每晚1次口服,治疗12周)。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除外特应症及近期呼吸道感染者。治疗前和12周后检测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总IgE(T-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在门诊及电话随访12个月内统计两组再次喘息患儿例数。结果两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CysLTs、ECP和FeNO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CysLTs和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ECP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孟鲁司特组治疗后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孟鲁司特组治疗后CysLTs和FeNO水平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水平(P〈0.05)。孟鲁司特组在12个月内累计再次喘息患儿例数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28)。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治疗后予孟鲁司特维持治疗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减少喘息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80例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替利嗪片10mg,1次/d,连用3周。治疗组患者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1次/d,连用3周。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16,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2例,恶心1例;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症状较轻。两组治疗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26,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AR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纠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金铃  凌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31):43-44,4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及疗效。方法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酮替芬片(0.5~1)mg/次,2次/d。实验组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5mg/次,1次/d。疗程均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IL-6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实验组下降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29,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中分别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和2例,症状较轻,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18,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作用与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肝素钙治疗组(32例)和对照治疗组(30例),另设非HSP对照组25例,追踪监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B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从而判断肾损害的情况。结果:HSP两组在治疗前尿Alb、尿β2-MG和尿Ig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后,肝素治疗组尿Alb、尿β2-MG和尿IgG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P〈0.01或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素钙治疗组有3例出现尿常规异常,而对照治疗组有9例出现尿常规异常,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4.22,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患儿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84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病毒、解痉平喘和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2mg,睡前口服,连用8周。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血清CysLT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OS);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46,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随访半年和1年内的喘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54和5.59,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并能减少喘息复发率,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CysLTs水平、减少白三烯的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布地奈德组各46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孟鲁司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的临床症状如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孟鲁司特组改善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组(P〈0.05)。孟鲁司特组、布地奈德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血清中IL-4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IFN-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孟鲁司特组的IL-4、IFN-γ、IFN-γ/IL-4比值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布地奈德,可能与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科门诊明确诊断的CVA患儿共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3组,分别予以口服孟鲁司特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Mon+Flu组)、单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Flu组)、单用口服孟鲁斯特钠(Mon组)。观察用药8、12周后3组患儿的咳嗽症状、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24周随访患儿咳嗽症状的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8周后,Mon+Flu组咳嗽评分(1.1±0.7)明显低于Flu组(1.7±0.8)、Mon组(1.6±0.8)(t值分别为4.973、4.353,均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P〉0.05);Mon+Flu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93.4±15.8)明显高于Flu组(87.4±11.0)和Mon组(86.5±9.8)(t值分别为2.804、3.315,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9.8±15.4)明显高于Flu组(84.9±13.4)和Mon组(85.1±12.3)(t值分别为2.126、2.124,P〈0.05),后两组间FEV,%、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5、0.082,P〉0.05)。②治疗12周后,3组患儿咳嗽评分、FEV,及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③3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026,P〉0.05);④3组患儿复发率不全相同(x。=10.445,P〈0.05),即Mon+Flu组(3.85%)和Flu组(5.26%)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低于Mon组(17.33%)(X。=7.428、5.505,均P〈0.05),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8周时疗效优于单用,但在用药12周后联合用药不再具有优势。联合用药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复发率相当,均低于单用孟鲁司特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素对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探讨肝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检测血浆VEGF,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MA和β2-MG,比较35例肝素组HSP早期肾损害患儿和31例对照组HSP早期肾损害患儿治疗前后VEGF、MA、β2-MG变化;并临床追踪观察3个月。结果:①肝素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MA、β2-MG分别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肝素组VEGF、MA、β2-MG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随访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肝素组较对照组有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肾损害持续时间比较肝素组较对照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HSP患儿VEGF和MA、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406,P〈0.05。结论:肝素能降低HSP早期肾损害患儿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缩短肾损害的时间,对HSP肾损害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符少萍  叶华  李莉 《中原医刊》2013,(23):36-37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在变异性哮喘(CVA)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组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桔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共4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CVA症状,孟鲁司特钠能够达到ICS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治疗CAV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尿白三烯E4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仙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及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10 mg,1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清TGF-β1和尿LTE4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TGF-β1和尿LTE4水平[(78.72±20.46)、(117.64±32.75)pg/,mL、(187.21±56.74)、(258.75±47.95) ng/L]较治疗前[(147.25±43.27)、(150.26±41.62)pg/mL、(321.72±74.35)、(319.22±81.62)ng/L]均明显下降(P<0.01或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x2=4.6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作用与其能降低患者血清TGF-β1和尿LTE4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白三烯E4(LTE4)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40例鼻咽分泌物RSV抗原阳性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4 mg,分别于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尿LTE4水平,并观察两组喘息缓解所需时间。另选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尿LTE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LTE4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喘息缓解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降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LTE4水平,降低喘息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1吸/次,2次/d.孟鲁司特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 mg,1次/d,口服,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t=3.16、3.57、2.87、2.27、2.43、1.35,P<0.01或P<0.05),且孟鲁司特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t=2.35、2.39、2.15,μ<0.05);同时孟鲁司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x2=4.22,P<0.05);对照组和孟鲁司特组治疗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5.88%)和5例(14.71%),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与降低hs-CRP、IL-4和TNF-α水平、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何捷  任疆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75-7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 mg,1次/d,口服,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较前均有明显下降(t=4.19、3.31、2.87、2.41、2.27、2.12,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t=2.41、2.31、2.17,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χ2=6.65,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作用机制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纠正患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修复功能的调节紊乱,抑制气道重塑过程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患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尿白三烯E4(LTE4)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22例急性期、恢复期喘息性疾病患儿(喘息组),20例急性期非喘息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喘息组),20例健康体检儿(正常对照组)血清IL-4、IFN-γ及尿LTE4水平,分析IL-4与IFN-γ的比值,分析IL-4、IFN-γ与尿LTE4的相关性.结果 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水平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尿LTE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与非喘息组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恢复期血清IL-4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LTE4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15.86,P<0.01);恢复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急性期明显下降(t=4.14,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t =5.94,P<0.01).喘息组急性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82,P<0.01),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81,P<0.01).结论 IL-4、IFN-γ及LTE4可能共同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气道炎症反应,喘息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应用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吸入丙酸氟地卡松125μg/次,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组除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外,同时睡前予口服孟鲁司特4 mg 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咳嗽症状和咳嗽对患儿睡眠、日常行为的影响。结果: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有效率(7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2,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P〈0.05),且未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营养脑细胞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t=2.23、2.31,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3.02、3.26,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t=2.29、2.33,P〈0.05);两组患者CN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有明显上升(对照组治疗前后,t=2.21、2.29,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3.41、2.91,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t=2.39、2.21,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2.5%)(χ2=7.41,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尽早恢复,促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钩藤饮子合小青龙汤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白三烯D4(LTD4)、C4(LTC4)及尿白三烯E4(LTE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钩藤饮子合小青龙汤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LTD4、LTC4、LTE4、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IgE)]、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6个月内预后。[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PEF、FVC水平升高(P<0.05),外周血LTD4、LTC4、LTE4、血清EOS、IgE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随访,对照组有13例复发,复发率26.00%,观察组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藤饮子合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临床有效、安全,可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近远期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组各51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常见症状(咳嗽、咽痛、喉痒)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IgE、IL-4水平;治疗结束后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99,P<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χ2=6.353,P<0.05);常见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EOS、IgE、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1年的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近远期效果较好,不仅改善症状,而且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江志贵  李微  吴洁  杨翠艳  刘玲 《医学综述》2012,18(23):4051-4053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乌体林斯)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HSP患儿随机分为草分枝杆菌组(n=38)和一般治疗组(n=3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草分枝杆菌组加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预防HSP复发的疗效及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另取15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健康对照。结果草分枝杆菌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HSP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及CD4/CD8低于健康组(P<0.05),IgA高于健康组(P<0.05)。草分枝杆菌组经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而IgA低于一般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内注射对预防HSP复发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HSP免疫异常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