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正常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流,称为生理性反流。GER可以引起临床症状,甚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当出现胃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和(或)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时,也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GERD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006年蒙特利尔会议提出了反流性咳嗽综合征的定义。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生率为5%-41%,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普瑞博思、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宁夏自治区医院(750021)郭爱玲于晓兵王铁武刘建芳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酸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1〕,此病临床上常见。我院自1996年1月~11月共做胃镜检...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三大症状。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通过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是否有破损,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即RE)和内镜阴性GER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评分(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GERDQ)对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GERD青少年患者200例作为疾病研究组,体检中心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填写GERDQ评分问卷,仅GERD疾病组行胃镜检查,分析胃食管反流病评分与胃镜结果相关性。结果:GERDQ评分诊断GERD敏感度为91.5%,特异性为96%,胃镜检查GERD敏感度为86%,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R=0.913。结论:胃食管反流病评分( GERDQ)对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政 《疑难病杂志》2008,7(10):620-620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GER)成为儿科常见且重要的临床问题。此症状多发生于新生儿时期,尤其早产儿更多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大量反流可致猝死。现就我院新生儿科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因胃食管反流致猝死的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和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差异。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及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填写临床调查表,行胃镜等检查,分析两种证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的差异。结果: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临床症状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合并胆系疾病发生频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食管黏膜炎症程度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内镜下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发生频率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与肝胃郁热证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病史及内镜下表现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合并病史情况及内镜下表现可为临床准确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太和医院耳鼻咽喉门诊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9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泮托拉唑组)、B组(铝碳酸镁组)、C组(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B组(P〈0.01);3组患者治疗前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RSI和RF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A、B组与同期C组比较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咽喉炎优于单一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法:选取14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多潘立酮组(72例)和联合用药组(72例),记录患者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痛等症状积分变化,治疗24小时后胆汁反流情况,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4d 后,联合用药组患者恶心、上腹痛和腹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多潘立酮组(P <0.05),但最长反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复发率(8.3%)也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五花芩钱汤治疗胆热犯胃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胃镜检查及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诊断为胆热犯胃型NERD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五花芩钱汤口服,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和24?h MII-pH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在治疗口苦咽干、心烦失眠症状上治疗组更具优势(P<0.05~0.01)。24?h食管MII-pH监测结果,治疗后2组反流物的酸碱性及德米斯特(De-Meester)积分(除对照组弱碱反流外)均有改善(P<0.01),组间比较,在酸反流与弱酸反流的改善方面2组疗效相当(P>0.05),在弱碱反流方面,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De-Meester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花芩钱汤对胆热犯胃型NERD相关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抑制NERD患者弱碱反流更具明显效果,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药方剂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n=60)和中医组(服用和胃降逆汤治疗,n=60),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复发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远期复发率(16.67%)显著高于中医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物,可广泛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烧心等症状或并发症。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还可引起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的损害。以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并不少见,极易发生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以慢性咽炎症状为主的68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继卿 《中外医疗》2009,27(12):86-8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笔者临床治疗9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2-55
目的 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 以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rGERD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42 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 岁)58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特征、食管动力学特征、反流特点。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BMI 指数、吸烟及饮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胸痛、上腹部不适及慢性咳嗽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LESP 及LEPP 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rGERD 患者存在明显的食管动力学异常,且该类患者的反流主要是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新生儿GERD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的短暂松弛,其他与新生儿GERD有关的因素还有胃排空延迟和腹内压增高。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本院NICU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97-97,99
目的通过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探讨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诊治的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制酸剂、胃动力药物(西沙必利)、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抗反流屏障的破坏、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等,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联合用药可以更好的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食管炎的愈合,有利于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进行临床观察,随机按年龄组筛选425例单纯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中观察组664例及所有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胆囊病变。结果1328例中,男性797例,女性531例,男/女≈1.5/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651例(49%);合并胃溃疡86例(6.5%);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2例(31%);合并复合性溃疡122例(9.2%);合并其他57例(4.3%)。观察组中Hp(+)298例(22.44%),对照组中Hp(+)147例(33.65%),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胆囊疾患的检出率为221例(33.3%),高于对照组的72例(16.9%)。结论不论男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合并胆囊疾患者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8.
应用餐后食管3小时pH监测技术临床检测22例,其中正常对照组7例,反流症状组15例。检测指标:反流指数(GERI)、反流总时间(GERT)、反流率(GERT%).结果表明:正常组各项指标均值均明显佩于症状组(P<0.05~0.01)。以正常组各项指标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为阈值,判定病理性反流。结果症状组的阳性检出率达80%,正常组为14%(P<0.05)。  相似文献   

19.
佟晗 《中外医疗》2011,30(5):105-10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内胆汁反流消失率为36例,占92.31%,对照组为29例,占74.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优思弗联合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超声造影在老年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 取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湖南省人民医院32 例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老年患者(DGR 组)和26 例同 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动态观察两组幽门口的反流情况。比较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 次数及反流时间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特异性、敏感性及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 确定诊断截断点。结果 ①两组反流次数、幽门口内径及反流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 ROC 曲线分析表明,幽门口内径特异性为96.2%,敏感性为87.5%,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3 ;反流次数 特异性为96.2%,敏感性为90.6%,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9 ;反流时间段特异性为80.8%,敏感性为90.6%,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5 ;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超声造影可诊断 DGR,能为临床对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肺等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诊断DGR 提供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