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为多层叠置气藏,自上而下主要由4套含气砂体组成,共分为JS21、JS22、JS23、JS24四个气层,埋深为2200~2500m,平均孔隙度为10.2%,属低-中孔储层,试井解释有效渗透率低于0.1×10-3μm2,属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新场沙二气藏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534.35×108m3,动用地质储量445.08×108m3,累计采气量120.35×108m3,优质储量已全部动用,解释级别较低的致密砂岩气层动用程度较低。随着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的进步,在以前难动用的储层上建产,将成为该气藏稳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质参数对油气的不同响应特征,建立了超平衡钻井条件下气测值的校正与恢复方法、地质指标权重评价等录井解释评价新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原来解释级别较低的致密砂岩气层潜力进行了再评价,筛选出了该类气层的潜力级别,为老井挖潜和气藏后期开发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旭  李祖友 《中外能源》2010,15(6):52-55
廖家场区块位于洛带气田的北东部,主力气藏为遂宁组气藏,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开采过程中表现出了单井产量不均衡,气井产量和井口压力快速递减(90.7%的气井井口油压已经低于2.5MPa,77.8%的气井产量小于O.5×10^4m3/d),单井动态控制半径小(平均为203m),单井控制储量低(平均为0.15×10^8m,),地层压力不均衡下降,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动态特征。为提高气井的贡献率,尽可能实现稳产,对现有生产井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后,建议尽快在廖家场区块内改造一条低压输气管线或开展增压开采工作,解决管网压力波动对气井产量的影响。通过气藏潜力分析,建议在井间距较大的井区部署加密调整井,提高井间的储量动用程度:在地层能量相对较高的气藏东部区域部署扩边井,进一步探索气藏的分布范围,动用存在于气藏边部的部分低效储量。  相似文献   

3.
川西气区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直井或水平井压裂后才能获得工业天然气产量,措施后产量压力递减快,采收率低,加密调整井对邻井干扰严重。为厘清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后地层压力分布,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气藏采收率,提出了Voronoi网格数值模拟法,建立了压裂井数值模型,研究了致密砂岩气藏压裂井地层压力在横向及纵向上的分布,分析了气井的配产、生产时间、地层渗透性等因素对地层压力剖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面上,地层压力在压裂裂缝方向和垂直于裂缝方向上渗流不对等,形成椭圆渗流区域;纵向上,压降梯度与气井配产、生产时间成正相关,与地层渗透率成负相关。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沙二1气层在压裂裂缝方向上,在距井筒60~100m气层中,压力降占生产压差的80%左右。基于地层压力分布特点,采取了部署菱形井网的加密井、优化气井配产及低产水井间开管理等措施,实施后剩余储量区得到有效动用,提高了采收率,延长了气井稳产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娜 《中外能源》2012,17(12):57-61
阿拉新、二站、白音诺勒气田自1991年向齐齐哈尔平稳供气21年,气井一直按需生产,长时间反复开关井,造成年地层压力下降速度和气井生产压差过大.长期超产会使气田见水速度加快,稳产年限缩短,影响气田最终的采收率.为了制定不同气田合理工作制度,重新对阿拉新、二站、白音诺勒气田的历史生产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分析得出的气藏驱动类型、水侵状况,提出了制定气田合理工作制度的建议:阿拉新气田为疏松砂岩气藏,气井易出砂,最大生产压差不宜超过0.15MPa之内,预计稳定生产年限为16a;二站气田生产过程应适时采取排液、改造地层等措施,以利于发挥其潜能,预计稳定生产年限为10a;白音诺勒气田为强水驱气藏,合理控制控制采气速度即合理采气量,采气速度控制在3.0%以内,合理采气量应控制在(2.3~2.6)× 104m3/d,预计稳定生产年限为9a.  相似文献   

5.
中江气田高庙区块JS_3~(3-2)气层单井测试产能及生产情况在区域上差异较大;气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气层测井解释孔隙度为6.4%~14.0%,渗透率为(0.03~0.86)×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气藏目前正处于开发建产早期阶段,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尚不明确。利用录井、测井、薄片、测试及试采分析资料,对JS_3~(3-2)气层产能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JS_3~(3-2)气层3条河道实测地压系数各不相同,河道之间储层连通性较差,西部河道气井产能低,东西向河道及东部河道气井产能较高,地压系数高低与气井产能之间无明显对应关系;JS_3~(3-2)气层气井产能主要受气井构造相对位置、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有效厚度共同控制,单条河道内构造位置相对较高,孔、渗性能相对较好,储层有效厚度相对较大的气井产能较高。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7年底,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6008×108m3,年产气超过60×108m3,成为中国石化"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的重要资源基础。平桥区块位于涪陵页岩气田西南部,以区块内重点评价井JY18A-6井岩心观察结果为基础,开展岩心描述工作,分析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和裂缝发育特征;以岩心取样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开展有机质丰度、储集特征、岩石力学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平桥区块五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段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02%,孔隙度平均值4.52%,脆性矿物含量平均值56.65%,含气量平均值2.37m~3/t;主力气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孔隙度平均值5.06%,脆性矿物含量平均值66.33%,含气量平均值3.17m~3/t;具备较好的地化、储集和后期压裂改造条件,含气性较好。2017年平桥区块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389.17×108m~3,是涪陵页岩气田后续开发的有利接替区块。  相似文献   

7.
卫城零星气藏为被断层复杂化的中孔、中渗常温常压低凝析气藏,储层物性较好,非均质性较弱,探明含气面积4.44km2,天然气地质储量7.12×108m3,可采储量4.94×108m3。目前,该气藏已进入开发后期,整体上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均较高,气井低压低产,积液间开,停产井多,井筒结盐、结蜡现象严重,稳产难度大。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各断块结合部为重点研究工区,利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和构造-测井非线性约束储层反演等技术,分析构造形态,描述储层分布,优选有利目标,形成了复杂断块气顶零星气藏开发研究技术,实现了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动用和已动用储量剩余资源的有效挖潜。通过精细构造研究,目前共提出5个有力目标区,部署调整井2口,侧钻井3口,实际投产新井3口。3口井当年累计产油1058t,产气504×104m3,当年投入按总投入的1/4折算,为500万元,当年累计创效2118万元,则投入产出比达1:4.2。  相似文献   

8.
典型复杂断块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砂体规模小且分布零散、储层物性差、单井井控储量低的特点。松辽盆地汪家屯气田处于开发中后期,大部分气井已进入低产、低效阶段,储量挖潜及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为解决气田开发瓶颈难题,从断裂、砂体及成藏等角度开展了气藏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源断裂控制气藏的纵向发育部位和横向展布;砂体发育规模、厚度及物性决定气藏富集程度;断层和砂体的空间分布对气藏具有分隔作用;油气差异运聚控制流体空间分布。为提高气田整体的储量动用程度,在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气田开发特征,提出5项挖潜的技术对策:精细构造与储层描述,优选挖潜部位加密布井;老井措施改造,挖掘增产潜力;利用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有效保护储层;增压开采试验,提高流体流动能力、延续气井生命周期;开展水平井及老井侧钻水平井试验。  相似文献   

9.
最大的陆上气田:世界陆上最大的气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的鸟连戈伊气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的普尔河岸,地处高纬度,近北极圈,又有“极地气田”之称。探明储量8.06×10^12m^3,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有15个砂岩气层,产层总厚176m,平均孔隙度20%。储气构造为平缓对称的背斜圈闭,宽20km~30km,长180km,圈团面积超过5000km^2。  相似文献   

10.
长庆气田气井井口压力在6~25 MPa,而气田集输压力一般在4~10 MPa,常常进行节流降压生产,导致气井压力大大浪费。结合气井生产特点和气田生产工艺现状,研究并研制出压差发电装置,室内实验在压差0.8 MPa,气量3 500 Nm~3/h,平均发电能力10.0 kW。苏里格气田SX-4A井进行试验,在压差0.6 MPa,气量6 200 Nm~3/h平均发电能力8.8 kW。寻找到了气井余压利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加密井井间干扰影响因素及对邻井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溪庙气藏是新场气田主力气藏之一,随着气藏进入开采中后期产量递减阶段,表现出储量总体动用程度低、动用不均衡的特点,结合沙溪庙气藏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储量分布情况,通过采用加密调整井网的方式,解决气藏单井控制储量较小、产量递减快、气藏整体采出程度较低的问题。由于新场沙溪庙气藏属低渗致密气藏,自然产能较低,大部分井都需要通过加砂压裂才能获得产能。随着加密调整井的增多,井距逐年缩短,加砂压裂过程中对邻井产生井间干扰现象越来越多,表现为生产井受加砂压裂井的影响,其压力、产气量、产水量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生产井返吐泥浆或出砂。分析认为,新场气田沙溪庙气藏的井间干扰与井间距、井方位、天然裂缝系统密切相关,大部分井在裂缝延伸方向上对邻近生产井产生干扰,井间干扰对邻近生产井产能影响不大,76%的井受影响后可恢复产能或增产,21%的减产井多为短期减产井,从长期生产情况看对产量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吉林油田长岭气田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埋藏深,温度、压力高,产气量大,CO2含量高,为15%~30%,CO2平均分压高,最高达11MPa,腐蚀性较强,对于完井管柱、井下工具等的防腐和气井安全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兼顾经济性和防腐要求,长岭气田在综合考虑产气量、临界携液流量、临界冲蚀流量和强度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油管直径选型;设计了两种类型的采气完井管柱,即:低产、低CO2分压气井采用可取式完井管柱,高产、高含CO2气井采用永久式完井管柱;在采气过程中应用了高等级耐蚀材质管柱、气密封封隔器、加注油套环空保护液等防腐措施,并加强了对气井腐蚀的监测和检测;制定了含CO2天然气开发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给出了长岭气田含CO2天然气开发建议安全防护距离,为同类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景琛 《中外能源》2024,(2):63-68
大牛地气田自实施井口增压排采工艺以来,共应用单井井口增压10口井。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增压气井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对增压后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变化缺乏深入研究,对增压排采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低效井原因、治理措施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总结优化设备选型、制定合理配产制度,系统分析增压气井生产特征,对比10口井增压前后的生产时率、压力、产量、井筒梯度、弹性产率、动态储量等指标,综合评价增压排采效果。单井井口增压后气井生产可分为定产降压、定压降产、低压低产三个阶段。10口井增压后日增产2.5×104m3/d,年累计增产348×104m3,生产时率提高25.9个百分点,生产情况明显好转。单井井口增压的10口井中,有7口井增压效果达到预期,针对3口未达预期的低效井,分析明确低效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川西气田中浅层主力气藏平均有效渗透率大多小于0.1×10-3μm2,具有典型低渗致密气藏特征.对于低渗油气藏渗流过程中应力敏感的影响程度,目前在国内外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低渗透储层存在着较强的应力敏感性;也有学者认为储层岩石越致密,其对应力的敏感程度越低.地层压力变化可以作为验证低渗气藏是否存在应力敏感的重要参数.川西气田多数气井需压裂投产,因此本文仅针对压裂气井建立产能方程,并进行优化,从而建立物质平衡与方程优化法.利用物质平衡与产能方程优化法对CX135井,新场沙溪庙组气藏以及马井蓬莱镇组气藏的部分气井地层压力进行分析,发现考虑应力敏感和不考虑应力敏感计算所得的地层压力、无阻流量很相近,误差在5%以内,这说明应力敏感对川西低渗气藏气体渗流的影响较小,在产能计算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气田     
气田是天然气田的简称,是受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控制的圈闭面积内,一组气藏的总和。有时一个气田仅包含一个气藏,有时包括若干个气藏,还可能有油藏。世界上有天然气田2.6×104个,探明储量142×1012m^3,最大的气田是俄罗斯的鸟连戈伊气田,储量为8.1×1012m^3。  相似文献   

16.
近40年来纳木错水面面积及蓄水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识别纳木错的水面面积及蓄水量变化,运用1976~2015年期间7期典型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法提取了不同时期纳木错的水面面积,同时结合其库容—水面面积关系曲线,计算得到各时期的湖泊蓄水量并分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纳木错蓄水量增加了97.85×108 m3,增加比例达到9.93%。总体扩张情况分为1976~1996、1997~2009、2010~2015年3个阶段,各阶段面积变化速率分别为1.37、4.74、0.13km2/a;水量变化速率分别为1.47×108、5.20×108、0.14×108 m3/a。其中1997~2009年扩张速率最快,而近6年来纳木错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扩张趋势。研究成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地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川西须家河组二段气藏气井产能差异大,气井普遍产水,仅有41.00%的气井具有无水采气期,且无水采气期短,为7.13~23.2个月,无水期采出程度低,平均为13.84%,见水后稳产变差,单位压降采气量不足见水前的10.00%;生产动态表明,局部井区具有连通性;气井见水后,通过调整气井工作制度、人为激动气井会加速气井生产形势的恶化。分析认为,气藏水侵后气井产量及压力迅速降低的原因是绕流形成封闭气和渗流通道被斩断,气井水侵后采取降产或提产的开采方式均不可避免气井压力、产量快速双降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践总结,提出并实施了有水气藏"保稳忌激、见水及排、区域治水"的开采技术思路,形成了基于分类配产的自然动态平衡管理、缓蚀泡沫一体化的排水采气、同一水动力系统内长期稳定的整体排采等技术对策,取得了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探明地质储量7643×10~8m~3,其中,中国石化涪陵气田6008×10~8m~3,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中国石油长宁-威远气田1635×10~8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1×10~(12)m~3,是常规天然气的1.6倍。在开采技术成熟、经济性适当时,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涪陵页岩气田规模的扩大、中国石油长宁页岩气双向外输通道全线贯通以及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川西地区已开发的侏罗系气藏进入低压低产阶段,普遍面临井底污染与井筒积液并存的问题。现有的净化剂与泡排剂性能单一,净化后不利于气井顺利返排。常规的净化剂与泡排剂组合使用,药剂用量大,成本较高,同时还会增加井筒积液量,加大气井负担。为此,本文根据气井井底污染机理,提出了净化排液一体化技术新思路,引进了井底净化与排液复合药剂。通过开展室内实验评价,该复合药剂具有降黏、溶解与起泡、携液综合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气井井下泡排乳化液形成,提升气井井底污染物净化后返排效果,达到低成本保稳产的目的。通过对气井井筒污染与积液的诊断,优选出8口气井,试验后平均单井油套压差缩小0.3MPa,平均单井产气量增加0.05×10~4m~3/d,取得较好的稳产、增产效果。取样观察返排液较常规泡排返排液更加清澈、流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庆凡  张玲  庄丽 《中外能源》2009,14(1):41-48
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原油地质储量中的72%、经济可采储量中的87.4%以及累计探明气层气地质储量中的37.4%、经济可采储量中的42.3%已投入开发。全国原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5809.83×10^4t。有15个盆地累计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它们的合计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03968.00×10^4t,平均储采比11.67.而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2.0%和84.8%。平均探明程度分别为43.5%和42.1%;待发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2.3%和76,6%。全国气层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4372.60×10^8m^3.在12个累计探明气层气地质储量超过300×10^8m^3的盆地中,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4326.11×10^8m^3,平均储采比40.3;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7.7%和88.7%.平均探明程度分别为19.0%和18.2%:待发现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5.3%和86.5%。我国油气储产量集中于大中型盆地,而且也是待发现资源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