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钢供电系统10 k V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化以来,雷击断线问题突出。绝缘导线在运行中,其总故障率为裸导线故障总数的15.3%,故障率大大下降,其中绝缘导线雷击事故占总事故数的36.8%,而雷击断线率为96.8%。因此,对10 k V架空绝缘线路的雷击断线开展技术研究,采取综合的防雷技术措施,大大降低了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故障率。分析了绝缘架空配电线路雷击断线的机理及危害,提出和实施了10 k V绝缘架空线路防雷击断线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德兴铜矿变电站35k V隔离开关故障,并对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隔离开关分合闸故障率高的问题,从变电站发生的各种分合闸故障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此因素进行攻关,在变电站实施攻关措施,并在各变电站加于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变电站35k V隔离开关分合闸故障次数多的问题,预防和杜绝不能正常分合闸跳闸现象,降低变电站故障次数,保障了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冷坑110k V变电站6k V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的现状,以及运行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有针对性地处理和解决方案,防止系统非故障设备长时间处于电压升高状态,进而引发多相接地短路,通过对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进行改造及新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应用,提高判断接地故障线路的准确率,从而实现线路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保障。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故易受到外界尤其是雷电的影响。为了保证架空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积极的进行线路避雷十分的必要,所以本文在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35k V线路在秦岭山区的实际运行状况基础上,探讨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目的就是要提高电力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城市10kV配网架空线路多为主分布在城郊两区结合部,其线路组成特点为架空绝缘线、架空裸导线及电力电缆线路混合构成,配网线路在日常运行中难免受到外界或一些客观存在的条件的影响发生故障,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10k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因此为了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或将事故隐患及线路缺陷清除于萌芽阶段,运行人员一方面应该把握线路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尽量缩小停电面积,减短停电时间,一方面应该利用有限的电网资金,改造网络中的薄弱点,制定并实施反事故措施,通过两方面工作不断促进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结合春季电气设备清扫,能源动力厂供电车间组织完成了35 k V第一降压站6 k VⅡ段母线系统的接地报警改造。在遇有线路接地故障时,值班人员借助后台监控微机发出的声光接地报警信息,能够快速判断接地故障线路,有效地提高了故障查找效率。为节省投资和基于线路保护选择性切除的考虑,第一降压站6k V系统各馈出线开关柜设计安装有两只电流互感器,因此,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只能采集到A相和C相两相电流,无法自产零序二次电  相似文献   

7.
对10 kV架空线路的常见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并对10 kV架空线路的反事故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10 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高压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指示系统在莱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有消弧补偿法和触点消弧法,消弧线圈补偿法适用于临时性接地故障;而触点消弧法则适用于处理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文章针对6~35 k 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问题,MXJD单相接地故障管理系统整合了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故障选线的准确率问题,并提供灵活、快速、有效的故障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东破35k V变电站位于德兴铜矿铜厂采区南麓,地处山区,变电站及供电线路容易遭受雷击,造成跳闸事故,通过分析现有防雷接地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脱扣式避雷器、铜覆钢接地极以及四极法测量接地电阻等防雷技术,优化变电站接地网施工技术,有效提升了采区供电设备的防雷水平,保障生产供电稳定,为山区易受雷击工况条件下供电设备防雷接地技术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ARM处理器的配电网故障选线系统,使用TMS320F28335设计DSP数据采集器,使用S3C2440设计ARM故障诊断机并将其作为算法处理核心,两者之间采用CAN总线通信。采用BP神经网络将每条配电线路故障前后五次谐波、小波能量和有功功率的故障测度进行数据融合对故障线路进行判断。该系统在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现场运行后,选线准确率高、运行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2.
零序故障是中压配网中一种常见的故障,为提高中压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推广一种智能型零序故障录波及综合诊断装置,主要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专家系统(ES)融为一体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零序故障录波及综合诊断系统可完整捕获故障发生前后所有零序信号的录波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即可对零序故障进行在线诊断及分析,从而大大减轻监控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陈庆杰 《宽厚板》2014,(6):45-46
针对舞钢220 k V变电站35 k V SVC空芯并联电抗器调匝环频繁烧毁的原因,主要从电抗器绝缘耐热等级、结构设计及绕制工艺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一起35 k V断路器分不开闸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查找,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6~35 k V中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系统过电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消弧消谐装置与零序电流相互配合的方式,在企业中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推广应用,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评价及不断的改进,有效的避免了系统过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电网改造工程不断深入,10kV等级城市配电线路供电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10kV配电线路供电方式的改变,不但增强了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有效降低了配电线路的跳闸率,同时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但采取新供电方式的城市10kV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也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在雨季、大风和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故障更是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现就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对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单相接地故障的预防、发生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起220 k V主变35 k V侧电缆头故障的情况,分析了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并对此起事故引起的孤网运行事故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供电系统孤网运行的控制措施和应对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以德兴铜矿富家坞35k V总降压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在矿山坏境中的富家坞变电站由于电缆头的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其无法实现优质、安全、可靠的供电目标的问题。针对施工材料选用和正确使用,以及压接工艺的把关,确保了电缆头制作合格。并探讨了所处工矿企业环境的变电站电缆头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俊 《铜业工程》2020,(1):95-98
从贵冶供配电潮流及继保装置配置入手,结合供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案例,对供电潮流中保护定值、保护时限进行核对,调整潮流中部分不相符线路继电保护动作级差,杜绝越级动作风险。对线路SEL保护装置动作逻辑、报警逻辑进行分析,增加零序过流、相间过流保护预警逻辑,实现故障时的预警功能,提高电源侧继电保护可靠性及故障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山220kV变电站作为德兴铜矿供电主站,其运行稳定性对整个露天矿山供电极其重要,近年来该站进行了主要设备的全面改造,但其相关的配套设施、联络站及用户侧设备老旧落后,导致整个矿山供电系统稳定性仍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和挑战。比如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故障高发、雷电活动频繁对系统防雷电考验、一些用电设备无规律性自动投入运行等等。基于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对露天矿山供电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