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芪桂枝五物汤源自《金匮要略》,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益气温经、活血通痹之功效。本方运用黄芪益气固表补中,桂枝治卫升阳,芍药养血和营,姜枣调和营卫,以达到益气温经通阳、扶正祛邪的目的,用于治疗血痹证,症见肌肤  相似文献   

2.
血痹,是由气血不足,复受外邪,血滞闭不通畅所致的肢体麻木证。其病机是由营卫气血虚少,经脉失于营养,阳气痹阻不能通行所致。而治疗麻木证的有效方剂首推仲景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黄芪益气固卫;桂枝、芍药并用以调和营卫;生姜、大枣资助桂、芍加强调和营卫之力;重用生姜是取其温煦更助芪、桂以达肌表,托邪外出。合而为剂,共奏益气通阳,养阴和营之功,从而促使机体阳气通、阴血行。营卫调和、麻木蠲  相似文献   

3.
黄芪桂枝五物汤乃仲景方.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黄芪补气固卫,桂枝通阳散寒为主,辅以芍药和营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其具温阳行痹,益气固表之功。用于治疗卫阳不固,汗出当风,风邪因袭,血行不畅之“血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挂枝五物汤主之。”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胃出血后中虚胃脘痛、产后气血不足自汗身痛等病  相似文献   

4.
刘凤玲  陈国英 《新中医》2001,33(9):65-6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补益气血,通阳行痹,调和营卫功效。笔者临床根据辨证论治,以本方为主,灵活加减,收效颇好,举验案3则如下。1湿疹张某,女,45岁,1998年9月初诊。全身瘙痒,头皮及腋下起丘疹,奇痒难忍1年,反复发作,屡治不效。诊见:表情痛苦,全身皮肤干燥,头皮及腋下红色丘疹密集,流黄水,结痂,伴口苦,舌紫暗、苔厚微黄,脉沉弱。证属营卫失调,湿邪侵袭。治宜调和营卫,除湿止痒。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30g,地肤子20g,桂枝、赤芍、白芍、当归、威灵仙、丹参、木瓜、白鲜皮…  相似文献   

5.
沈金花  陈正平 《光明中医》2012,27(6):1087-1088
陈正平主任中医师,崇尚中医经典,承袭"朱氏伤寒派",深知临证须重视验体辨证,治疗上以温阳扶正为主要治疗方法,临证擅用经方取效,擅长应用桂枝、肉桂类经方以温阳救逆,平冲降逆.他用药轻灵,擅用经方,屡起沉疴.黄芪桂枝五物汤原载于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入黄芪为主药.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阳行痹,芍药和营理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后世医家将此方应用范围扩而广之.  相似文献   

6.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09,29(8):743-744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此方温阳益气、调和营卫,对阳气虚欠、营卫不和之精神疾病,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7.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仲景的《金匮要略》,该方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益气温经、和经通痹,主要用以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素问·痹论》载:"营气虚,则不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合桂枝益气通阳,芍药养血合营,姜、枣调和营卫,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后血痹自通。  相似文献   

8.
汪波  谢小兰 《新中医》2002,34(1):61-61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益气、温经、除痹之功,原主治血痹证、笔者根据其益气通阳、调和营卫之功效,灵活运用治疗各类杂症,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1慢性荨麻疹 李某,女,56岁,1995年12月18日初诊。每年入冬后天气变冷,颜面部常出现大小不等风疹块,突出皮肤,色暗红稍灼热,奇痒难忍,抓之更甚,反复发作约10余年。曾予葡萄糖酸钙、扑尔敏。地塞米松等治疗,初时有效,不久即复发。诊见:颜面及手背出现大小不等风疹块,色暗红,口干欲饮,神疲乏力,夜难入眠,…  相似文献   

9.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红枣5味药组成。为治血痹证而设,功能通阳行痹,调和营卫。余临床凡辨属营虚卫弱之证,用此方化裁,常获良效,此介绍验案4则如下。1 1%#11多发性神经炎  相似文献   

10.
<正>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和营卫之功。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加味化裁治疗面神经麻痹、产后指掌麻胀、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收效良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陶嘉磊  袁斌  汪受传 《中医杂志》2018,(6):464-466,469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补气通阳、调和营卫的功效。汪受传教授秉着"有是证则用是药"理念,认为但凡患儿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少华等表现,辨证为气虚营弱者皆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运用,并列举了汗证、瘾疹、心悸、发热的医案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12.
詹学斌教授用桂枝汤临证治疗三则:冒风症误治案,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佐以健脾助运、养血补肾,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气亏损、营卫不和,治宜标本兼治,方用桂枝汤加味。颈椎骨质增生综合征,治宜调和营卫,养血补肾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味。  相似文献   

13.
黄芪桂枝五物汤今用徐卫平薛复霞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276500)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合营卫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满意,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是《伤寒论》太阳证的第一方,临床常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向着手,来治疗外感表虚证。本文从"营卫不和,卫表不固"角度来辨证有桂枝汤证加减症候的皮肤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附子汤等为例,只要方证合拍,临床常获奇效。  相似文献   

15.
王孝东 《河南中医》2012,32(12):1600-1600
应用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调和营卫,疏达表邪,治疗荨麻疹;柴胡桂枝汤加味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疗肌筋膜炎:五芩散加减通阳化气,畅达三焦,治疗蓄水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通阳行痹、调和营卫,治疗营卫俱虚的血痹证,症见肢体麻痹、肌肉关节酸痛,或中风后遗症等。笔者临床辨证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也取得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1荨麻疹案例1:患者,女,28岁,2009年6月23日初诊。患者2年来全身皮疹、瘙痒,反复发作,曾服用扑尔敏、强的松、维生素C等,药后皮疹一度消退,间有复发。3 d前出汗后吹海风而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多汗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营卫失和,腠理不固为导致多汗的病机之一,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敛汗,笔者采用桂枝加黄芪汤针治疗此病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赵云芝  阎琳 《新中医》1999,31(7):56-5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功能通阳行痹,调和营卫,治疗营卫俱虚的血痹证。笔者用于治疗感觉神经异常所致的病症,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1幻觉痛某妪,64岁,1998年1月15日初诊。双下肢幻觉痛6年。患者因风湿性...  相似文献   

19.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伍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心好 《四川中医》1997,15(6):55-55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油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原方为治血痹肌肤不仁之证而设,但笔者师仲景之法,取该方益气通阳,调和营卫之功,用治雷诺氏综合征、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虚劳性胃院病,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1.雷诺氏综合征王×,女,28岁,农民,1987年11月8诊。自述:两年前的冬季用冷水洗衣,突感两手指麻木,苍白,继则青紫,伴有痒痛,此后无论冬夏,只要接触冷水或冷空气,必发此症,每次持续数分钟,如双手放入温水中,或用棉物包裹,很快恢复原状,曾多次治疗无效,求诊于余。余携手…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齿冷:杨某,女,34岁,居民。1981年3月6日初诊。因患牙痛,服用黄连上清丸、抗生素等药,牙痛得止。之后,便觉齿冷,似有风吹,又服上药,齿冷有增无减,持续二月之久,甚是痛苦。现症:齿冷、乏力、脘腹时胀、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证为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拟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法。处方:黄芪30克,防风、白术各10克,桂枝、白芍各12克,炙草6克,姜枣为引。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