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在颌骨软骨肉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在颌骨软骨肉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K4在20例颌骨软骨肉瘤、8例骨软骨瘤和8例骨质增生中的表达。结果65.0%(13/20)的软骨肉瘤中CDK4呈阳性表达CDK4表达率随病理学分级的升高呈增高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DK4在骨软骨瘤和骨质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1/8)和0(0/8),且均与软骨肉瘤有显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Ets-1在2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 60%(12/20)的软骨肉瘤中Ets-1呈阳性表达,Ⅱ、Ⅲ级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P<0.05);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组(P<0.05);Ets-1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5%(1/8),与软骨肉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中有过表达,并与其病理学分级和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司晓辉  刘正 《上海医学》2001,24(3):173-175,T002
目的分析E2F-1在颌骨软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E2F-1在2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软骨肉瘤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65%(13/20),病理学分级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原发与复发病例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率为12.5%(1/8),与软骨肉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2R1在颌骨软骨肉瘤中过表达并可作为癌基因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抑癌基因P^53和P^16在软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蛋白检测对软骨肉瘤分级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P16基因蛋在21例软骨肉瘤中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53过渡表达和P^16阳性率分别为57.1%、19.0%,P^53阳性率与软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P^16缺失和P^53突变在软骨肉瘤中有协同表达。结论:P  相似文献   

5.
报道绞股蓝多糖(GPS)对小鼠肉瘤S-180和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用浓度为10g/L的GPS对荷瘤小鼠每12h灌胃1次,每次0.5ml,连续10d后测得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8.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浓度为20g/L的GPS用同样方法测得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3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GPS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随药物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对ECa-109细胞株的抑制率呈正相关,GPS的浓度为1g/L时,72h的抑制率为100%;GPS的浓度为2g/L时,48h的抑制率为100%。提示:GPS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PGE2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并为时间治疗学在骨科和口腔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时间生物学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法对幼龄大鼠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六个时序(0∶00、4∶00、8∶00、12∶00、16∶00、20∶00)的PGE2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二者的PGE2含量水平均呈现较强近日节律(P<0.05),且峰值一致(分别为-282,-279)。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PGE2在16∶00~20∶00与4∶00~12∶00时辰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检测具有近日节律的PGE2样品时,由于采集样品的时辰不同,检测结果将出现较大差异。下颌后髁突软骨中PGE2的近日节律将为骨科和口腔科的时间治疗学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PGE2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并为时间治疗学在骨科和口腔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时间生物学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法对幼龄大鼠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六个时序(0:00、4:00、8:00、12:00、16:00、20:00)的PGE2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二者的PGE2含量水平均呈现较强近日节律(P〈0.05),且峰值一致(分别为-282,-279)。血浆和下颌后髁突软骨中  相似文献   

8.
单眼剥夺幼猫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宏  贾启德 《医学争鸣》1997,18(5):458-460
目的:评估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眼睑缝合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应用PathfinderⅡ型视觉诱发电位仪记录正常(15只)和单眼剥夺(18只)猫生后7~8,11~12和15~16周龄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正常眼(NE)随视觉发育N1-P1波幅值逐渐增大,P1潜伏期值缩短.剥夺眼(DE)的N1-P1波幅值减少,NE/DE在PNW7~8(P<0.05),PNW15~16(P<0.01);而P1潜伏期值延迟,NE/DE在PNW7~8(P>0.05),PNW15~16(P<0.05).结论:单眼剥夺可造成剥夺眼N1-P1波幅降低,P1潜时延长,剥夺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N1-P1波幅较P1潜时对单眼剥夺造成的损害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测了20例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体动脉和肺动脉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体动脉血浆ET-1水平(57.00±8.89)pg/ml小于肺动脉血浆ET-1水平(75.92±17.36)pg/ml(P<0.001):COPD并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的(83.90±17.12)pg/ml明显高于COPD非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62.73±4.43)pg/ml(P<0.05);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PAPm)及肺血管阻力(PVR)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P<0.001;r=0.081,P<0.001),与心输出量(CO)、氧饱和度(SAT%)呈显著的负相关(r=-0.47,P<0.05:r=-0.79,P<0.001)。提示ET-1在COPD并PAH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的表达。结果提示:c-myc阳性表达中,大肠癌(7049%)明显高于正常粘膜(266%,P<0.05)。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阳性表达,而大肠癌有较高表达(7704%)。PCNA阳性表达中,大肠癌(4640±26.5)%明显高于正常粘膜(1512±5.44)%,P<0.0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4年生存率EGFR和PCNA表达>65%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CNA-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论表明:c-myc、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大肠癌细胞增殖有相关性。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85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型子官内膜增生bc1-2高表达,p53阴性表达。子宫内膜典型腺癌Ⅰ级、Ⅱ级和Ⅲ级bc1-2阳性分别为16/20例,5/8例和2/7例,显示bc1-2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p53阳性分别为3/20R例,3/8例和4/7例,显示p53蛋白表达随典型腺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子宫内膜癌bcl-2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果还提示,bc1-2和p53可能对宫内膜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不同浓度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经10-8mol/L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观察该反义核酸对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20、50μg/ml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11.9%和12.3%(P<0.05),21.6%和14.7%(P<0.01),36.3%和27.2%(P<0.01);对C-myc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1.3%(P<0.05),80.7%(P<0.05),92.5%(P<0.01);50μg/ml反义核酸对C-fosmRNA表达抑制率是79.7%,10、20μg/ml组无抑制作用。C-myc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内皮素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系依赖反义核酸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13.
动态观察电针穴位对创伤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手术创伤大鼠的模型,电针刺激"足三里"、"阑尾穴",经3H-胸腺嘧啶核苷孵育分析,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的功能及外围血β─内啡呔和皮质酮水平。结果:创伤组2、4、8、12h大鼠胸腔巨噬细胞(MΦ)分泌IL─1的功能明显增强(P<0.05,P<0.001)。各时期的血浆β─内啡肽(β─End)和皮质酮(cs)含量极明显升高(P<0.05;P<0.001),创伤大鼠经电针后,1、2、4h,IL─1显著升高(P<0.05),8h与正常大鼠巨噬细胞分泌IL─1的功能无区别,较创伤组大鼠提早4h恢复正常功能,β─End含量各时相均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皮质酮的含量1、2、4h明显低于创伤组大鼠水平(P<0.05;P<0.001)。结论:电针穴位对手术创伤引起的机体应激状态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剂对犬体内外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氧化氮在整体动物及培养的内皮细胞对内皮素-1分泌的影响。用药前缺氧时麻醉犬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及股动脉血浆内皮素-1(ET一1)分别为3.3±0.4kPa(1mmHg=0.133kPa)、68.7±10.2kPa·s/L、47.2±17.4ng/L。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可使急性缺氧时的mPAP和PVR增加到4.9±0.6kPa和160.9±34.6kPa·s/L(P均<0.01),其作用维持3小时,用药后60、120、180分钟缺氧时的ET一1分别升高到68.2±20.6、72.8±20.9、75.8±22.7ng/L,P均<0.0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结果显示,10-11mol/L及10-7mol/LL-NAME均可显著增加培养基中的Er-1浓度(P<0.05)。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ET-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ELP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沉默PELP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ELP1/MNAR)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LP1/MNAR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使用普通培养基和加入E2的培养基培养各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R下游靶基因c-fos,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转染后 PELP1/MNAR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下降86%和65%(P < 0.05)。转染后Ishikaw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P < 0.05), 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 (P < 0.05)。加入雌激素后,三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细胞S期的比例增加,转染组增殖抑制明显(P < 0.05),S期比例降低(P < 0.05)。转染组ER下游基因c-fos、cyclin-D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PELP1/MNAR的表达能能抑制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在G1期,下调ER靶基因蛋白表达,PELP1/MNAR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绞股蓝多糖(GPS)对小鼠肉瘤S-180和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①用浓度为10g/L的GPS对荷瘤小鼠每12h灌胃1次,每次0.5ml,连续10d后测得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8.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浓度为20g/L的GPS用同样方法测得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3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GPS用于体外培养的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43 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EBER-1 核酸原位杂交及LMP- 1 和p5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29 例EBER-1 阳性(67 .4% ) ,22 例LMP- 1 阳性(51% ),42 例p 53 蛋白阳性(97 %) 。EBER- 1 和LMP- 1 阳性率低分化癌( 分别为77 .8 % 和59.3 %) 高于角化型鳞癌( 分别为37 .5 % 和12 .5 % ,P< 0 .05) ,p53 蛋白阳性程度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也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EB病毒感染和p53 蛋白过度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用c-src基因产物pp60(c-src)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327)对胎儿胃上皮,成人胃上皮及病变,胃癌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胎儿胃上皮、成人胃上皮炎性增生、肠腺化生、胃癌pn60(c-src)阳性率分别为100.0%(12/12)、100.0%(30/30)、100.0%(16/16)和83.3%(40/48),均高于成人正常胃上皮(60.0%,12/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彼此之间pp60(c-src)表达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5)。肠型及弥漫型胃癌pp60(c-src)阳性率分别为100.0%(16/16)、68.8%(22/32),有显著性差异(P<0.025),其表达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癌旁组织pp60(c-src)阳性率及表达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c-src基因激活及pp60(c-src)表达量升高与胃上皮细胞增殖更新、转化恶变及胃癌发生有关,也与胃癌的分化和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给兔灌胃(ig)kappa-硒化卡拉胶( -SeC)38mg·kg~-1和亚硒酸钠1mg·kg~-1(均相当于Se0.45mg·kg~-1),结果显示 -SeC组血Se水平的AUC_0-72h为12.89±3.13mg·L~-1·h,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的8.66±1.20mg·L~-01(P<0.05); -SeC和亚硒酸钠组的Cmax分别为0.556±0.086mg·L~-1和0.493±0.091Semg·L~-1(P>0.05),Tmax分别为4.65±1.12h和3.47±1.07h(P>0.05).ig后24及72h,心、肝、肾、肺及软骨中的Se含量, -SeC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或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培哚普利(Perindopril)降压治疗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测定2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稳定代谢产物NO-2/NO-3(NO-x)水平。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血浆ET水平从(74.05±11.09)×10-9g/L降至(62.09±12.51)×10-9g/L(P<0.05);ET/NO-x比值从(1.21±0.38)明显下降至(0.72±0.18)g/L(P<0.05);而NO-x水平明显升高,从(69.90±24.45)μmol/L升至(97.59±20.55)μmol/L(P<0.05)。提示:培垛普利的降压作用可能部分要归于ET和NO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