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由苯甲酰氮产生的[7H5O]^2+.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子反应及碰撞诱导妥离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反应,讨论了离子的结构及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该离子主要以保持苯环或苯环上H迁移到侧链的结构存在。用在碰撞室上加电压的方法,排除了CID和ECID谱中单分子解离产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由苯甲酰氨产生的[C_7H_5O]~(2+·)双电荷离子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及碰撞诱导解离(CID)和电子捕获诱导解离(ECID)反应,讨论了离子的结构及电荷分离过渡态的结构,该离子主要以保持苯环或苯环上H迁移到侧链的结构存在。用在碰撞室上加电压的方法,排除了CID和ECID谱中单分子解离产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电荷交换反应的类型、电荷交换反应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双电荷离子质谱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了电荷校准仪,其工作状态由计算机USB接口控制,能输出多种波形的电压和电荷信号,电路中采用双DAC结构实现了幅值的精确控制.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荷校准仪精度高、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高精度的压电测试系统和电荷放大器的校准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质谱中气相离子在碰撞诱导解离谱中的远电荷碎裂反应研究进展,包括反应机理、内能估计和有机分析上的应用等,并在实验和理论上证明了极低碰撞能下远电荷碎裂反应的可能性。远电荷碎裂反应已成为区分某些有机异构体组分很方便的仪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铅酸电池试验的Peukert方程(Peukert equation,PE)提供一个修正电流倍率影响的经验模型。但该模型的试验及应用中,存在混淆电荷损失及剩余电荷量的问题。采用二阶段放电试验方法来建立修正的Peukert模型,即对于每种倍率分别进行两个阶段的恒流放电:特定倍率放电到截至电压—静置—标准倍率放电到截至电压(CC-OC-CC)。依据两个阶段放电的总电荷量(最大可用电荷量)而非第一阶段的电荷量(可用电荷量)去建立修正的Peukert方程(PE3)。该方程(PE3)反映了倍率与电荷损耗(库仑效率)之间的关系,排除了剩余电荷量的影响,更适合于动态工况下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另外磷酸铁锂电池试验表明剩余电荷量与电流倍率的关系规律性更强,更符合Peukert形式的方程(PE2),与铅酸电池Peukert模型的扩散机理一致,故剩余电荷量也可据此估计。  相似文献   

7.
低真空二次电子图像是在有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对于没有事先处理过的样品拍摄得到的,小低真空气压一般能达到150MPa左右。当有气体存在时,样品发射出来的电子相互碰撞产生的离子和漂向样品表面的气体分子共同作用抑制电荷形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得到一些不能喷涂、不导电的一些样品的表面信息。本文从电子束能量、不同气压条件、电荷诱导等方面来研究低真空二次电子图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3 nm紫外激光解离质谱(UVPD-MS)研究非变性电喷雾条件下,超电荷试剂环丁砜对蛋白质序列、结构表征的影响。UVPD可在5 ns内对保持高级结构和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不同价态碳酸酐酶进行快速激发解离,解离序列覆盖率达79.8%,具有较高的解离结构选择性。超电荷试剂环丁砜的引入可显著增加非变性电喷雾产生的碳酸酐酶离子的电荷数目,UVPD解离序列覆盖率提升至87.2%,实现对难解离区域的位点覆盖和序列、结构表征。加入环丁砜后,碳酸酐酶仍能保持高级结构谱学特征及与锌离子的非共价结合,锌离子结合区域等大部分结构区域的UVPD位点解离效率未见显著变化。但是,电荷数目的增加存在引起蛋白质局部结构变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气相离子C18H37NH3^+在低碰撞能下的远电荷碎裂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电子轰击、化学电离条件下四碘合钴酸十八胺、四氯合钴酸十八胺加热分解产生的C_(18)H_(37)NH_3~ (m/z270)离子碰撞诱导解离谱,在低碰撞能量范围(0~10eV)、多次碰撞条件下观察到了远电荷碎裂反应,给出了反应所需内能的估计值,该离子比直接由正十八胺质子化得到的离子具有较高的内能。  相似文献   

10.
一种溶剂聚合膜pH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十八烷基咪唑为电荷载体制备出一种溶剂聚合膜pH电极。该电极的pH工作范围为2.4 ̄12.6,斜率值为57.3mV/pH。电极响应时间快,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讨论了增塑剂以及电负性离子添加剂对电极响应的影响。将电极应用于HF酸的电位滴定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Assoeiative ionization结合电离二个激发态气体原子或分子相互反应产生一个加成离子A tmosPheric PressureionizationAuto一ionization常压电离自发电离Charge exehange(Charge exeliange)ionization电荷交换(电荷迁移)电离高度激发的原子或分子自发地失去一个电子离子/原子或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电产生的原理,阐述了燃油系统静电产生的原因,分析静电电荷在各部件中的状态以及燃油的成分、外部环境对静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傅里叶变换质谱(FTMS)的质量分辨率取决于镜像电荷/电流的采集时间。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分辨率,除增加分析器场强外,还可以利用镜像电荷信号中的高次谐波。平面静电离子阱获得的镜像电荷信号具有非正弦波形,其中包含许多高次谐波成分,增加了频谱分析的复杂程度,例如,难以辨认1个谱峰的谐波次数,以及当不同次的谐波发生重叠时出现定量困难。为了将多质荷比离子的镜像电荷信号转换成质谱,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定量算法,包含谱峰评分分类(SC)和最小二乘法拟合(LSF)。通过评分可以确定每个峰属于哪一次谐波,从而确定其对应的基频。打分算法列出所有候选离子的基频,并使用确定的基频构建所有基信号,然后用其对原频谱进行LSF,以确定每种质荷比离子的数量。使用48种不同质荷比离子的仿真镜像电荷信号对SCLSF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允许较宽的质量范围,即使在高噪声条件下,通过SC-LSF算法也能准确得到各种不同质荷比离子的数量。因为频谱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空白频点,可以选择1个频点子集进行LSF,这相对于时域中的LSF,能够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效率和准确度。此外,只有使用复数频谱数据进行LSF时才能获得良...  相似文献   

14.
光谱分析用多通道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用于光谱测量的三种多通道检测器(电荷注入器件、电荷耦合器件、MOS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对主要型号多通道检测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讨论了在设计光谱仪器时选用多通道检测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研究恒流和恒压两种电晕充电方法极化后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无纺布驻极体的电荷储存能力,以及极化参数对电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压电晕充电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荷稳定性,而恒流电晕充电的样品能储存较高的电荷密度.高温充电可以明显地改善聚丙烯无纺布的电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恒流和恒压两种电晕充电方法极化后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无纺布驻极体的电荷储存能力,以及极化参数对电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压电晕充电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荷稳定性,而恒流电晕充电的样品能储存较高的电荷密度.高温充电可以明显地改善聚丙烯无纺布的电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新概念的定位方式--五销定二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康民 《机械制造》2004,42(9):69-69
笔者曾经在用双圆柱代替V形块作夹具定位元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类V形定位夹具的概念。并在类V形定位夹具中,提及了一种用双圆柱对套类零件内孔进行定位的夹具结构。最近,笔者发现可以将这种定位方式,向具有两个较大直径孔的零件(如连杆类零件等)推广,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概念的定位方式——五销定二孔。  相似文献   

18.
硅微加速度计的接口检测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加速度计的电容变化率为10^-7~10^-8旱的微弱输出信号的 是微机械器件研制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难点。在研究检测微小电容变化量的积分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可抑制低频噪声和漂移的相关双采样技术,以及抑制由开关的电荷注入引起的误差的技术。这些全新的技术思路和措施可望达到10^-7~10^-8的电容变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完整复合物层面表征糖蛋白复合物的高级结构和动态学,对于研究蛋白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行波式离子淌度与非变性质谱结合不仅可提供额外的正交分离维度,还可通过测定碰撞截面积(CCS)获取分析物的几何特征信息,助力结构表征。本工作针对糖蛋白复合物稳定性及小规模结构差异的表征需求,选取由不同物种表达的亲和素作为糖蛋白模式复合物,探究离子淌度在非变性质谱分析中可提供的结构信息。结果表明,离子淌度可在完整复合物水平上分离蛋白型亚群分布,能够反映高阶复合物的几何特征,以及蛋白在气相解离条件、电荷调控条件和经电荷调控的气相解离条件下的构象变化程度,可应用于糖蛋白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三维电场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在传感器应用环境中存在空间电荷的条件下,带电粒子有可能在电场传感器表面产生电荷积累,对电场检测造成干扰,这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对于MEMS三维电场传感器,尚缺乏相关的机理研究和解决方案。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探究了表面电荷积累对传感器感应待测电场的影响,分析了电荷积累产生的干扰与传感器结构尺度的关系,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对传感单元感应信号的差分解算消除传感器表面电荷积累对电场测量影响的方法。本文研制出抗电荷干扰的三维电场传感器样机。实验表明,在0~30 kV/m待测电场范围内,传感器测量误差在4.2%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