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闽东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以及不同形势、不同云型下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闽东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理因素、土壤植被等有关,平均而言,沿海干旱明显多于内陆山区;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最大而且强度级别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在夏季,台风型(T)、弱流场型(R)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优势天气型,Cb、Cu、Sc云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夏旱期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增雨开发云水资源为抗旱做贡献@张建业@高和平¥原平市气象局人工增雨开发云水资源为抗旱做贡献张建业高和平(原平市气象局034100)原平市位于山西省的北中部,地处黄土高原,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从近四十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本市春旱平均两年一遇,严重...  相似文献   

3.
干旱指标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义昌 《气象》1995,21(4):54-56
通过确定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再将这些特征值直接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水库区汛期人工增雨作业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石  陈连友 《气象科技》2007,35(2):274-277
采用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研究的增水计算方法,对秦皇岛市的桃林口水库、洋河水库两大水库的水系流域在历年日最大降水(包括水文站、气象哨资料)条件下,如果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可能增加的最大水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汛期(6-9月)进行增雨作业不会给两大水库带来风险。根据气候变化分析认为,以增加水库蓄水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汛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在汛期到来时,抓住一切有利天气连续作业,才能达到增加蓄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依据人工增雨理论,综合我省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建设的成果,阐述了我省实施人工增雨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能力。从理论和实际多方面说明了我省开展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干旱概况及夏旱期间人工增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云状、回波特征及云顶温度等条件,结果表明福建省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条件有关;平均而言,闽东南沿海干旱多于内陆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夏季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西风槽前型、台风外围影响型、副热带辐合带型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形势,Sc、Cb、Cu云都有一定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其中降水时长1~5 h,过程雨量1.0~5.0 mm的云是旱季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达到解除或缓解干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南省乐东县境内的乐东站和莺歌海盐场气象站及所属5个单位气象站1977~2006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东县降水特征与干旱进行分析;并根据气象学原理对乐东县人工增雨潜力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政府进行抗旱减灾,找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深居我国内陆 ,中西部地区降水稀少 ,全年降水量在 50~30 0mm之间 ,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9~ 2 0倍 ,春季多大风 ,夏季高温少雨 ,农牧区严重缺水 ,草场逐渐沙化。去年锡林郭勒盟大旱 ,造成 3万余头 (只 )牲畜死亡 ,广大牧民以及城镇居民饮水困难。同时 ,自治区中西部土壤表层受到强烈风蚀 ,草场、农田中广泛出现风蚀坑、沙丘 ,且逐年东移扩大。因水资源短缺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极大影响了中西部农牧业生产 ,从而制约自治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多年开展人工增雨的实践证明 ,飞机人工增雨在适…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干旱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与降水的时间、空间的分布有关。本文通过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并将其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抗春旱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人工增雨作业效益的一种评估方法——区域雨量对比法,以及该方法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应用:统计了2009年春季四川省飞机人工增雨的作业情况,采用区域雨量对比法对每次作业进行效益计算,得出每次作业的影响面积、影响区降水、对比区降水、增雨量、增加的降水量等,根据春旱期间的降水情况与旱情缓解情况,对人工增雨抗春旱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尝试计算出缩短春旱的持续时间,给出了评估结论,并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该评估方法对于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赵一磊  任福民  李栋梁  刘建永 《气象》2013,39(5):600-607
基于加权平均降水量(WAP)这一有效降水指数,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确定WAP指数中的两个参数以及去除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从而发展了改进的WAP指数,即IWAP.在此基础上,将IWAP指数与多因素气象综合干旱指数Ci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大部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IWAP指数与Ci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在华中大部、贵州大部、云南南部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超过0.7;IWAP指数对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在起止时间、影响范围和干旱中心等方面均与Ci指数十分一致.IWAP指数、Ci指数和单因素气象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对比分析显示,对于单站干旱过程的监测,在干旱开始时间上IWAP指数与Ci指数接近,但Pa指数则明显偏晚;对干旱结束时间的判断三个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干旱过程演变的判别效果上,IWAP指数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Ci指数和Pa指数可能由于自身算法中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波动乃至中断现象.IWAP指数的适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 mm的西北地区大部至内蒙古西部这些常年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地区不适宜使用该指数.IWAP指数具有计算方法简洁、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考虑到它基于单一降水因子这一特性,该指数不仅便于业务应用,而且在研究中,特别是在现有气候模式输出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对干旱的模拟和预估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干旱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形成旱灾风险的有关因素,表明旱灾风险不仅与缺雨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而且还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用单位评价期内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缺雨程度,用作物和生态系统不同季节的缺雨敏感度反映干旱影响的季节性差异,并以干旱持续期内单位时段旱灾风险的累加反映其累积效应,从而建立起旱灾风险的识别指数。应用旱灾风险指数对60年来内蒙古的旱灾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给出了各级旱灾发生的概率,并统计出及各级旱灾对应的后果。对影响范围大、跨经两个以上作物生长年份、最大旱灾风险指数双倍于特旱的极端干旱在内蒙古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内蒙古的极端干旱过程在逐渐东扩,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旱灾出现了增多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分配理论的云南干旱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彭贵芬  张一平  赵宁坤 《气象》2009,35(7):79-86
建立以Thornthwaite干燥度指数为主、自定义的有效降水指数为辅的干旱综合指数,用1959-2005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资料,分5个时段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和超越极限概率原理,对云南干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云南省每年1-3月出现干旱灾害的风险最大,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60%~100%、重旱概率为20%~60%(部分地区甚至达90%);11-12月干旱风险次之,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30%~60%、重旱概率为20%~60%;6-8月云南省基本上没有出现干旱的风险;9-10月全省各地干旱概率小于5%,重旱的风险基本没有;4-6月上旬约一半的地区干旱概率为10%~20%、有29%的地区为20%~40%、有21%的地区为40%~80%,重旱的风险小于5%.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汾河流域40a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结合现阶段人工增雨技术的研究,以增加水库蓄水量为目的,设计科学可行的人工增雨方案,并对可能的投入和预期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通过人工增雨增加水库蓄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作物模型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长期历史气象资料,以作物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工具,系统分析了河南地区旱稻生育期水分盈亏情况。以模型模拟的雨养条件下实际蒸散量相对于潜在条件下的蒸散量(即需水量)的亏缺率,即水分亏缺指数,以雨养条件下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损失率(即灾损指数)作为产量灾损强度评价指标,从受旱程度和产量损失两个角度构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干旱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旱稻生育期集中在6—9月,水分亏缺最多的阶段为出苗—穗分化阶段,水分亏缺指数变化在0.50~0.60,其次是开花—成熟阶段和穗分化—开花阶段,水分亏缺指数变化在0.11~0.43;全生育期水分亏缺指数在0.36~0.50。出苗—穗分化阶段干旱发生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开花—成熟阶段,穗分化—开花阶段的最小。河南旱稻生育期干旱风险呈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分布,其中三门峡、济源西部一带风险最高,洛阳南部和南阳西北部一带最低,黄河以北大部地区和豫东、豫南地区风险居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我国粮食重要生产区——北方冬麦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干旱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在确定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标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MCI、CWDIa、CI、Pa及Ma干旱指数的适应性,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在分析北方冬麦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时,考虑了冬麦区的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有效持水量、河网水系、灌溉条件、降水量及干燥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冬小麦的耕地面积、播种面积、主要生育期的水分敏感系数、历史产量等。与以往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首先建立了干旱指标与冬小麦减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减产率等级来确定干旱致灾临界阈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综合考虑干旱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地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建立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区划方法,实现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MCI更能反映北方冬麦区干旱的特征,故以MCI指数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我国北方冬麦区中北部的干旱灾害风险较高,应该加强防旱抗旱能力建设,南部地区包括苏皖和河南东南部的干旱灾害风险较小。本文建立的北方冬麦区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应用于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实时业务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某人工增雨炮弹存储仓库为例,结合该存储仓库的建筑环境、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和人工增雨炮弹的周期存储性等特点,对其进行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因雷击造成人身伤亡是主要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风险成因,明确防雷工程实施方向和重点,为防雷工程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单季稻是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保作物,研究单季稻生长期各级降水量的风险分布,可为水稻气象保险指数等险种设计提供技术基础。采用浙江省58个县市1971~2007年单季稻全生育期的降水量资料,基于信息扩散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了浙江省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在各级降水量下的超越概率,应用GIS技术绘制风险图,评估各地单季稻面临的旱涝风险;并研究了各量级降水量风险值与单季稻成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严重短缺的风险高值区,主要为沿海岛屿以及浙北的嘉兴地区,其次是金衢盆地;降水量严重过剩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单季稻减产与其生长期间缺水的关系不是很大,大部地区可以通过灌溉获得丰收,但减产与单季稻生长期间降水过多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