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制固定夹板在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固定夹板对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方法将203例2个月~8岁手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按住院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使用硬纸盒或普通小夹板)和实验组(使用自制固定夹板),观察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针头脱位、输液畅通、指端循环及患儿舒适度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指端血液循环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8.4%;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分别为0和5.7%;患儿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9.0%和6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儿手部输液夹板安全、舒适,能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固定所致的不良反应,可以替代常规的纸盒或木质夹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7月~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7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日输液的396例患儿为实验组,双日输液的391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比较两组针头固定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胶布松脱的次数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防止头皮针脱出或胶布松脱,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顾建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05-1206
目的:观察小夹板固定法在门诊小儿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100例特别吵闹、不合作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对照组Y型留置针静脉输液进行输液。观察2组静脉输液过程中局部有无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堵管情况。结果:2组输液过程中外渗、针头等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者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减少了患儿穿刺的副作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相对于以往的用纸板盒固定又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7月~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7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日输液的396例患儿为实验组,双日输液的391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比较两组针头固定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胶布松脱的次数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防止头皮针脱出或胶布松脱,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传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技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输液婴幼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  相似文献   

6.
钟嘉英  周少辉 《护理研究》2009,(8):2099-210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固定器在儿科静脉输液患儿手、足部的固定效果。[方法]将5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固定。[结果]两组重复穿刺率、患儿家属满意率、固定肢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病人输液时使用静脉输液固定器可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为1.5~6.0岁患儿手部输液是常见的操作,由于小儿恐惧、好动、不配合,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成功而因固定失误导致针头滑行不得不重新穿刺的情况;故在穿刺成功后,为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常常予以夹板固定。而夹板固定的方法不同可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与固定效果。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陈梅香 《全科护理》2012,10(9):784-785
[目的]对小儿头皮静脉固定方法改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方法]将门诊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方法。[结果]实验组固定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操作简单,固定稳妥,返修固定少,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将1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成功后对照组在滴速顺畅后按传统的方法(针头斜面朝上)固定头皮针,实验组采用针头斜面朝下固定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输液速度为(60.79±7.09)gtt/min,对照组为(53.67±8.59)gtt/min,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t=6.0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液体外漏有7例(7.8%),对照组液18例(20.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5.6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后针头斜面朝下固定方法简单易行,可减少液体外漏的发生率,使输液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环节进行调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13年3~5月在本科输液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按常规选择手背静脉后,用胶布将手指固定,再用一根胶布在腕关节上1cm处环形固定在夹板上,确认患儿的指关节和腕关节不能弯曲和移动后,按常规步骤进行穿刺输液;对照组直接按常规方法先穿刺再固定针头,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和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0),平均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为患儿进行手背静脉输液时,先用夹板固定患儿手部再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弹力网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后再用弹力网绷带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网绷带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既减轻患儿的疼痛,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静脉输液前排气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排气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排气方法,比较2组排气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曲〈0.05);损失液体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排气方法能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缩短排气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液体损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率、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要求选择护士的患者情况.方法将424例75-102岁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2例,对照组按教科书上的静脉输液程序进行操作,实验组将情感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全过程中。疗程结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率(98.6%VS.82.5%)、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要求选择护士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情感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了要求选择护士的患者人数.  相似文献   

15.
陈玉红  孟藜藜 《护理研究》2011,25(16):1451-1452
[目的]改良传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技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输液婴幼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应用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固定。结果:改良固定法在活动度、舒适度、重新固定率、输液速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用固定法(P<0.01),而液体外渗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一步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法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制固定托板在老年艾滋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16例60~78岁手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采用硬纸板固定或者不固定)和实验组(采用自制固定手部托板),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随意改变程度、配合度、满意度、舒适度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皮肤肿胀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顺利输液完毕、药液外渗、针头移动或脱出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肢体的随意改变程度、配合度和舒适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自制的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托板在临床的使用中方便、有效,能显著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的输液舒适程度、输液安全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方法:连续选取2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输液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改良的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能够帮助患儿一次输液成功,减少反复穿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展式固定法减少肥胖患儿手腕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方法将280例门诊手腕静脉输液肥胖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对患儿采用外展式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平放式固定法。观察两组患儿输液全过程,出现液体渗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液体渗漏率为2.86%,对照组液体渗漏率为22.14%,两组固定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P〈0.01)。结论对手腕静脉输液的肥胖患儿穿刺成功后采用外展式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液体渗漏的发生,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烧伤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良,提高输液针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对20例烧伤患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进行观察,每例均采用传统固定法及改良固定法连续重复3次。观察比较输液2h后的脱针情况。结果改良固定法的固定成功率为98.3%明显高于传统固定法的88.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法操作简单,固定稳妥,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