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冶炼烟气制酸行业中等浓度SO2烟气与高浓度SO2烟气并存,转化工艺创新已成为冶炼烟气经济治理的关键所在.结合国内制酸系统现状,在对国内外转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中浓度SO2烟气转化工艺和高浓度SO2烟气转化工艺,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适宜条件及优缺点,为制酸系统在原有转化技术基础上优...  相似文献   

2.
论述我国冶炼烟气制酸的现状和特点,预测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有色金属产能的稳步提高,冶炼烟气制酸得到较快的发展,2002年冶炼烟气制酸产量占硫酸总产量的22%,预计到2010年将达12000kt。不同的烟气采用不同的制酸工艺,如常规两转两吸工艺、非稳态转化工艺、湿式硫酸工艺,但仍以常规两转两吸工艺为主。与此同时,由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我国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2004年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生产情况,铜、铅、锌、镍冶炼及相应冶炼烟气制酸工艺水平现状.近年来,我国冶炼烟气制酸大型化得到较快发展,国产大型设备已在一些硫酸装置中得以应用.但我国冶炼烟气制酸与国外相比,在低温废热回收和部分设备、材料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分析今后两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情况,预计2005-2006年冶炼烟气制酸生产能力将增加约6 000kt/a.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低浓度SO_2冶炼烟气脱硫技术和冶炼烟气制酸技术的进展,对比并探讨了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收砷、除汞工艺选择及其工业适用性。总结了冶炼烟气制酸在节水与酸性水减排、节能与低温热回收、高浓度SO_2烟气转化、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新设备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预测"十三五"我国冶炼烟气制酸新增产能在8 000~10 000 kt/a,"十三五"末全国硫酸总产能约1.35亿t/a,其中冶炼酸产能约45 000 kt/a,装置开工率仍将保持85%左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调结构去产能将是未来有色金属及制酸行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金川集团冶炼烟气清洁治理技术进展。针对各种冶炼炉窑和制酸装置产生的高、中、低浓度SO_2烟气进行经济治理,开发应用了"1+1"准等温转化技术、亚硫酸钠双塔连续吸收技术、SO_2减排技术、节电节能技术、热回收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冶炼烟气清洁治理和节能环保技术体系,实现了冶炼烟气的综合经济治理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27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河南豫光金铅集团65 kt/a铅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株洲冶炼厂68 kt/a铅冶炼烟气制酸系统、金川公司660 kt/a镍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河南豫光金铅集团160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工艺特点及主要设备.分析国产大型化设备和催化剂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建议企业根据投资和收益、环保以及生产稳定性等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国产设备和催化剂或进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82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及尾气脱硫装置的设计,详述了铜冶炼烟气特点、制酸装置进口烟气条件、制酸工艺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创新与改进,比较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运行值与设计值。运行情况表明,采用二转二吸制酸与活性焦尾气脱硫相结合的工艺处理铜冶炼烟气,具有运行稳定、硫回收率高、综合能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发展迅猛,带动冶炼烟气制酸产能、产量大幅增长,2010年我国冶炼烟气制酸产能约21000kt/a,产量达到19290kt,2006—2010年冶炼烟气制酸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7%和14.5%。"十一五"期间通过技术引进和再创新,我国铜、镍、铅、锌冶炼及烟气制酸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冶炼烟气制酸在装置大型化、高浓度SO2烟气制酸、低浓度SO2烟气制酸与脱硫、酸性水减排及热能回收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效推进了硫酸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预测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冶炼烟气制酸产能将达到32000~34000kt/a,产量约30000kt/a。对今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污染物减排、加强热能回收利用、拓宽冶炼酸出路等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原黄金1 200 kt/a冶炼烟气制酸的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技术参数。总结并分析了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情况。装置采用孟莫克公司先进生产技术,高浓度预转化+"3+2"二转二吸与低温位热回收技术,提高了装置的转化率与热回收率,主要设备采用行内优秀产品,确保了制酸生产的开车率、硫利用率、尾气SO_2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冶炼烟气制酸行业的清洁生产现状。着重分析了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的污染物成因及热能利用情况,针对性提出了减少污染物外排、提高热能利用与节能的方案,为相关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浓度烟气非稳态转化制酸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有色冶炼低浓度烟气现状、非稳态转化工艺及其特点,重点论述了转化器、换向阀、催化剂、DCS控制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并分析了几套非稳态转化制酸装置的运行情况。非稳态转化制酸工艺加尾气处理能够解决有色冶炼企业低浓度烟气[(?)(SO2)0.9%-4.0%]污染问题,产品硫酸w(H2SO4)92.5%左右,尾气经石灰中和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但催化剂粉化较严重、转化率偏低(不能稳定在93%以上)、换向阀轴套和填料盖易磨损、产品硫酸呈浅黑色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6 318.4 kt,有色金属烟气制酸产量为9 810 kt,占硫酸总产量的21.2%."十五"期间烟气制酸装置的发展特点是大型化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稳步发展,冶炼烟气制酸的规模及产量仍会呈递增局面,预计将新增产能6 000 kt/a,总产能将达到16 000 kt/a.建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度烟气制酸技术,继续开发新型耐腐蚀材料和高效设备,进一步回收低温位热能,减少废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我国有色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酸取得了较大进展,采用常规两转两吸制酸实现自热平衡;引进WSA制酸工艺;成功开发非稳态转化制酸工艺,并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目前的硫资源状况和硫酸生产原料结构,展望今后的硫酸生产原料格局。认为我国目前已形成硫磺一硫铁矿一冶炼烟气制酸的三元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在今后10年内不会改变。提出要保持和稳步发展硫铁矿采选能力和硫铁矿制酸能力,恰当地利用国外的硫资源,加强国际市场的研究,为我国硫酸工业的长期发展争取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4,(6):43-46
介绍了我国硫磺制酸的现状及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典型的大型化的硫磺制酸装置进行了简述,同时,对硫磺制酸的技术发展、热能回收利用情况、大型化装置的质量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贡长生 《现代化工》2006,26(12):1-7
近年来世界磷化工行业出现了国际化、大型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我国磷化工行业的现状,提出我国磷化工行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同时对我国精细磷化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技术创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色冶炼行业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处理工艺,包括烟气脱硫、非稳态转化工艺、WSA工艺、一转一吸加尾吸工艺、常规两转两吸制酸工艺。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冶炼系统不同的烟气浓度和烟气量,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总结“九五”以来我国硫酸工业在原料结构,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生产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三废排放难以完全达标,介绍硫酸工业“十五”发展计划及产业政策,提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