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多糖对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TNF-α,TNFR表达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脂多糖(LPS)引起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气管注射组(LPS 100μg/100μl L1组,50μg/100μl L2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100μl,C组)。光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改变,以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小气道上皮细胞TNFαmRNA和TNF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L1组和L2组病理改变趋势相似。LPS注射2d后,小气道上皮细胞轻度变性;LPS注射4d后,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明显,周围炎症也加重。与C组比较,L1组各时间处死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TNFαmRNA和TNF受体mRNA表达均增高(P<0.01);L1组d8 TNFαmRNA比d4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L1组d4和d8TNF受体mRNA分别比d2 TNF受体mRNA表达增强(P<0.01)。脂多糖在体内可引起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明显损伤;小气道上皮细胞TNFαmRNA表达上调在脂多糖引起上皮细胞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浒  许燕萍 《天津医药》2005,33(8):504-507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杆菌反复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形成中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K)。动态观察肺感染K组肺细胞损伤改变。以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肺内各细胞c-fos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K组第8周少部分细支气管管壁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第16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P〈0.01)。K组感染1周后,在不同时间内肺内各细胞均有c-fos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l〈0.01)。并且各自c-fosmRNA转录水平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基本平行,其中巨噬细胞最早表达c-fos蛋白。从第l天持续到感染第16周。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在体内能诱发肺内各细胞损伤和c-fos转录和表达上调,在加重COPD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LPS鼻腔注入组 (A组 ) ,LPS气管注入组 (B组 )和正常对照组 (C组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LPS对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改变 ,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及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小气道上皮细胞I CAM 1表达及转录的变化。结果表明A组和B组病理改变相似。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 ,脱落明显。LPS注入后 ,各时间组ICAM 1表达及转录与C组比较 ,均明显增高 (P <0 .0 1) ,A组随LPS注入后d2、d4、d8,ICAM 1mRNA表达逐渐增强 ,与前一时间组相比 (P <0 .0 1)。说明在LPS诱导的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中ICAM 1参与并介导了炎症反应 ,结合上次报道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小气道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可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肺损伤组(LP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分别于气管内给药前、给药1h、3h和5h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行动脉血气分析。注药、机械通气5h后测定TLR4mRNA和蛋白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及R组TLR4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LF中TNF-α增加。与LPS组比较,R组TLR4mRNA表达增高,BALF中TNF-α增加。肺组织损伤程度从轻至重分别为C组、LPS组、R组。结论瑞芬太尼能加重LPS诱导的ALI大鼠肺组织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与上调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的变化及褪黑素(MT)的干预效果。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和MT干预组(MT组),每组12只。应用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诱导ANP模型,MT组于诱导模型前30min皮下注射MT。术后4h和24h分批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n=6),用RT—PCR检测肺组织MIF、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脏MIF蛋白表达情况,并行胰腺及肺脏的病理检查。结果:ANP组4、24h肺组织MIF、TNF-αmRNA表达较SO组明显升高(P〈0.05),肺脏及胰腺病理损伤较严重;MT组较ANP组肺组织MIF、TNF-αmRNA表达下降(P〈0.05),病理损伤减轻;MIF主要表达于肺脏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结论:MIF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MT可减弱其肺内表达及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肺组织损伤、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穿刺注入感染法制作克雷伯杆菌性重症肺炎模型。2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肺炎模型组(pneumonia)和模型加药组(pneumonia+SD);另取2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和柴胡皂苷D单独处理组(SD);柴胡皂苷D单独处理组和模型加药组大鼠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注射剂量为50 mg·kg~(-1),持续一周。苏木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检测切割形式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l-caspase-3)、cl-caspase-9、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1,TAK1)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的磷酸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介素-6(interlue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inducible nitric oxide,iNOS)和IL-10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严重;肺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P<0.01);cl-caspase-3和cl-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IL-6、TNF-α和iNOS的含量显著上升,IL-10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TLR4、磷酸化TAK1(phosphorylated TAK1,p-TAK1)和磷酸化P65(phosphorylated P65,p-P65)的表达显著上调,NF-κB P65总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模型加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P<0.01);cl-caspase-3和cl-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IL-6、TNF-α和iNOS的含量显著下降,IL-10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TLR4、p-TAK1和p-P65的表达显著下调,NF-κB P65总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柴胡皂苷D调节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免疫功能,缓解大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芪白平肺胶囊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芪白平肺胶囊(0.72,1.44,2.88 g·kg-1)组和固本咳喘片(1.44 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复合因素复制COPD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天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疗程为4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肺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白平肺胶囊(1.44,2.88 g·kg-1)不仅可减轻COPD大鼠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还可明显抑制IL-8、TNF-α、ICAM的表达。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对COPD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吸烟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谷氨酰胺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氧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吸入香烟烟雾法建立大鼠模型,盐酸氨溴索灌胃吸烟大鼠,比较气道阻力、肺顺应性,测定气道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TGF-β1、γ-GC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氨溴索组较吸烟组肺顺应性增高,气道阻力降低(P<0.05)。吸烟组和氨溴索组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TGF-β1和γ-GC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氨溴索组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吸烟组(P<0.05),气道上皮γ-GCS蛋白以及肺泡巨噬细胞mRNA与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肺泡巨噬细胞γ-GCS蛋白表达高于吸烟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改善吸烟大鼠肺功能,降低肺内TGF-β1表达,提高肺泡巨噬细胞γ-GCS蛋白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n=10)。以气道内滴注脂多糖(LPS)和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治疗组在第2~28天(第15天除外)在熏烟前将PGE1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2ml溶于8ml生理盐水,按2.5ml/kg从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4周后对大鼠行肺功能测定,然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炎症细胞行总数和分类计数,对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治疗组BALF中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COPD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TGF-β1在COPD大鼠气道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强,PGE1能抑制COPD大鼠气道TNF-α和TGF-β1的表达,从而对COPD的气道炎症起到一定的防控效应。PGE1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诱导气道MUC5AC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毒素所致大鼠气道MUCSAC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对照组(B组)、脂多糖组(LPS组)(C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组(D组、E组和F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浓度。免疫组化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气道肺组织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组BALF中TNF-α、IL-1β和IL-10浓度,以及气道肺组织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1);TNF-α、IL-1β与MUC5AC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1,0.803。P〈0.05);IL-10浓度与MUC5AC mRNA表达呈负相关(r为-0.812,P〈0.05)。给予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D组、E组和F组BALF中TNF—α浓度及MUC5AC蛋白、mRNA表达均逐渐降低,IL-10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有拮抗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下调气道MUC5AC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GF-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24只,单纯照射组(B组)24只,照射加中药组(C组)24只,A、B2组以蒸馏水2ml/200g灌胃1周后,C组以每日2ml/200g(1.6g/200g)灌胃服用中药1周,开始照射,照射期间,每周测体重1次,至照射结束。分别在完成10次照射后(第5周),以及在照射开始后的第12、26周,检测大鼠检测3组大鼠肺组织TGF-β、TNF-α表达。结果 TGF-β蛋白表达:B组大鼠TGF-β的表达于照射第5周时达到高峰;在各时间点,A、C组大鼠TGF-β表达均低于B组(P<0.01)。TNF-α表达:B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在第5周时达到高峰,C组在第5周时明显抑制了TNF-α表达,在第5周、12周、26周,C组大鼠TNF-α表达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中药麦门冬汤具有较好的预防放射性肺损伤功效,其作用机制与阻抑肺组织TGF-β、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有效组分-积雪草苷/大黄素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TEC)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mTEC,模型组用TNF—α 5ng/mL诱导,治疗组在TNF-α诱导的同时,以不同浓度的积雪草苷合大黄素进行干预,于24h后分别提取细胞RNA及上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mTEC TLR4 mRNA和膜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mTEC具有TLR4 mRNA和蛋白表达,经TNF-α诱导后TLR4表达明显上调,当积雪草苷合大黄素干预浓度达4ug/mL+0.4ug/mL时,能够抑制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复方积雪草有效组分能够抑制TNF-α上调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LR4过度表达,从而缓解肾脏局部失控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mRNA、白细胞介素-6( IL-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苷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选用5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牙周炎组,C1、C2、C3组为黄芩苷治疗组,B,C1,C2,C3组建立牙周炎模型,治疗1周后处死,采用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IL-6mRNA在5组大鼠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mRNA、IL-6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黄芩苷各治疗组大鼠牙龈组织中 TNF-αmRNA、IL-6mRNA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牙周炎组( P <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降低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mRNA、IL-6mRNA的表达含量,并能改善大鼠牙周组织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发肺组织表达β-防御素-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是否有β防御素-2(BD-2)mRNA的表达。方法 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假手术组(S组)。采用活结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阻断左前降支45 min后再灌注3 h;S组缝合针仅穿过左前降支下方,不结扎。分别于实验结束时放血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和血清;进而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肺组织BD-2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BD-2和TNF-α蛋白的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C组CK-MB和PPI明显升高;β防御素-2mRNA表达上调;同时β防御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含量增加,C组β防御素-2和TNF-α蛋白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886)。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表达上调,同时肺组织PPI升高、β防御素-2和TNF-α蛋白含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苗药“杆努尽烟”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因子以及炎症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杆努尽烟”高剂量组(8 g/kg)、“杆努尽烟”低剂量组(2 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香烟烟熏联合脂多糖气管内滴注法构建CB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给药28 d,分别予各大鼠等体积生理盐水、“杆努尽烟”高低剂量、桂龙咳喘宁等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炎症情况。28 d后,提取肺组织,观察肺部炎症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中AP-1(c-jun、c-fos)的蛋白含量、m RNA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均受到损伤,有炎症细胞浸润,各组大鼠c-jun、c-fos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TNF-α、IL-8表达均有所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周围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且c-jun、c-fos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TNF-α、IL-8含量均有大幅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大黄素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微小RNA-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miR-34a/SIRT1)轴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20 mg/kg)、 中剂量(40 mg/kg)和高剂量(80 mg/kg)大黄素组,每组12只。采用气管滴加肺炎链球菌法制备肺炎模型,建模成功 后24 h,大黄素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大黄素溶液,每天1次,连续7 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 测定(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qPCR 检测肺组织 miR-34a、SIRT1 mRNA 水平, Western blot 检测肺组织SIRT1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肺组织正常,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肺泡塌 陷,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中、高剂量大黄素组肺组织炎性病变均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TNF-α、 IL-6、MDA、miR-34a水平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SOD、GSH-Px、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6、MDA、miR-34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SOD、 GSH-Px及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大黄素组变化最明显。结论 大黄素可减轻肺 炎链球菌肺炎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调控miR-34a/SIRT1轴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陆卫华  曾尟枚  许喜咏  唐忠志  陈忠庆  程青 《重庆医药》2009,38(15):1918-1920,F000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采用特制多功能撞击机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B组经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静滴,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乌司他丁静滴(100000u/kg),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2、4、6h采血测定TNF—a水平,6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水含量、肺体质量比值及观察病理变化、肺组织TNF—α水平、TNF—αmRNA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损伤后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显著增高(P〈0.05),镜下见肺间质、肺泡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aOz显著降低(P〈0.05),C组经乌司他丁治疗后,与B组比较,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增加少,肺水肿,减轻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mRNA表达降低(P〈0.05),PaO2明显升高(P〈O.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ALI家兔肺组织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增加少,肺水肿,减轻肺纽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0mRNA表达降低(P〈0.05),PaO2明显升高(P〈0.05),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治疗ALI。  相似文献   

18.
向红  王雅莉  邱桐  金尧  杨雪芳 《中国药房》2014,(15):1352-1354
目的:研究红芪水提物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LPS)5 mg/kg以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10 mg/kg)组与红芪水提物高、中、低剂量(5.2、2.6、1.3 g/kg)组,复制模型4 h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肺系数(LI)、左肺湿/干质量比(W/D)与肺含水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I、W/D及肺含水率升高,IL-10蛋白表达减弱,TNF-α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与模型组比较,红芪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LI、W/D及肺含水率降低,IL-10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红芪高、中剂量组大鼠TNF-α蛋白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指标改善。结论:红芪水提物能明显减轻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NF-α表达、促进IL-1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6):I0001-I0009
·论著·人白细胞介素18基因化学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胡志国,郭美锦,储炬,庄英萍,张嗣良(1,1)扩张床吸附直接从牛血中快速分离牛血清白蛋白…………………………………………路秀玲,赵东旭,金业涛,苏志国(1,5)硝基苯并环磷酰胺化合物的还原及其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研究………………李卓荣,尚广东,刘宗英,山广志,罗刚(1,9)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与肺内α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的探讨……………………许燕萍,许浒(1,12)纳豆激酶固体浅盘发酵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气道炎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以气道内滴注脂多糖(LPS)和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治疗组从第2天起每天熏烟前以尼可地尔3 mg.kg-1灌胃,对照组同时予0.9%氯化钠溶液。4周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炎症细胞行总数和分类记数,对大鼠肺脏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炎症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BALF中IL-6、TNF-α及CD11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IL-6、TNF-α和CD11b在COPD大鼠气道的表达明显增多,尼可地尔能抑制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和BALF中IL-6、TNF-α的表达,从而对COPD的气道炎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