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本体和语义Web服务的供应链知识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卫宁  徐福缘 《计算机工程》2006,32(24):167-169
运用本体论、语义Web、Web服务和多Agent等技术研究供应链系统知识集成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本体和语义Web服务的多Agent供应链知识集成架构,讨论了供应链系统中基于语义Web服务的智能服务机制和基于元本体和共享本体的多Agent协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义Web上本体与智能信息Agent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卫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6):136-138,156
该文介绍了语义Web新技术,它可以为处理Web信息的智能应用程序提供帮助。文中描述了语义Web的层次结构及其支持语义Web的基础技术如RDF(资源描述框架)和本体(Ontology)等,文章表明,Agent技术与本体的集成会扩展程序能力,更有效地为用户执行任务而较少需要人的干预,也会对Web服务的使用产生重大影响。文中介绍了本体与智能信息Agent结合的应用实例,为用户搜索Web上的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Web Service应用上的人工架构模式成为了其被高度重用的瓶颈。通过Agent对Web Service的封装能极大地改善WebService资源在应用上的主动性及智能性。针对Web Service封装后所形成的Agent服务,给出了基于服务本体及Agent服务描述语言(ASDL)的服务发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服务的Agent社会组织机制。实际应用证明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语义Web是在分布式环境下构建复杂系统的一种新兴技术。在分析语义Web与移动Agent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语义挖掘系统模型。该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通信网络层、移动Agent平台以及基于语义Web的移动Agent服务,包括推理服务、查询服务、匹配服务、本体服务和语义扩展服务等。并且给出了改进的:粒群优化算法作为移动Agent路由判定算法,为下一步研究开发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义Web的本体与多Agent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Web服务是在分布式环境下构建复杂系统的一种新兴技术.阐述了语义Web中本体的核心概念和多Agent系统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多Agent系统的体系模型,并探讨了该架构对于构建开放的、动态的、异构的多Agent系统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文中提及了近几年内出现的关于此领域的热点新技术。分别对XML语言、Agent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Web服务、本体技术和网格电子商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总结了电子商务系统的软件平台,提出了第三代软件平台是基于Web服务和Agent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体的多Agent内容感知通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Agent系统是指定由多个可执行网络计算Agent组成的集合,每个Agent能与其他Agent通信、交互、彼此协同工作,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语义Web是用本体来描述的Web服务,在提出一种新的知识通信模式,通过智能Agent对万维网上Web服务来实现内容感知,使不同领域的智能通信个体能够互相理解彼此发送的消息,从而实现通信双方对通信内容的正确理解,达到无歧义、高效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Web服务技术已成为企业间或企业内部系统间,服务发布和共享的首选方式。web服务与Agent结合代表了web服务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服务Agent能够管理一组密切相关的Web服务,并智能化地向外界提供综合的、集成的服务功能。服务Agent内部的规划集合体现了其服务能力。定义了规划的种类、基于目标本体的语义模型和基于ECA规则的语法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本体推理的目标匹配和基于QoS的规划选择,提出了基于QoS的抽象规划构建;介绍了一个实例和系统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动态、开放网络环境下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本文在前期语义编程语言SP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gent和本体的语义Web服务编制方法,形成一个以语义编程语言SPL为核心的、可适用于将语义Web服务与多A-gent技术无缝集成起来的,进行语义Web服务编制的技术框架。框架实现基于SPL开发和运行支撑平台,该平台为语义Web服务和软件Agent提供必要的运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动态、开放的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情境面向Web服务的软件安全中间件模型.该模型通过定义策略规则,使Agent在不中断Web服务运行的情况下,动态调整用户的访问控制.通过对用户及Web服务的情境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使得Agent在决策用户的访问控制时,能够动态地适应环境变化.基于该软件安全中间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和本体的策略语言ReiC及其相应的混合推理机制,弥补了单一规则和本体在构建知识库方面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语义Web技术应用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移动服务,通过构建上下文信息本体,使得移动服务的实体之间可以进行上下文信息共享和语义互操作,并进行上下文信息推理,实现智能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语义Web及本体技术,其次阐述了语义Web技术应用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服务,然后详细分析了智能移动服务中的上下文信息本体构建,包括通用的上下文信息本体、用户概况本体、情境本体以及服务本体等,接着介绍了相关的研究项目,最后进行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扩展UDDI以支持语义信息的方法,即在注册Web服务时添加语义信息,并支持基于语义的查询。首先在UDDI系统中加入一个领域本体库,再为该UDDI中的每个注册服务添加语义信息,并将服务和本体库的对应关系存入到UDDI的数据库中。在服务申请者查询Web服务时,由用户提供语义查询模板,根据用户描述的本体语义信息得到候选服务列表,再根据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计算候选服务的匹配度,将候选服务依照其匹配度的大小顺序返回给用户。  相似文献   

13.
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发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金安 《计算机应用》2009,29(10):2844-2846
将QoS引入到语义Web服务中,分析了QoS本体的描述方法、Web服务的发现方法和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建立了一个通用的QoS模型,模型中的参数属性基本能描述QoS的衡量标准。提出了基于QoS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第一步通过功能来发现Web服务,第二步通过建立的QoS模型来评价发现的Web服务集合,找到QoS最佳的Web服务。最后通过实例建立了语义功能本体和QoS本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解决泛在网络环境下Web服务质量上下文描述问题,在OWL_S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组合的复杂上下文本体模型-OWL_S_QoS+,包括用户上下文本体和服务上下文本体。用户上下文本体描述用户的环境状态、拥有的资源信息、用户需求及用户群组等对服务或组合服务运行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属性;服务上下文本体在原有OWL_S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对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运行环境需求、不确定性QoS描述方法。通过模型比较验证了OWL_S_QoS+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义Web服务,作为本体技术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语义Web和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OWL-S和WSMF等语义Web服务方法,为Web服务描述标准(WSDL),提供了基于本体的框架,从而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发现、调用和组合。但基于原有语义Web服务方法,处理组合服务时,对子服务构件之间通信的建模缺乏实际意义上的语义。基于本体和P2P技术,建立一套通用的分布式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DisOntoSOA。DisOntoSOA不局限于任何一种编程语言和任何一种特定的Web服务技术。因此,只要是结合本体与SOA的方法,都适用于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领域本体和OWL-S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善明  沈建京  韩强 《计算机工程》2009,35(21):256-257
针对Web服务普遍存在服务描述的语义异构问题,提出基于领域本体和OWL-S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采用本体概念实现Web服务的语义标注,在OWL-S语言基础上,通过定制组合过程,实现语义Web服务的组合。实例采用Protégé及OWL-S Editor工具,结果证明领域本体和OWL-S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基于OWL的Web服务构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件技术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OWL的Web服务的创建方式。原子构件的概念与本体论的结合优化了Web服务,缩小了构件的粒度,简化了结构;OWL和Ontology的应用使得Web服务具备了更好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聚类优化的Web服务发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语义Web服务发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论聚类的服务发现方法。利用领域本体将Web服务形式化为领域概念的集合,根据概念间的关系计算服务间的相似度并构建用于标识服务的加权图,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对服务进行聚类,从而实现服务发现。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服务发现的匹配次数,提高了服务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服务管理代理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服务管理代理应用模型中应用本体理论和相关技术,设计内部UDDI保存软件系统所适用的Web服务信息,通过匹配引擎的匹配算法实现Web服务本体和服务请求本体的匹配,应用反射技术实现动态调用被选的Web服务并将结果返回给服务请求者,从而提高了基于面向服务结构的软件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满足服务请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海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1):4193-4198
针对现有Web服务组合方法缺乏对服务自身属性信任问题的深入考虑,服务组合过程可信需求无法得到保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可信Web服务组合方法。将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分为服务质量、服务信任和服务上下文三个主要方面,并采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原子服务本体,利用推理机FaCT++对原始服务集进行本体推理过滤;引入了融合本体推理过滤的Web服务架构;提出了基于层次任务网络(hierarchical tasknetwork,HTN)规划法的可信服务组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组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服务组合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