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简讯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六大问题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最近举行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城市盲目扩张趋势有所加剧。一些地方忽视城镇化发展规律,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城市发展目标;二是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对密切关系百姓利益的市政公用设  相似文献   

2.
《城乡建设》2002,(8):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很快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但近年来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 ,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 ;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 ,急功近利 ,贪大求洋 ,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重开发、轻保护 ;在建设管理方面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有关规定 ,擅自批准开发建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城乡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广角镜     
《北京规划建设》2004,(1):198-200
中国城市发展要解决七大问题 据统计,目前中国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800%都来自城市。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9%以上,城镇人口近5亿人。 近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首届“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中国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的矛盾,要研究解决好科学规划、改善人居环境等七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东建设信息》2007,(3):31-33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规划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城乡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是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信息.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运营养护、维修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城建档案工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城建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处于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多年以来一些小城市(含县、镇,下同),及一些中等城市城建档案工作发展还比较缓慢,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还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城乡建设需要.严重影响了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工作,促进中小城市城建档案工作健康协涮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 ,城市改造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批批新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城市大量涌现 ,城市新区迅速向城市近郊甚至远郊渗透 ,城市市区面积迅速扩大。由于市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使得近郊中的一些村庄 ,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都市里的村庄” ,其余一些村庄 ,则在不远的将来 ,也将随着城市区域的进一步扩大 ,从而逐渐成为“都市里的村庄”。很长一段时期以来 ,城市规划及管理部门只重视城市市区的规划及建设管理工作 ,忽略了对城郊结合部的村庄的规划及建设管理 ,或对城…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仅以一个关心南京、关心中国各个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旅游的客人的身份,对现代城乡规划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一些个人肤浅的经验与感受。城乡规划的必要性。我觉得现在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不同的时空.每一次社会结构的改变.经济的发展和突破.以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乡规划正处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已经迈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党和政府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新要求.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需求和未来趋势,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城乡规划取得了成效,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理念需要转变,规划目标需要提升,规划内容需要优化,规划技术需要创新,规划政策需要衔接.  相似文献   

8.
曹叶发 《中州建设》2002,(11):13-13
如今,在城市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使用日益得到城市领导和广大城市居民的重视和关注。当前,相当一些城市在建设城市广场上盲目攀比,出现“跟风”和“追风”。这股“广场风”风力不小,势头不弱,应当刹之。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深层内涵与作用机制,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规划模式,阐述绿色基础设施耦合自然生态维育和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特征,论证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特有地理环境、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化梯度中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撑系统功能及作用,建构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尺度-要素-功能”理论框架,并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4个尺度探索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及方法,为推动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中,立足地域实际,创新发展理念,推行由“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的转变.不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以此为抓手.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努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将发挥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福州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注重统筹区域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注重节约保护资源和环境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高起点编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指出.这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城市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劳民待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柙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虚开发.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杂乱无章的域效用地、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错综复杂.但与一些地方领导思想上的“盲目症’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立美好家园,建设“生态城”、“山水城”已成为当今许多城市发展追求的潮流。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形式单调、绿化品位不高、环境艺术缺乏创新,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没有特色。要避免“特色”危机,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珊 《山西建筑》2006,32(3):30-32
从城市仿生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仿生城市,把握建设会“呼吸”的绿色城市的宗旨,挖掘城市发展中较强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城市的“皮”、“骨”、“肉”、“器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城市的建设与仿生学结合起来,利用仿生思想创造绿色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新型墙体材料”.应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高度来重新定义。下面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日,建设部总工程师在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地搞“形象工程”,甚至引发了社会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规划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城镇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城镇发展建设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广东建设信息》2005,(9):22-23
8月16日,在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绿色建筑)专题研修班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以“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建筑‘四节’,努力建设节约型城镇”为题讲了第一课。以下是汪光焘部长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雪 《建筑》2013,(22):80-80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更是国家政策的重要之举。近两年我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预计超1.1万亿元,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达154个;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拉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而安防产业就是这些众多受益企业的当然成员。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充分认识和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划定“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这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现实手段,也是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对如何在“生态底线”理念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