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木耳提取物对细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董明盛 《食品科学》2010,31(9):140-143
采用报告菌平板法检测黑木耳甲醇粗提物对细菌群体感应现象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微孔板法和菌落计数法研究黑木耳粗提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8099 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木耳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0.3g/mL 黑木耳粗提物的抑制率可以达到72.16%。  相似文献   

2.
细菌利用群体感应系统实现种内和种间信息的交流,调控菌体的生理特性,如生物膜的形成、菌体的运动、毒素的分泌、细菌素及抗生素的产生,群体感应系统贯穿细菌生长繁殖的整个过程,并对细菌群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体感应系统被发现和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也逐渐清晰,这为群体感应系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郑江  杨明晖 《食品科技》2007,32(10):161-163
几种有机碳源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甜甜  许杰  吴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1):331-336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传统处理耐药性的方法正逐渐失效,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来开发新型抗菌药物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靶向微生物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较好的替代传统抗生素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寻找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尤其是植物源QSI,被认为是解决微生物致病性和食品腐败的有效方法。本文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对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展望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发前景,以期为细菌群体感应在微生物耐药性和开发新型防腐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5.0L全自动机械搅拌式发酵罐作为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光合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通过测定最终藻体细胞中藻体干重(DW)、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等成分,可知混合营养条件下,藻体干重比光合自养培养时提高104.75%,但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降低13.5%和18.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螺旋藻混合营养条件下半连续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藻体干重比采用混合营养分批培养时提高38.05%,而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则分别降低3.76%和1.75%。从最终培养结果可知,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对螺旋藻进行规模化半连续培养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对Cr(III)的吸收和生物转化以及Cr(III)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影响,用ICP-MSHPLC对无机Cr(III) 经钝顶螺旋藻吸收后的存在价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对Cr(III)具有良好的富集和生物转化能力,在本实验中总铬富集量可达到173.17mg/g,有机化程度可高达96.99%。ICP-MS-HPLC 分析结果表明没有有毒的Cr(VI)的产生。此外,干重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r(III) (< 234.38 × 10-6g/g)促进钝顶螺旋藻的生长,高浓度的Gr(Ⅲ)(> 234.38 × 10-6g/g)则抑制共生长,并导致钝顶螺旋藻形态异常。在一定范围内钝顶螺旋藻能高效富集Cr(III),可作为安全营养的保健食品;钝顶螺旋藻抗高Cr(III)压,吸附高浓度Cr(III)的能力使其可用于环境中Cr(III)污染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8):224-230
为探讨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产生、累积机理,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新疆熏马肠样品产生物胺优势菌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strain)产生物胺能力。并选取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成团泛菌作为群体感应现象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传感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及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KYC55平行线法检测AHLs。检测表明,3株产生物胺菌能够发生群体感应现象。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法测定AHLs活性试验、HPLC法对产生物胺菌株AHLs定性分析,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活性越高,产生物胺菌株分泌的AHLs越多;Klebsiella sp.、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均能分泌:N-bu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N-hexanoyl-DL-homoserine homoserine lactone(C6-HSL)、N-octanoyl-DL-homoserine lactone(C8-HSL)类型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报告菌株紫色杆菌探究草莓酸的群体感应抑制性及其对莓实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作用。方法:利用细菌凋亡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膜的抑制效果、胞外聚合物生成量以及观察细菌的群集和泳动等参数,来研究草莓酸对莓实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草莓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 mg/mL,亚抑菌浓度下草莓酸虽然降低了菌株CV026产生紫色素的能力,但对细胞凋亡没有任何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定量检测发现莓实假单胞菌所产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是C8-HSL和C10-HSL,草莓酸对信号分子的分泌产生抑制效果。在亚抑菌浓度下草莓酸对莓实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量为21.06%,细菌的群集和泳动的抑制率分别降低34.06%和75.02%,且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结论:草莓酸具有较好的群体感应抑制性,可以作为水产保鲜中的群体感应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产品的腐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水产品的腐败问题急待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水产品腐败与致腐细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 QS)密不可分。该文介绍了QS系统的分类,综述了常见水产品中致腐细菌的QS现象,从腐败指标和生物膜的形成两个方面阐述了致腐菌株QS与水产品腐败的关系,同时总结了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sensing inhibition, QSI)在水产品腐败中发挥的作用,并简要讨论了通过调控腐败细菌QS来抑制水产品腐败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钝顶螺旋藻对锌和硒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研究不同浓度锌和硒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硒浓度为200mg/L,锌浓度为4mg/L时,螺旋藻富集能力最大,达到752.7μg/g和371.2μg/g,但在该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速度、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略低于不加锌硒(对照)。锌、硒浓度较低时,可促进螺旋藻的生长,加速藻细胞对锌、硒的生物转化过程的进行,高浓度则抑制生长。当硒浓度为700mg/L,锌浓度为9mg/L,该藻死亡。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螺旋藻生长的pH值、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因素进行研究。在最适pH值范围和优化配方的碳、氮源浓度及比例以及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含量的条件下,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并将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冻融法进行了对比。以钝顶螺旋藻为原料,采用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藻蓝蛋白,选定料液比、提取全程时间、循环泵转速、超声功率、超声发出时间和超声间歇时间作为参考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全程时间90min、超声功率1400W、超声发出时间6s、超声间歇时间9s、循环泵转速12r/s、提取温度20℃,当投料量为20g时,藻蓝蛋白的提取得率为13.45%,比冻融提取法高10.26%。这表明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分离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提取螺旋藻中叶绿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提取叶绿素的主要因素及最佳水平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5 ℃,超声提取时间300 s,料液比1∶14(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螺旋藻中叶绿素的总提取率为1.141%。  相似文献   

14.
Food-grade phycocyanin was obtained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 cultured in seawater-based medium and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The stability of phycocyani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different pH, temperature, light, and edible stabilizing agent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spectroscopy methods. The optimum pH range for phycocyanin was found to be 5.0–6.0. Phycocyanin was kept stable at temperatures up to 45ºC over short time periods (i.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phycocyanin, CR). In contrast, incubation at a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CR and half-life in a temperature-dependent manner. Constant exposure to light at 100 μmol m–2 s–1 for 36 h, decreased the CR value of phycocyanin (pH5.0) to 78.4%. Sodium chloride was an effective stabilizing agent for phycocyanin, and its efficacy increase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for all concentration ranges assessed in this study. Moreover, phycocyanin exhibite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nd α,α-Diphenyl-β-pricrylhydrazyl assay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eserving the stability of food-grade phycocyanin isolated from S. platensis are a pH of 5.0–6.0, low temperature, darkness, and the addition of edible stabilizing agents.  相似文献   

15.
酶法脱蛋白技术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探讨了酶法脱蛋白技术在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酶法脱蛋白可降低有机试剂的用量,缩短提取时间,效果优于Sevag脱蛋白法。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提取螺旋藻多糖的传统工艺存在着流程长,操作复杂,有机溶剂消耗大等问题。采用三氯乙酸(TCA)法代替Sevag法去除蛋白质,使改进后的提取工艺中蛋白质去除率增加,多糖损失率降低,流程缩短。通过用DEAE-Speharose和Sephadex-G50柱的分离纯化得到2个多糖组分。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12600,Mr2=16600。组分1的单糖组成: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组分2的单糖组成:D-葡萄糖、D-木糖、L-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  相似文献   

17.
涂明霞  刘蕾  高亮  张颖  桂萌  饶瑜 《食品科学》2023,44(3):350-358
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通过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积累和感应进行化学交流的过程,这种信号分子又称之为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气单胞菌(Aeromonas)是水产品中常见腐败菌,也是动物和人类的环境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研究报道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和腐败行为可能与QS有关,提示可以通过抑制气单胞菌QS对其进行防控。气单胞菌QS系统按照信号分子种类的不同可以分3类:以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N-acyl homoserine lactone,AHLs)作为信号分子的AI-1系统、以4,5-二羟基-2,3-戊二酮(4,5-dihydroxy2,3-pentanedione,DPD)衍生物为信号分子的AI-2系统和QseBC双组分调控的AI-3系统。本文介绍这3类QS系统及其调控机制,概述植物来源、微生物和动物来源、化学合成类气单胞菌QS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的研究进展,探讨气单胞菌QSI在水产品腐败和水产病害预防中的应用和前景,以期为气单胞菌QSI在水产品安全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本文以钝顶螺旋藻干粉为原料,探讨高速匀浆法提取藻蓝蛋白过程中的各因素对其得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pH 7.0的PBS缓冲液为提取溶剂时,藻蓝蛋白得率最高为157.75 mg/g。经优化,当缓冲液溶剂添加量20倍,提取温度30℃,分3次匀浆提取共40 min时藻蓝蛋白得率达213.32 mg/g。比较乙醇沉淀法、酸沉淀法和盐沉淀法对藻蓝蛋白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的硫酸铵沉淀法藻蓝蛋白回收率达97.10%,藻蓝蛋白的纯度最高。采用高速匀浆法处理提取藻蓝蛋白,采用30%和50%分步盐析回收藻蓝蛋白,以本方法可获得纯度0.7以上的藻蓝蛋白239.70 mg/g干粉。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提取的藻蓝蛋白与藻蓝蛋白标品光谱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