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食管异物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食管异物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小儿食管异物采用Foley管及食管镜2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Foley管取出异物22例,食管镜取出3例,1例自行滑入胃内排出。结论 根据小儿食管异物的特点,选取相应的方法,可获得更好的疗效,Foley管在儿童边缘光滑的食管异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oley管法(F管)取儿童食管异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138例儿童用F管取食管异物的效果、操作方法、并发症及其异物种类。结果 138例中用Foley管法不施麻醉顺利取出异物126例(91.3%),全麻下食管镜术取出7例,5例自行滑入胃内排出。F管操作时间平均5.1min,无1例并发症发生;硬质食管镜手术时间平均15min,1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138例异物分别为硬币类98例,纽扣类14例,象棋围棋子13例,钥匙环4例,塑料瓶盖3例,扁圆形电池3例,戒指3例。结论 F管法适于取儿童钝圆形食管异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分析两组分别采用Foley管和全麻插管 +硬质食管镜取异物特点。结果Foley管取异物在无创无麻醉的条件下术后反应轻。Foley管适用于固钝、光滑异物。具高效、无麻醉、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食管异物的早期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可经食管镜或纤维胃镜取出异物;然而部分患者不能取出或强行取出后,有可能导致食管穿孔、主动脉损伤甚至死亡。本科自1987年5月至2005年5月对12例经食管镜及胃镜处理后,不能取出及取出异物后出现并发症的食管异物患者需外科处理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Foley管系用于体腔引流(如导尿管)的一种特制导管。它与普通导管不同:在Foley管的导入端处有一极富弹性的隐形气囊,按所需大小向其充气后,可将Foley管导入端处的隐形气囊充盈成球形气囊,借助Foley管的这一特殊设计,用于取除食管内的某类异物,即为Foley管法。东乡县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使用Foley管(导尿管)取食管异物18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小英 《全科护理》2012,(30):2817-2818
[目的]探讨食管硬币Foley管法取出术护理配合及意义。[方法]回顾研究我科收治的28例食管硬币异物病人,均在Foley管取出中,加强护理配和,保障了异物顺利取出。[结果]28例采用Foley管法食管硬币均完整取出,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术中护理积极配合,手术成功率达100%,比传统的食管异物取出术效率高,费用少,无需麻醉,家长满意。  相似文献   

7.
58例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和处理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58例食管中段异物,内镜下取出53例,成功率91.40%,除1例发生纵隔气肿外,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未能取出异物的5例,均系病程超过48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其中鱼刺4例,义齿1例。经外科治疗后死亡2例。结论:内镜下食管中段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但有较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损伤、充血、肿胀、裂伤,甚至可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机械压迫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奉新县人民医院于2005~2007年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ley管)取外形规则、平滑的食管异物可避免上述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龙  聂玉强  李瑜元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6):648-649,653
目的对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1993年10月~2007年1月的70例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中内镜下成功取出68例(97.1%),其中34例食管异物成功取出32例(94.1%),21例胃内异物全部取出(100.0%),15例十二指肠异物全部取出(100.0%)。21例尖锐形异物取出19例(90.5%),10例长形异物全部取出(100.0%),39例圆钝形异物全部取出(100.0%)。1例(1.4%)轻微并发症为异物嵌顿处黏膜少量出血。2例未能取出的异物为食管异物。病程超过48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其中1例为鱼骨,1例为塑料药品包装板,后经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结论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食管异物取出方法.方法 79例种类不同食管异物患者分别在全身麻醉硬腔食管镜下、口咽黏膜表面麻醉前联合镜下、无痛纤维食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及颈侧切开异物取出术.结果 78例均顺利取出异物,其中1例食管上段穿孔者,因纵膈障反复感染致全身衰竭死亡.结论 根据异物种类、性质及患者自身条件,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表现、病因、处理方式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3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异物类型、异物存留时间、瘘口部位、治疗方法、合并其他并发症、预后等情况,对上述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3~100个月,中位年龄20个月;主要症状:饮水或进食呛咳,痰鸣。异物类型:钮扣电池11例,X线不显影异物2例,其中1例为圆形塑料片、另1例为塑料带齿玩具。异物存留时间:6小时至1年余。瘘口部位:10例位于食管上段,3例位于食管中段。未发现食管下段异物所致的瘘口。13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其中7例为外院取出食管异物后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食管异物取出术。13例患儿中,5例经抗感染、抑酸、雾化、保留胃管或空肠喂养管、胃造瘘后痊愈,1例带空肠喂养管处于随访中,1例患儿行气管切开后带空肠喂养管处于随访中,3例患儿行颈外入路食管气管瘘修补术,1例患儿钮扣电池取出术后1年出现双侧声带麻痹行气管切开术,1例患儿异物取出术后29天放置食管支架6天后因突发呼吸困难抢救无效而死亡。并发症情况:1例患儿食管气管瘘修补术后食管狭窄,2例患儿出现声带麻痹,1例患儿死亡。结论纽扣电池是导致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异物类型,此类患儿应尽快就医、尽早取出异物、留置胃管、补充营养、防止感染,在确定食管黏膜痊愈前不宜过早进食,避免术后气管食管瘘发生。对其他X线不显影异物,此类患儿常不能提供明确异物史,当患儿出现食欲差、进食呛咳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异物可能,可采用胸部CT、纤维喉镜、食管造影等多种方法检查,必要时可于全身麻醉下行硬性食管镜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12.
刘虹雯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B11):255-257
目的:食管内异物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年少儿童。废文总结了部分年少儿童食管异物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该院1996~2004年确诊的年少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病例共52例,其中食管异物均行电子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食管内异物共33例.约占63%。其中硬币共25例,约占76%。26例镜下见异物停滞于食管入口处。3例停滞于食管中段,4例停滞于食管下段。1例尖锐物体合并咽喉部脓肿(1.92%),成功取出食管异物23例,推入胃内6例,4例自动排出体外。结论: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为安全有效方法,尖锐异物应尽早取出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渊  刘利锋  权芳 《华西医学》2014,(7):1283-1285
目的探讨颈侧切开术治疗较大的嵌顿性食管异物的适应证及临床诊疗要点,提高对食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例采取颈侧切开入路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发病时间、异物种类及形状、手术方法等。结果 23例食管异物患者均经颈侧切开手术治疗,无食管穿孔、食管周围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食管上段较大的嵌顿性异物,颈侧切开入路可扩大手术视野,减少手术盲区,避免食管壁的不规则损伤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施申启  詹砚  付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70-7970
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疾病,绝大多数食管异物早期可在内窥镜直视下取出,刘晖等[1]报道1 252例食管异物经内窥镜取出1 235例(98.6%),然而部分患者不能取出或强行取出后,有可能导致食管穿孔、主动脉损伤甚至死亡,对这类患者常需开胸手术。2008-06-2011-06共开胸治疗食管异物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2~68(平均4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h~5d。临床表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  相似文献   

16.
食管异物的外科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异物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多可在食管镜下取出,少数因食管镜下取出有困难或出现并发症,或合并食管其它疾患时才需胸外科治疗〔1〕。现将我院最终经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异物1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72岁。发病时间10小时以内3例,2天3例,4~5天4例。误吞假牙5例,鱼骨3例,鸡骨2例;异物部位在食管上段3例,中段5例,下段2例。均发生食管穿孔,合并食管周围炎7例,纵隔感染5例,(其中2例同时合并食管周围炎和纵隔感染)。死亡1例。讨论一、病因病理异物最易在食管三个狭窄部停…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采用全麻与表面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选择,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986年至2003年采用表面麻醉或全麻食管镜下取老年人食管异物81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对危险异物,全麻组食管损伤小于表面麻醉组(P<0.01);表面麻醉组2例食管镜下取异物失败。结论老年人食管镜下取异物,术前需全面分析,针对危险异物应采用全麻,以减少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XQ-40型电子胃镜对31例小儿食管异物患儿进行检查并行异物钳取术。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胃镜下一次成功取出各种异物,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下取异物,简单可行,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食管异物取出的首选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存学  李艳丽  王强 《临床荟萃》2011,26(21):1911-1912
小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喜欢把各类物品放入口中,很容易误咽使部分物品嵌顿于食管,造成食管异物,尤其以金属硬币多见。对于食管异物的取出,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或电子胃镜活检钳钳取。2008~2010年我院应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r1ey管,亦称气囊导尿管)成功取出12例小儿食管异物(硬币和纽扣),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异物从食管内取出,以减轻病人痛苦。方法:按常规插人胃管,用异物钳或圈套器等器械,从食管内钳取异物。结果:42例患者中,其中39例顺利取出,一例由于嵌顿时间过长过紧未能取出,二例为监狱罪犯吞服刀片较锋利,加上病人不予配合未能取出。结论:内镜下钳取异物是解除病人误吞异物的有效方法,此法效果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