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药用植物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使3S(RS,GIS,GPS)技术在药用植物各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从3S技术在栽培药用植物、野生大量分布药用植物、稀有濒危药用植物和特殊生境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分析讨论了其在药用植物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3S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大量成功经验,但它在药用植物领域还属新兴技术,大多数药用植物工作者对其还不够熟悉,今后还需加强3S技术相关知识在药用植物一线工作者中的宣传和普及,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学科交叉,使3S技术在药用植物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配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包括空间抽样调查方法以及野外调查代表区域样地和样方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谷婧  冯成强  张文生 《中草药》2014,45(10):1502-1506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统称3S,是一种现代化信息综合处理技术,近年来在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概述3S相关技术的特点,对近10年来3S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和管理领域包括中药资源调查、动态监测、适宜性评价、中药区划、中药品质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道地药材研究以及中药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3S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和信息化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和前景,并对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当前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资源调查方法是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提出在改进传统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当前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资源调查方法是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提出在改进传统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推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6.
“3S”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介绍了“3S”(RS,GIS,GPS)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3S”技术将会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中药资源生态研究、中药资源区划及道地药材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3S技术推动中药资源信息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3S(GPS、GIS、RS)技术的。中药资源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和改造传统中药研发、生产、销售等供应链的前提条件,可以帮助中药资源管理的需求者获得相应的中药信息和管理决策支持,进而对我国中药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3S技术的发展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药现代化呼声的日益高涨,中药现代化的种植也迫在眉睫,3S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本文讨论了3S技术及在中药种植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资源调查及其蕴藏量测算是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首要问题,文章利用多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黄芩资源调查的3S数据平台,结合传统的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建立小尺度基于不同生境类型的黄芩储量估算模型,对京津冀地区野生黄芩资源量进行了估算,提高了估算精度,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和基于3S技术的中药资源多空间尺度模型估算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民族药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民族药资源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药用资源调查的新方法--3S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一些3S技术在国内外资源调查中的实例.3S方法在民族药资源调查上的应用必将为今后民族药资源的来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董燕  张雅明  周联  王培训 《中草药》2009,40(3):489-492
药用植物是我国中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提高植株抗病性,优化中药植物种质资源,培育药效成分量高的新型转基因药材,或以基因工程细胞生产药用价值高、来源有限的中药活性成分,对中药现代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转基因植物的历史发展与植物转基因技术现状,论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传统中药材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汇总了大量的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从国家、省级和县级3个层面辅助普查人员进行数据核查,减轻内业整理作业强度、降低工作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基于Java语言、Oracle数据库、J2EE和数据连接池技术,按照SOA架构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核查系统。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数据单项核查、核查评分3个方面功能,采取人工核查和自动核查2种方式对普查实施方案、重点调查信息、一般调查信息、栽培药材信息、种质资源信息、药材信息、市场调查信息、传统知识信息和标本信息9方面20类175指标进行数量和质量核查。辅助县级普查队有效完成数据录入整理工作,从而提高普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保证数据可用,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汇总、展示以及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实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各类调查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共享应用是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实施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SOA平台架构、Oracle数据库、空间信息技术等,建立基于Web服务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模式的填报系统。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系统(PC端)有本地数据配置、数据填报、数据校验、数据上报、PDA数据导入导出、APP数据导入、轨迹仪数据导入7个方面的数据收集汇总功能。可服务于普查队进行中药资源普查的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整理,包括:一般调查、重点调查、标本信息、药材信息、市场调查、种质资源调查、传统知识调查7个方面312项调查指标的填报。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数据填报平台,提高了中药资源普查的效率,有利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的长久保存、成果转化和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规划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职责,结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近年中央领导在中药资源方面相关批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业内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开展新一轮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而进行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基于手机端,融合GPS定位、偏移校正、语言识别以及软件和数据库网络技术,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一般调查)移动端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中药资源种类、位置、图片、时间、标本5项核心内容15个核心指标的采集记录功能,采集数据导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两方面的功能。基于手机移动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快速的定位经纬度、海拔信息,方便拍摄各种类型的中药资源照片、标本照片、生境等照片,实现和中药基原信息的自动关联,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来协助记录资源特征、环境特征等信息,并有效记录标本的采集相关信息。基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客户端的数据整理平台,可以有效辅助内业整理,将移动端的数据导出到电脑端,数据整理完毕后并上传到中药资源数据普查填报数据库中,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家、省级和县级中药资源普查机构、人员和实施方案的上报和管理,以及县级普查队中药资源调查、照片、中药材市场调查、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种质资源调查和标本数据的数据整理和汇总,服务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整个工作流程,保证工作步骤不重不漏,所有数据可存储、可管理,提高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保持其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资源进行调查,并估算野生黄芩的储量。方法采用3S技术和分层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植被类型、海拔、年降雨量和年均温4个指标,作为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重要生境划分指标。根据野生黄芩在内蒙古地区的生境适宜性情况,对4个指标进行分层,各指标均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层,从不同的层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结果建立了基于4个气象生境因子的野生黄芩资源储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内蒙古地区野生黄芩的总资源储量为1.9万t。结论该方法可为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和基于3S技术的中药资源多空间尺度模型估算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