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中风病舌象的变化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一一一一︶程晓丽辽宁省武警总队四支队卫生队︵一一三一︶徐凤阳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  相似文献   

2.
舌诊是中医临床检查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因此认真仔细观察舌象变化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0例脑血管病急性期由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的舌象观察,发现脑出血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者居多,脑梗塞患者舌质淡红(白),舌体胖,苔薄白水滑者居多,即肝肾阴虚、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挟痰上蒙清窍所致者多为脑出血,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热化痰为主,而体质肥胖,嗜好烟酒,脾虚、气虚湿困,聚为痰浊、阻塞血脉或气虚血瘀,络脉不畅所致者多为脑梗塞.治宜益气活血,健脾化痰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3.
王开咸  才迎春  张莹 《新中医》2019,51(10):323-325
简版:正文: 崔金海主任中医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唐山市名老中医,2018年7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60年,学术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历来被称为中医内科四大顽症(风、痨、臌、膈)之首.喻嘉言<医门法律>日:"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1],言其预后凶险,攸关生命.中风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尤其在急性期,临床征象纷繁多样,病理转变错综复杂,证候形式更是繁杂多变.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 ,其中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梗死最为常见 ,且发病率高。本病在中医属于中风病。为了及时掌握脑梗死的发病演变过程 ,判断治疗效果 ,笔者依据中医舌诊原则 ,对部分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由CT确诊的 12 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中医辨证属中风病中经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4 8例 ,属中风病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88例 ;舌质红绛 6 3例 ,舌质暗红 6 3例 ;舌下静脉曲张 36例 ;舌黄苔 2 5例 ,薄黄苔 15例 ,黄厚…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733例经CT或MRT确诊的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2)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判断病势转归,指导辨证治疗,防止向恶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当今世界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的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多变,好转也较明显,所以中风急性期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其治疗结果直接影响患者能否生存及生存质量。中风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活血化瘀、填精补髓是其辨治大法。对其中风急性期生理病理特点、临证用药体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舌象色度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
论中风病急性期的标本兼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鉴于当前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提出中风病急性期宜"标本兼治",认为此法基于大量的理论和临床探索,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而成,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救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寝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急性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发病3灭、7天、10灭进行临床资料采集。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同时由2位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病人进行舌诊。结果急性心袅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占70%:发病第10灭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占35%,舌替薄黄、少苔或无苔占65%。发病第3天时,正是疾病的急性期,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5%,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等出现率明显升高占70%;发病第10灭时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提示心衰患者痰浊血瘀随病情好转丽逐渐得到了改善,但气虚阴伤的出现率增加。结论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但临证时还要把舌象与其它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全面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共2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位136例,该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外辅用中药、针剌和推拿等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BI指数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评分提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给予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加快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观察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诊断在中风辨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147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84例,恢复期63例;分析不同阶段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中风患者急性期多红舌10例,薄黄苔31例、黄腻苔40例,恢复期患者多以淡红舌35例、薄白苔34例。舌下络脉曲张,恢复期明显38例,急性期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患者不同阶段舌象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判断疾病的病机,病情演变,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干预是否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肩痛的发生,初步探索长时间针灸随访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00例符合研究标准并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针灸组和常规治疗组。针灸组150例,接受电针结合灸熨治疗和常规治疗,共4周;常规治疗组15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随访期末1、2、3、6、12个月时的肩痛发生人数,治疗4周进行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活动评定,随访期末6个月用改良Rankin修订量表评估相对独立患者人数及患者对针灸治疗认同程度。结果:治疗4周结束时,尽管肩痛发生人数及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活动评定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组随访期末2、3、6及12个月肩痛发生人数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随访期末6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修订量表评估相对独立患者人数,针灸组多于常规治疗组(P0.05),针灸组出院后坚持针灸康复治疗人数较常规治疗组多(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针灸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肩痛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具有帮助作用,同时系统的针灸复诊治疗在对针灸学科专病专技建设方面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针刺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单一或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方案对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各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一定效果(P均<0.01),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P<0.01或0.05)。结论针刺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汤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康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汤治疗。2组均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积分、上肢功能评分表评分(DASH)及Fugl-Meyer评分(FMA)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积分、DASH评分及FM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汤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舌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早期出现一种特殊的舌象改变,即在香前部出现红色的椭圆形或三角形或长方形,平坦而不高出舌面,其上少苔,面积大约2cm×2.5cm左右,较周围舌面干燥少津,边界分明,此种舌象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率高达43.48%。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率逐渐减少,该合象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舌针为主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王祖红  叶建  朱晓云  管遵惠 《中国针灸》2005,25(11):820-82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以舌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结果:舌针为主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电针干预防治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期电针介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170例.电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取穴天枢、足三里,分别连接SDZ-V型华佗牌电针仪,予以电流强度为0.1~1.0 mA的疏密波(10 Hz/50 Hz)刺激,前2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2周每周2次;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8周.观察比较治疗第1~4周和第4、8周随访时两组自主排便次数<3次/周的实际病例数和12周期间服用具有通便作用的药物的情况.结果:治疗第1~4周便秘发生例数,电针组均少于常规治疗组[24.7%(42/170) vs 36.5%(62/170),18.8%(32/170) vs 30.6%(52/170),10.5%(17/162) vs 27.5%(44/160),9.3%(15/162) vs 19.4%(31/160),P<0.05,P<0.001);在第4周和第8周随访时,电针组便秘发生例数仍少于常规治疗组[9.0%(14/156) vs 18.1%(28/155),7.7%(12/155)vs16.9(26/154),均P<0.05);在整个12周期间,电针组患者服用促进排便药物的例数少于常规治疗组[21.2%(36/170) vs 34.7%(59/17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电针天枢、足三里穴配合基础综合治疗方案对防治便秘症状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舌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丽辉 《光明中医》2006,21(6):18-20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舌象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记录127例脑中风患者全病程舌象,根据舌象变化选用"开窍熄风胶囊"、"通腑汤"、"羚蝎胶囊"、"化瘀汤"、"益阴汤"、"益气活血糖浆"进行辨证治疗.结果:黄、白垢腻苔,厚腻苔,黄腻苔,黄糙苔,舌下脉络迂曲,舌质红绛或暗红,舌体卷缩,多为危重之症.通过结合证、舌、脉的辨证施治,127例中基本恢复39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31例,稍进步11例,恶化4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风火痰热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脑卒中患者舌象观察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舌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体针治疗,均治疗12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并用SPECT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脑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疗法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