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便秘的腧穴,归纳总结出便秘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便秘的腧穴,分析便秘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同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果通过统计,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便秘的"同功穴"有77个,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为主,部位以下肢、胸腹、腰背为主,把频次在20~26次的腧穴,定为一级谱,23个穴位;出现频次在4~19次的腧穴,定为二级谱,25个穴位;出现频次在3次以下的腧穴,定为三级谱,29个穴位。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便秘的腧穴有28个穴位,其中在一级谱中有20个,二级谱中有8个。结论表明便秘的"同功穴"与《国家标准·腧穴主治》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不孕症的腧穴,归纳总结出治疗不孕症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不孕症的腧穴,分析不孕症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统计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不孕症的"同功穴"有23个,所属经脉以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为主,穴位所在部位以胸腹、腰背、下肢为主。将出现频次在20~22次的腧穴,定为一级谱,共2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4~19次的腧穴,定为二级谱,共8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1~3次的腧穴,定为三级谱,共13个腧穴。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治疗不孕症的腧穴共有8个,其中7个与不孕症"同功穴"相一致,表明不孕症的"同功穴"与国家标准基本吻合。结论不孕症的"同功穴"通过化瘀通络,益肾固本,调补冲任。使肾气旺盛,精血充足,冲任调和,从而治疗疾病。不孕症的"同功穴"基本符合现代针灸教材及腧穴主治国家标准。对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呃逆的腧穴,归纳总结呃逆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呃逆的腧穴,分析呃逆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同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论通过统计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呃逆的"同功穴"有56个,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为主,部位以胸腹、上肢为主。把频次在11~25次的腧穴定为一级谱,有13个穴位;出现频次在2~10次的腧穴定为二级谱,有19个穴位;出现频次为1次的腧穴定为三级谱,有24个穴位。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呃逆的腧穴有13个穴位,其中在一级谱中有8个,二级谱中有3个,三级谱中有2个,全部包括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主治呃逆的13个穴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颈椎病的腧穴,归纳总结出颈椎病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颈椎病的腧穴,分析颈椎病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颈椎病的"同功穴"有60个,所属经脉以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为主,穴位所在部位以头颈部、上肢为主。将出现频次在23~27次的腧穴定为1级谱,共22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5~22次的腧穴定为2级谱,共25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1~4次的腧穴定为3级谱,共13个腧穴。《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治疗颈椎病的腧穴共有40个,其中40个与颈椎病的"同功穴"相一致,表明颈椎病的"同功穴"与国家标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面瘫的腧穴,归纳总结面瘫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面瘫的腧穴,分析面瘫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主治面瘫的"同功穴"有48个,所属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为主,穴位所在部位以头颈部、上肢、下肢为主。将出现频次在20~27次的腧穴定为1级谱,共27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4~19次的腧穴定为2级谱,共10个腧穴;将出现频次在1~3次的腧穴定为3级谱,共11个腧穴。结论《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治疗面瘫的腧穴共有24个,其中24个与面瘫"同功穴"相一致,表明面瘫的"同功穴"与国家标准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呕吐的腧穴,归纳总结出呕吐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呕吐的腧穴,分析呕吐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规律谱分析,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统计,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呕吐的"同功穴"有92个,所属经脉以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所在部位以胸腹部、上肢部、腰背部为主,把频率出现在25~27次的腧穴作为一级谱,共18个腧穴,把频率出现在10~24次的腧穴作为二级谱,共41个腧穴,把频率出现在1~9次的腧穴作为三级谱,共33个腧穴,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治疗呕吐的39个腧穴,其中有37个与呕吐的"同功穴"相一致,占总比例的94.87%。结论表明呕吐的"同功穴"与《国家标准·腧穴主治》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规律,整理胃脘痛"同功穴"规律谱,为腧穴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检索与人工检索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分析胃脘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分析,腧穴归经分析,腧穴归属部位分析,规律谱分析,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205部古医籍以及312篇现代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共有54个,其中出现频次为27(100%)的腧穴有7个;在归经方面,以足阳明胃经腧穴最多,占总腧穴的24.07%;从腧穴所在部位看,以胸腹部最多,占总腧穴的35.19%。结论我们将使用频次在24次以上的腧穴纳入一级谱,共有16个,一级谱中的16个"同功穴"与《国家标准·腧穴主治》高度一致,与古今文献记载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整理分析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遗精的腧穴,归纳总结主治遗精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选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30部教材中主治遗精的腧穴,分析遗精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相应腧穴出现的频次、所属经脉、部位进行统计并总结其规律。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0233-2013》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遗精的腧穴共有47个,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任脉为主,部位全部集中于背腰部和下肢部。将频次在25~30次的腧穴定为1级谱,共有13个穴位;出现频次为10~24次的腧穴定为2级谱,共有16个穴位;出现频次为1~3次的腧穴定为3级谱,共有18个穴位。其中1级谱中的13个"同功穴"全部存在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一致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头痛的腧穴,总结归纳出针灸治疗头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方法人工检索和网络检索协同配合,查阅27部针灸相关教材,总结头痛的"同功穴"并分析其规律,对27部教材中主治头痛的腧穴进行频次、归经、所属部位以及规律谱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头痛的腧穴共有119个,其中出现频次为27(100%)的腧穴共有2个,分别是申脉和丝竹空;所属经脉以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所在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将27部教材中出现频次超过22(81.48%)次以上的腧穴纳入一级谱,共有57个腧穴,而一级谱中50个"同功穴"被收入《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占一级谱腧穴总数的87.72%,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分析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腰痛的腧穴,归纳总结主治腰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谱,为腧穴配伍及针灸选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27部教材中主治腰痛的腧穴,分析腰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相应腧穴出现的频次、所属经脉、部位,进行统计并总结其规律。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0233-2013》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腰痛的腧穴共有105个,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为主,部位以背腰部、下肢为主。将频次在20~27次的腧穴定为一级谱,共有40个穴位;出现频次为3~19次的腧穴定为二级谱,共有31个穴位;出现频次为1~2次的腧穴定为三级谱,共有34个穴位。其中一级谱中的40个"同功穴"全部存在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一致率为100%。同时,一级谱中的腧穴与临床研究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