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导致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出台,深刻改变了社会福利制度特征与政策模式,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经济市场化、福利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背景促使社会政策框架形成,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初露端倪,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教育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社会政策实施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是与西方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有所不同的,因此针对我国的国情我们特别提出了社会政策实施的概念。我们希望社会政策实施表达的内涵能与政策执行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认为社会政策实施是一个行动与过程的概念,当然我们这么说也是有其道理的。  相似文献   

3.
多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模式具有多重涵义,有基于文化和制度的,有基于理论的,有基于社会工作方法的,还有基于地区和实务的社会工作模式.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实务经验,在理论视角下建立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模式,并讨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的基本涵义,以人的需要为本是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建立的核心.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类型和需要内容,评估他们的需要是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基础,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是制定社会工作实务方案的目标.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模式必须嵌入中国的社会制度体系中,嵌入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嵌入中国社会政策发展中.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都是源于西方的概念。它们就像一对兄弟,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而生。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走过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社会政策的变化,从而使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我们以一般认定的社会工作的六个发展阶段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及社会政策变化的描述,探索这些变化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从中找出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是有关公民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善一个国家或社会公民的福利,从而确保公民之间的平等与社会公正,是基于国民经济一次分配(市场分配、要素分配)基础上的二次分配.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治理是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平等的协调合作,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持续互动过程。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目标与社会工作功能高度相关,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社会工作具有激发生活困难群体的潜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促进犯罪人员的再社会化等社会功能。因此,社会工作在目前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 最早的社会政策定义源于187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1](P93).此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加速,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出,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第一种是英、美学术界的定义,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直接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马歇尔教授将社会政策界定为与政府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向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的行动,其核心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住房政策等构成.  相似文献   

8.
面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认为关键问题源于社会保障的体制性障碍:长期重视社会保障建设轻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保障的服务性保障职能缺位;社会保障缺乏与社会工作在教育及实践领域的互补与融合等。因此,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与中国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应走协调发展与相互融合之路.共同成为传递社会福利事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认为关键问题源于社会保障的体制性障碍:长期重视社会保障建设轻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保障的服务性保障职能缺位;社会保障缺乏与社会工作在教育及实践领域的互补与融合等.因此,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与中国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应走协调发展与相互融合之路,共同成为传递社会福利事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恢复重建,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的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强调,以及近年来国内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现实,都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界定国家、市场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角色,是社会政策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以此为视角考察新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将其分为三大阶段,即国家统揽型社会政策时期、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时期及国家主导型社会政策时期。国家统揽型社会政策将国家视为社会政策的唯一主体,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在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时期,国家大幅度退出社会福利领域,市场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国家主导型社会政策注重借鉴当代国际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强调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基本职责,同时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注重发挥社会、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以实现国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世纪初以来,在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背景下,这种新型社会政策已经曙光初现,但其发展完善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对社会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和发展机遇。国家的非中心化和社会的崛起,使得社会工作的主体多元化;全球化创建了良好的合作机遇。然而,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一种人为的和社会化的风险,使得弱势群体问题更为严峻。弱势群体在一个开放的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如何生活和发展的问题,应成为社会工作新的思考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但不应该削弱国家的社会工作功能,相反,更应该加强国家在引导社会工作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中的能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医院社会工作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方法和手段。社会工作进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是医学模式转变和解决医疗卫生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的要求,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医疗服务人性化和医院人文关怀的必然选择。但现阶段我国发展医院社会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承认理论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应当秉持承认的主体性、主体间关系、承认的共同体的基本视角,分析社会工作群体和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承认内容及形式,给出承认的基本框架.从形式的承认向实质性承认,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发展方向.对社会工作的承认反映了社会工作群体与政府部门的差异性及合作的承认关系.从“责任共同体”、“功能共同体”的角度看待二者的承认关系,是承认理论运用的一种尝试.故在促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向度上,既要重视在承认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政府的责任,更要强调社会工作群体的自我承认问题,而后者或许在对承认理论的使用上更具有一些新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本土社会工作,在实践形态上它主要是由政府及人民团体、单位组织进行的.面对民众和社会成员的服务活动,特别是社会福利服务活动.这是与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密切相关的服务.本土社会工作可分为直接服务型社会工作和动员教育型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实践表现为具体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两个层面.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本土社会工作遇到挑战,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是其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和专业,中国社会工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充满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中国在社会工作起步阶段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才能逐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住房与家庭、义务教育、医疗健康照顾服务共六个亚体系组成.社会福利服务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部分.国家福利性质、公民法定权利、以长期照顾依赖和弱势群体为主,去商品化服务、国家福利财政,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要服务人员等制度特征明显.因政治本质属性,儿童与家庭福利服务处于国家福利服务体系基础和最高层次.福利服务国家性主要体现为社会福利财政制度,"去商品化"服务状况最能反映国家福利责任承担状况.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一体化背景下,社会福利立法、以公民权利保护为基础福利服务和社会福利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最重要的是,现代、"中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最基本制度和本质要求,又是现代、开放、多元、民主、高风险社会最佳的社会安全阀和社会稳定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佳的制度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