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前瞻地研究了某些因素与男性临床胆囊疾病危险性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出生于1900~1919年祖籍日本,居住在夏威夷奥阿胡岛的美国男性。随访期间(1965~1969年)记录受试者职业、受教育程度、宗教、  相似文献   

2.
周勇  王奕  朱宇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20-1322
目的 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血清瘦素与肥胖、血糖、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样本人群进行体检并测定血清瘦素、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T2DM组无论男女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P〈0.01);(2)T2DM超重或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3)T2DMIR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胰岛素敏感组(P〈0.01),并与FINS、C肽呈正相关;(4)T2DM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结论 T2DM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或肥胖、IR、长期的血压、TG及血糖的平均水平关系密切。减肥,改善瘦素抵抗,增加机体对瘦素的敏感性对治疗T2DM可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成人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以东城区在职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人数为4076人,实际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的人数为4010人,有效率为98.38%,高血压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的检出率,超重和肥胖组与非超重和非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59,P<0.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和非肥胖组的患病率,超重和肥胖往往与高血压共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超重和肥胖,去掉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患者的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这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探究其与患者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实验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体重指数中,肥胖与超重的患者共计47例,占实验组总患者例数的94%,而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与超重人数为5例,仅占对照组总例数的10%,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中,肥胖共计10例,其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90.00%,超重患者共计42例,其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8.10%,超重与肥胖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健康以及偏瘦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以及肥胖是引发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对2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压进行预防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的参与健身,保持健康的体重。  相似文献   

5.
张微  程然  金道龙  张冰  季乐丹  王晓 《山东医药》2007,47(10):51-51
肥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肥胖儿童不仅有发展为成人肥胖的危险,而且与其成人后慢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为了解乐清市中小掌生超重、肥胖情况及流行病学病因,为防治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提供资料,2005~2006年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上升,肥胖者也日益增加。为进一步了解温州市城乡居民体重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现对我市2003年开展的高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坐时间对心脑血管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在江西地区调查的年龄≥35岁社区居民12 608人进入随访队列。基线问卷调查获得静坐时间,通过电话随访、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和村医信息报告及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监测系统获得死亡事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死亡风险。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1 744人进行分析,平均随访(5.4±0.9)年(63 297.8人年),随访期间发生死亡事件796例,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373例。静坐时间<6、6~8和>8 h/d组心脑血管病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273/9 645)、3.9%(63/1 595)和5.4%(37/6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P<0.01)。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三组间心脑血管病累积死亡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7.27,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高龄、体质量指数(BMI)增加...  相似文献   

8.
有关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是否与体力活动有关,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着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19例自发性气胸(SP)发生时的体力活动程度,以探讨SP 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其中男性154例。年龄18~64岁.初次患SP 中吸烟者占189例,被动吸烟者30例.201例(92%)从事科室工作,13例从事一般非体力劳动,仅有5例病人从事重体力劳动。根据体力活动的程度划分6个等级.1级:睡眠因症状憋  相似文献   

9.
刘玉英 《山东医药》2011,51(18):17-17
目前,人群中超重或肥胖患者逐渐增多。肥胖可直接损害患者心肺功能;有文献报道,超重或肥胖明显增加患者手术死亡率;对于开胸手术,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给术后恢复带来了困难。2007年7月~2010年6月,我院为16例超重或肥胖患者行开胸手术。现将有关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重/肥胖与动态血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动态血压(ABP)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共选择121例肥胖(n=62)、超重(n=39)和正常对照组(n=20)做24h动态血压检测(ABPM),比较3组ABP值的变化。结果:24h、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在肥胖组>超重组>正常对照组(P<0.01),以夜间收缩压升高更明显;30%超重和56.8%肥胖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10%,呈非杓型曲线;BMI、腰围(WC)和ABP各值、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呈正相关(r=0.32~0.467,P<0.05~<0.01),相关程度夜间高于日间,WC优于BMI。结论: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不仅加重血压负荷,还影响昼夜血压节律,这种改变WC高于BMI,且多出现在夜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静坐时间的长短对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7月上海市嘉定区2281名40岁以上社区居民。针对每位居民通过问卷采集每天静坐时间[分为≤3 h/d(1090名)、3~5 h/d(620名)、>5 h/d(571名)3组]、吸烟、饮酒、业余体力活动、步行等信息;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体检;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 h血糖、血脂水平。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趋势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共有794例(34.8%)符合MS的诊断标准。MS组女性比例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低、体重指数水平高(P均<0.05);(2)3组MS患病率分别为32.6%、34.0%及39.9%(P<0.01);(3)与静坐时间≤3 h/d组进行比较,静坐时间>5 h/d组MS患病风险升高(OR=1.38,95%CI 1.12~1.70);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静坐时间>5 h/d仍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95%CI 1.04~1.72)。结论上海郊区40岁以上人群中,静坐时间>5 h/d者与MS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载脂蛋白C3基因C3175G多态性与男性超重及肥胖的关系,以及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了重庆市某医院338名男性门诊病人和健康体检者,以体质指数作为肥胖的评价指标,获得超重及肥胖患者184人,体质指数正常者(对照组)154人,选择健康人和肥胖患者载脂蛋白C3(ApoC3),检测3175位核苷酸C→G多态性,并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该人群CC、CG、GG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51.78%、39.94%和8.28%,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71.75%和28.25%。超重及肥胖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28%、44.57%和8.15%,对照组分别为为57.14%、34.42%和8.44%;超重及肥胖组C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57%和30.43%,对照组分别为74.35%和25.65%,其差异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除腰臀比及甘油三酯在对照组内C3175G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体重、身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超重及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甘油三酯偏高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载脂蛋白C3基因C3175G可能与男性超重及肥胖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杂志》2005,13(6):388-388
人群内或人群间血压(BP)差别往往反映了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饮食、吸烟、饮酒)的综合效果。该文试图定量研究3个不同的高血压危险明显差异的人群,经常性体力活动对B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人群超重肥胖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4-09-10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完成的新疆博州维、哈、蒙、汉族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资料中≥30岁并资料完整的3935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及回归分析4个民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  相似文献   

15.
配合本期杂志的主题,我们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案例,大多涉及到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使用,杨文英教授对治疗方案给出了精彩的点评。内容整理自糖医网。  相似文献   

16.
杨文文  贾哲  劳秋凤  杨雅昊  李封厉  秦胜花 《内科》2021,(3):288-291,31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尿酸(UA)水平与超重/肥胖人群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桂林市某医院心内科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对超重/肥胖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进...  相似文献   

17.
超重、肥胖及其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目的 调查中国40岁以上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基线数据,并探讨超重、肥胖与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风险。方法 在1997—1998年随机抽取我国22个社区人群,测量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以诊断肥胖。并按WHO标准筛查了DM和IGT。结果 获得了我国≥40岁人群的年龄调整超重率(男34.88%,女34.94%)和年龄调整肥胖率(男9.75%,女15.48%)等指标的基线数据。超重、肥胖率随地区和人群有很大的差别。随超重,肥胖程度增加,可明显加大DM(OR值,男性:1.90;女性:1.75)和IGT(OR值,男性:1.65;女性:1.46)的患病风险,并且这一患病风险与年龄增长无关。WC和WHR的增加,不仅与年龄增长有关,而且与增加DM和IGT的患病风险也有关。结论我国≥40岁人群中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在增加。超过限值的BMI,WC和WHR是易患DM,IG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超重或肥胖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50例)和超重或肥胖组(62例).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包括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孕激素、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脱氢表雄酮,并计算得出游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或肥胖组空腹血糖、HbA1c、尿酸、空腹胰岛素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f=-4.58~-2.35,P均<0.05);总睾酮、SHBG水平显著降低(t=2.17,2.06,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腰围与总睾酮(r =-0.40,-0.41,P均<0.01)、SHBG(r =-0.33,-0.42,P均<0.01)呈显著负相关.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总睾酮(r =-0.28,-0.24,P均=0.01)、SHBG(r =-0.27,-0.37,P均≤0.01)呈负相关;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总睾酮(r=-0.30-0.21,P均=0.01)、SHBG水平(r=-0.29-0.20,P均≤0.05)呈负相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症,并与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中国闲暇时间体力活动问卷(China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CLTPAQ),并验证其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基于已在美国和西班牙人群中验证的明尼苏达州闲暇时间体力活动问卷简短版,结合中国的生活方式及文化背景建立问卷,并将其在113位65岁以上老年病人中进行验证,采用内部相关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评价,通过分析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健康指标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问卷的效度。结果两次CLTPAQ评估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 66~0. 90,信度较高;总能量消耗与肌肉含量(r=0. 20)、最大摄氧量(r=0. 30)呈显著正相关,与体脂百分比(r=-0. 20)呈负相关,具有较高效度。结论 CLTPAQ信效度较高,是评估我国老年人群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可靠且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