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探明番茄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再生性及再利用的可行性,以番茄砧木品种久绿787和接穗品种佳红4号为试材,研究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比较再生苗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番茄嫁接后砧木残株可扦插再生、接穗残株可腋芽再生形成完整的幼苗,与播种形成幼苗相比,砧木残株扦插苗和接穗残株腋芽再生苗达到嫁接苗龄的时间可缩短16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嫁接,嫁接苗成活率、接合力、输导能力及后期生长参数与初次嫁接苗差异不显著。通过嫁接苗培养成本比较,利用砧/穗残株进行嫁接的幼苗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初次嫁接苗,按每万株嫁接苗计,可节约成本875.5元。说明番茄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嫁接茄子高抗土传病害、生命力强等特点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再生栽培,育苗、定植1次可连续收获两茬。文章从砧木与接穗的选择、育苗与分苗、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日光温室茄子嫁接再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接穗,南瓜品种砧壮为砧木,研究不同砧/穗苗龄对机器嫁接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砧/穗苗龄显著影响嫁接苗成活质量和生根,其中,影响嫁接成活率、嫁接苗侧根数、根长度和根体积等的主要因素是砧木苗龄,影响叶片健全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接穗苗龄,心叶绝对生长速率受砧/穗苗龄的共同影响,但无显著相关性。采用满意度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机械化贴接的砧木苗龄为16 d,即第1片真叶1角硬币大小,茎粗3.20±0.16 mm;接穗苗龄为16~19 d,即第1片真叶露心到一叶一心期,茎粗2.76±0.23 mm。  相似文献   

4.
白晓军 《中国蔬菜》2007,1(12):53-53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设施栽培的嫁接茄子面积每年在666.7hm^2以上。用常规方法培育茄子嫁接苗,每次都必须进行砧木和接穗育苗,工序比较繁琐,生产成本高。甘州区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利用茄子植株新生侧枝作接穗的嫁接育苗技术。该技术减少了接穗育苗的工序,只需对砧木进行育苗,每667m^2可节省种子费600—10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利用该技术培育的茄子嫁接苗在甘州区的栽培面积已占嫁接茄子总面积的30%以上。该技术主要在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和早春茬茄子栽培中应用,越冬茬一般6月底-7月初育砧木苗,8月嫁接,9月定植。早春茬10月下旬-11月上旬育砧木苗,翌年1月下旬-2月上旬嫁接,3月定植。用作接穗的侧枝在嫁接时可随时从田间生长的茄子植株上选取。  相似文献   

5.
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茄子优良砧木筛选、砧木育苗技术、接穗育苗技术、嫁接方法选择、秋茄子嫁接苗管理技术等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秋茄子育苗技术体系,使得茄子嫁接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利于规模化生产.该技术适用于四川省茄子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6.
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茄子优良砧木筛选、砧木育苗技术、接穗育苗技术、嫁接方法选择、秋茄子嫁接苗管理技术等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秋茄子育苗技术体系,使得茄子嫁接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利于规模化生产。该技术适用于四川省茄子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7.
<正> 嫁接西瓜一般需要经过育砧、穗苗—嫁接—培育嫁接苗—田间定植几个过程。如何简化这些程序,提高嫁接的工效和成活率,探索一套简而易行的育苗技术,已成为嫁接西瓜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试验.1 根砧不同处理方法对嫁接苗的影响目前生产上一般用营养钵培育根砧苗,嫁接时根砧不脱离营养钵,这给嫁接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我们改用在大苗床内培育根砧苗,嫁接前对苗床灌水,然后将砧木苗和接穗苗同时拔出、洗净,在室内用插接法进行嫁接,接着将嫁接苗移植在灌足水的营养钵内,进行培育,并观察了这套措施对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8.
提高黄瓜嫁接成活率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建伟 《蔬菜》2003,(12):36-36
黄瓜嫁接苗抗寒及抗枯萎病能力增强,吸收水肥能力及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但在现实操作时,黄瓜嫁接成活率时高时低。下面我就如何提高黄瓜嫁接成活率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一、培育好砧木苗与接穗苗砧木品种通常为黑籽南瓜或南砧1号、拉7-1-4,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用优质有机肥与肥沃田园土3∶7配制,并适量添加少量速效肥与杀菌剂,过筛后盖严捂实,1周后育苗。如果采用插接法,则砧木苗比黄瓜提前5 d左右播种,嫁接适宜形态为黄瓜苗子叶展平、砧木苗第1片真叶长到五分硬币大,一般在南瓜播后12~13 d进行。如果采用靠接法嫁接,黄邱建伟瓜比南瓜一般要…  相似文献   

9.
1)砧、穗自身条件。①砧木和接穗之间嫁接亲和力的强弱,是决定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必须选择砧穗亲和力好的品种嫁接。②砧木和接穗再生能力的强弱与嫁接愈合有密切关系。再生能力强愈合就容易。⑧砧木与接穗的质量非常重要。凡接穗与砧木发育充实、芽子饱满、贮有较多营养的,一般嫁接都比较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10.
以托鲁巴姆砧木,以威十六长茄为接穗,采用双断根方式进行嫁接,研究了不同苗龄茄子砧木、接穗嫁接对双断根嫁接苗愈合及根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砧木的苗龄较大,有利于其再生根生长发育,砧木苗龄较小,则再生根产生较晚,生长较慢;砧木与接穗的苗龄相差较大,不利于嫁接部位愈合,导致嫁接苗的成活率较低;砧木与接穗的苗龄相近,嫁接苗成活率高,愈合效果好;茄子双断根嫁接的最适苗龄为接穗4~5片真叶,砧木5片真叶,且接穗与砧木同苗龄或接穗比砧木小1片苗龄为宜(即处理E45、E55、E56)。  相似文献   

11.
以"巨根"辣椒为砧木,"龙椒六号"辣椒为接穗,以砧木不断根常规嫁接和辣椒自根苗分别作为对照,研究双断根套管嫁接方法对辣椒嫁接苗愈合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辣椒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双断根套管嫁接可有效预防辣椒嫁接苗的徒长,显著提高壮苗指数。辣椒双断根套管嫁接时,砧木与接穗结合部的伤口愈合与砧木根系再生同时进行。嫁接可以有效提高根系活力,采取双断根套管嫁接后根系活力的提升更显著,根系活力随着嫁接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趋势,双断根套管嫁接始终显著高于常规嫁接苗。2种嫁接方法之间的输导组织运输能力差异不显著;与自根苗相比,2种嫁接方法的输导能力在结合部愈合前期显著降低,在结合部完全愈合、嫁接苗成活后(嫁接后20 d)输导能力显著提高,且双断根方法略高于常规嫁接。  相似文献   

12.
以小兰西瓜为接穗,选取6个葫芦砧木和4个南瓜砧木,插接法嫁接,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嫁接苗嫁接成活率、接穗生长和砧木萌蘖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于南瓜砧木,均达到90%以上,南瓜砧木中以东方明珠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92.81%。葫芦砧木力根和南瓜砧木东方明珠对接穗生长影响较为显著,接穗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强根和京欣砧2号。葫芦砧木中,ZM-1和力根砧木萌蘖叶片较小,叶柄较短,南瓜砧木中,以东方明珠和京欣砧4号萌蘖生长较缓。综合评价认为:葫芦砧木力根和南瓜砧木东方明珠嫁接西瓜不仅嫁接成活率高,而且能明显促进接穗生长,降低砧木萌蘖侧枝的发生,可作为西瓜嫁接栽培中砧木选择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3.
韩敏  曹逼力  刘树森  徐坤 《园艺学报》2018,45(2):279-288
以耐冷性强的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形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设RS/RS、RS/R、RS/S、R/RS、R/S、R/R、S/RS、S/R、S/S共9个处理,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的光照培养箱内,测定昼夜温度10 ℃/3 ℃低温胁迫9 d及25 ℃/15 ℃常温恢复3 d过程中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根系活力、电解质渗透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探讨番茄根系、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过程中,具“R”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R/R处理冷害指数较低,而具“S”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S/S处理的冷害指数较高,同时R/R的叶片及根系电解质渗透率最低,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最高,R/RS、RS/R、RS/S、S/RS等处理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介于R/R与S/S之间,表明冷敏感的S根系或接穗均降低了嫁接苗中R的耐冷性,而耐冷性强的R根系或接穗均提高了嫁接苗中S的耐冷性。RS/RS处理的耐冷性高于S/RS而低于R/RS,表明根系在增强嫁接苗耐冷性中的作用大于接穗;而具“RS”根或穗的嫁接苗中,以RS-R的耐冷性显著高于RS-S,且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1,表明根、穗对嫁接苗耐冷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低温胁迫处理前,不同耐冷性番茄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但低温胁迫9 d后,常温恢复3 d时,不同处理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番茄根系与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影响嫁接苗耐冷性的效应大小与生理机制,以耐冷性强的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组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待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形成R/R、R/RS、R/S、S/R、S/RS和S/S共6个根/穗组合处理,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光照培养箱,测定昼夜温度10℃/3℃低温胁迫9 d及25℃/15℃常温恢复3 d时嫁接苗叶片和根系中活性氧水平及As A-GSH循环中关键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提高了番茄嫁接苗叶片和根系中H_2O_2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但耐冷性强的R根系嫁接苗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冷敏感的S根系嫁接苗,虽然R接穗嫁接苗活性氧水平亦显著低于S接穗嫁接苗,但降幅不及根系嫁接苗的大,表明根系在增强嫁接苗耐冷性中的作用大于接穗。低温胁迫下,各处理嫁接苗叶片和根系As A-GSH循环中关键酶(APX、MDHAR、DHAR、GR)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 A、DHA、GSH、GSSG)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且除DHA和GSSG外,均以R根系或R接穗嫁接苗较高,S根系或S接穗嫁接苗较低,RS根系或RS接穗嫁接苗居中,表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R根系或接穗嫁接苗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S根系或接穗嫁接苗。具RS双接穗的嫁接苗中又以RS-R叶片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RS-S叶片,且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1(或0.05),表明根、穗对嫁接苗耐冷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早春持续低温阴雨寡日照的天气下,以甬砧5号嫁接的拿比特西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利用LED灯、高压钠灯于心叶刚长出时进行连续25d的补光,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结果表明,人工补光能明显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补光17d起,采用LED灯和高压钠灯处理的砧木下胚轴长度和接穗下胚轴长度快速提高,嫁接苗整体株高增长显著,且叶面积增大,砧木和接穗茎粗增粗,嫁接苗生物量积累加快,接穗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嫁接苗成活率提高,苗期猝倒病等发病率降低。不同光源比较,LED灯的效果优于高压钠灯,且长期运行的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更低,是今后农业领域最有前途的人工补光光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接穗的西瓜(葫芦砧木)嫁接苗的嫁接体愈合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接穗苗龄5 d、7 d和10 d的嫁接苗,嫁接愈合快,嫁接6 d后管状分子已开始分化,8 d后隔离层基本消失,维管束桥形成,近愈合面细胞内有丰富细胞器,嫁接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而接穗苗龄为13 d和18 d的嫁接组合在嫁接8 d后愈合面隔离层仍存在,愈合面两侧细胞中细胞器少,鲜见维管束桥连通,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3.3%和72%。因此认为,维管束桥的形成及愈合面细胞中丰富的细胞器,是西瓜嫁接苗成活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接穗苗龄小于10 d适合于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以早熟优质小型西瓜L600为接穗,南瓜砧京欣砧4号、冬瓜砧1号、葫芦砧砧力1号和京欣砧1号(CK)为砧木,研究4种砧木对西瓜嫁接后嫁接苗成活率、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植株耐热性、两茬果产量、果实性状和品质等指标,冬瓜砧1号热害指数低,两茬果产量较高,为5232.0kg·(667m2)-1,第1茬和第2茬果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均高于对照,嫁接后西瓜果实的瓤质脆,风味口感优,品质较好,是提高西瓜耐热性较理想的砧木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砧木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砧木为试材,研究砧木嫁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 个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可使接穗品种鲁黄瓜3号的产量提高40.3 %~68.3 %,其中以神力1号对黄瓜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黄砧3号、新动力和阿纳姆,增产50.5 %~57.5 %。嫁接对黄瓜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其中黄瓜果实中VC含量除阿纳姆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增加外,其余砧木嫁接的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除根力神、卧底龙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减少外,其余砧木嫁接的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砧木嫁接的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自根苗均差异不显著。嫁接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为0~8.3 %,明显低于自根苗(29.5 %)。从综合影响结果来看,在黄瓜生产中,优先选择神力1号和黄砧3号作为黄瓜嫁接的砧木品种,其次为新动力和阿纳姆。  相似文献   

19.
以铁木砧、RS112、蒜芥茄、茄砧21 号、茄砧31 号为砧木,以渝茄5 号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个供试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均较强。RS112 和蒜芥茄作砧木对嫁接植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RS112 作砧木能够改善果实品质。5 个供试砧木均高抗青枯病,RS112 和铁木砧作砧木可以推迟青枯病发病时间、显著降低病情指数、有效防控青枯病,蒜芥茄、茄砧31 号和茄砧21 号作砧木对青枯病则表现为高感或感病。综合评价,RS112 是嫁接茄子抗病、增产、优质的优选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