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4)
酸碱刺激响应发光材料是一类在外界pH值的刺激作用下,荧光发射光谱可以做出变化的材料,在荧光探针、光电器件和生物传感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传统的酸碱刺激响应材料存在ACQ问题,限制了该类材料在聚集状态下的应用,而AIE材料能够解决ACQ问题,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分别从常见酸碱刺激响应的四种结构类型:席夫碱型、吡啶盐类、吲哚类和噻唑类进行分类介绍,对其结构-性能关系进行阐述,展望AIE酸碱刺激响应发光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特性的高固低黏羟基丙烯酸树脂。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出发,将具有 AIE性质的二对丙烯酸四苯乙烯酯荧光分子通过自由基共聚连接于聚合物链段。由于聚合物链段对荧光分子化学键固定以及聚合物链的包裹束缚作用,导致荧光分子运动受限,从而实现涂层在紫外灯下荧光发光。通过荧光光谱的实时跟踪,探索高固低黏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以及固化规律。此外,由于聚合物链段对外界刺激具有实时响应性,从而间接影响了所连接的荧光分子的荧光发光行为。因此,文中也探索了涂层在外界温度与化学气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荧光变化的规律,以探索其在功能涂层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非传统聚集诱导发光(AIE)聚合物,因不含苯环等芳香结构,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细胞成像、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存在种类匮乏、量子产率低、荧光强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以低毒、低腐蚀性的亚磷酸二甲酯及三异丙醇胺或三乙醇胺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酯交换缩聚法,合成了含氮聚磷酸酯T1和T2。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含氮聚磷酸酯T1和T2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可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其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具有显著的AIE特性,丰富了非传统AIE材料的种类。其中,T1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侧链甲基,在荧光强度、量子产率等方面均优于T2,为调节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研究发现,T1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甲醛,其吸附甲醛后颜色由无色变为粉色,且其荧光强度随吸附的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有利于实现甲醛的荧光-比色双通道检测,为甲醛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力致荧光变色(mechanofluorochromic,MFC)是指材料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如研磨、挤压等)发生自身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引起发光发射波长和强度等光物理性质的改变,并且其一般可在加热、有机蒸汽熏蒸的条件下恢复到初始状态.外界压力响应变化这一特性,使得力致荧光变色材料在信息传感、数据储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4)
随着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不断出现,荧光探针作为检测酶活性水平的有力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非入侵等优点常用于分子检测,生物成像及医学诊断等方面。本综述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探针在酶生物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发现了化合物9-噻吨酮及其衍生物在水中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并对其AIE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水中能够引起聚集诱导发光,而在不良溶剂正己烷中没有发现聚集发光现象。通过溶剂化效应,排除了由于溶剂的极性不同而导致的发光强度不同。结合理论计算以及单晶结构确定分子为平面构型。推测可能是由于分子内的硫原子或羰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或其他作用力,破坏了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的π-π堆积,使分子由聚集导致淬灭(ACQ)化合物转为AIE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机理,由分子内振动受阻(RIR)和分子内旋转受阻(RIV)统一为分子内运动受阻(RIM),阐述了AIE的发光机制;综述了基于AIEgen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最新进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在光电功能器件、生物分子检测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3):696-700
通过总结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机理,由分子内振动受阻(RIR)和分子内旋转受阻(RIV)统一为分子内运动受阻(RIM),阐述了AIE的发光机制;综述了基于AIEgen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最新进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四苯基乙烯类、二苯基丙烯腈类、二苯基乙炔类、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修饰的苯并菲类以及其他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液晶材料,重点阐述了它们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液晶自组装性质,并说明了各自的构效关系。综合文献报道可知:将发光液晶材料应用在光电器件上能极大地节约成本和减少能耗。最后指出,在合成该类发光液晶材料时,需合理地利用聚集诱导发光基团和液晶基团,且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此类材料发光机理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上。  相似文献   

13.
定量检测肝素对确保其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将壳聚糖季铵盐和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发光体即4-(1, 2, 2-三苯基乙烯基)苯甲酸(TPE-COOH)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快速检测肝素的自组装荧光传感器。该复合物与肝素相遇后,壳聚糖季铵盐优先与高负电荷密度的肝素结合,然后释放出AIE荧光体,导致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从而实现对肝素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法的检测限是0.039 3 mg/L和检测范围是0-14 mg/L。本荧光传感器除了具有制备简单、反应灵敏、选择性高等特点外,另外兼具天然高分子的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四苯乙烯及其类似物在化学传感和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2,2'-联吡啶(Bpy)为母体,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在其5位和5'位引入了四苯乙烯(TPE)基团,设计合成了5-四苯乙烯-2,2'-联吡啶(Bpy-1TPE)和5,5'-二四苯乙烯-2,2'-联吡啶(Bpy-2TPE)两个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荧光分子。经1HNMR、13CNMR及EA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测试,并考察了其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AIE、压致变色性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具有1个四苯乙烯单元的Bpy-1TPE,含2个四苯乙烯单元的Bpy-2TPE共轭体系更大且电荷呈对称分布,能隙宽度较低,其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发射峰由483 nm红移至490 nm。Bpy-2TPE表现出明显的AIE性质和压致变色性质,其固体样品经研磨后最大发射波长可由485 nm红移至500 nm。  相似文献   

16.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LMOFs)具有发光位点丰富、易于多功能修饰、发光波长范围广等优势,在荧光分析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了LMOFs材料的三种发光类型及其荧光传感方式,综述了近年来LMOFs材料在检测小分子、p H和温度的荧光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熔融混合和高温模压的方法,以聚碳酸酯和稀土荧光材料为原料,制备出不同厚度(0.5、1.0、和1.5 mm)的荧光复合塑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分析系统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荧光材料在聚碳酸酯中均匀分散;荧光复合塑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强度与其厚度成正比关系,在1.5 mm厚度时最大,光谱的形状没有随着厚度的改变而改变;荧光复合塑料在激发光不同功率(600、850、1 100、1 350和1 600 mW)的激发下,其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成正比关系,荧光转换效率与激发光功率成反比关系,对于给定厚度和浓度的荧光复合塑料,其所制备的白光LED的光通量与激发光功率满足线性关系,φ光通量=0.226·P激发光+23.08,表明荧光复合塑料是一种适合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应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
聚乙烯醇缩醛是聚乙烯醇和醛类化合物的缩合产物,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自加速现象,反应条件不好控制。工业上所采用的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且繁琐。本文利用AIE材料对聚乙烯醇缩戊二醛反应进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长的增加,体系粘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并且粘度和荧光强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本文证明了AIE材料荧光强度与反应程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快速灵敏可视化现场监测聚合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乳胶胶束的包裹作用,在水相中将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束缚其内。通过乳液聚合实现两相在水相体系中的有效共聚,得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复合乳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径分析(DL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制备的复合乳胶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涂膜的力学性能、极化曲线。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均匀的球形;当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用量为整体复合树脂质量的5%时,涂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均较优异,可较广泛应用于金属防护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